“见过大皇子!见过恩师!”陈白普分别向两人行礼道。
“免礼吧!”脱脱也面带笑容地道。“普儿,赶紧入座吧,接下来我要好好考考一下你们。”
脱脱居然直接称呼陈白普为普儿,看样子自己也跟脱脱拉上关系了。
不过,居然要考验啊!陈白普想着,他暂时也想不出来脱脱会考他们什么,只好先坐下来看看。等他坐下来后,旁边的爱猷识理达腊向着陈白普笑道:“这几天你一直都是中午之后才来皇宫,刚巧碰上脱脱恩师来授课,你每天早晨是有什么事吗?”
陈白普也不隐瞒,说道:“当然是了,要知道我可是已经安排了一些规律生活,每天早晨一觉醒来,我都要下床运动锻炼身体,然后再练一练武功,接着再读一读书,下午的时候才来皇宫作为大皇子您的侍读。”
“这好像还挺有意思的,那什么‘规律生活’,孤也想来一个。”爱猷识理达腊感兴趣地道,“对了,一提到练武功,白普你那次教孤的枪法,孤倒是练会了几招。”
“哦?是吗?”陈白普好奇地问。“那不如改日我们互相比试一下吧!”
脱脱提出了一个问题:“在这里,为师要提问你们,何为忠?何为孝?”他顿了顿,看向爱猷识理达腊问道:“大皇子,请你来回答。”
爱猷识理达腊站起身来,说道:“夫忠者,德之正也。存心之中,正直不偏,古以不懈于心为敬,故忠从心;又以中有不偏不倚之意,忠乃正直之德,故从中声。论历朝历代之忠者,战国时楚国三闾大夫屈原以身殉国为忠,三国时姜维为复汉慷慨就义为忠,前宋名将岳飞精忠报国为忠。此为忠之成名也。”
脱脱听了,表面上赞扬地点点头,心里却是深感震惊,爱猷识理达腊讲的前半段话自己教过,但后半句却是出自他本人口中。不过脱脱再看着陈白普,顿时也就明白了,一定是陈白普讲故事的时候也引用了部分历史先人的事迹,这才开导了爱猷识理达腊。其实陈白普本人也很震惊,但不是因为震惊爱猷识理达腊引用了历史人物,而是觉得爱猷识理达腊身为蒙古人,他的汉语说得却那么流利,不但能跟自己顺利沟通,而且文言文说得也那么好,实在是令得他匪夷所思。陈白普猜想着爱猷识理达腊一定是天资聪颖,但他又想不明白了,既然小小年纪就能这么聪明,为何最后又败给了朱重八呢?
说完何为忠,爱猷识理达腊接下来要说何为孝了:“夫孝者,俗语云‘百善孝为先’,父母在上,又蒙受其吐哺之恩,子女必拜之,必优待之,必赡养之。再者,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孝也分为小孝与大孝,小孝者,敬顺父母;大孝者,忠于君王。此为孝之成名也,”
脱脱听了这些也深深地点了点头,不过这些话陈白普听在心里,并不是什么滋味,总觉得爱猷识理达腊口是心非。读过元末历史的人都知道,成年后当上监国的爱猷识理达腊曾发动政变,胁迫自己的父皇元惠宗禅位,可是读过儒家经史的人都知道礼义廉耻的,爱猷识理达腊又为何要做出此等不忠不孝之事?这个问题的答案,陈白普也是等到长大成人以后,才理解了爱猷识理达腊的做法。
脱脱让爱猷识理达腊坐下,又招呼陈白普站起来,他刚想问陈白普一个关于儒家经史里的学问,但忽然一下子改变了主意。他改问了其他与儒家毫不相干的问题:“普儿,你可要听好了,恩师问你,三国时的蜀汉丞相诸葛亮何时写的《出师表》,又是如何写的?”
陈白普听罢,顿时理解过来,脱脱这是要给自己难题,不过自己可是研究过历史的,凡是大部分历史名人所写的著作,他都烂熟于心,这样的问题可难不倒自己。他开口道:“《出师表》一作创于蜀汉建兴五年,出自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出师表》分别为《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学生现在为恩师和大皇子讲《前出师表》。”随后,他开始念起《前出师表》的文章:“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城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贤弟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恒、灵也。。。。。。”
对于陈白普讲的这段《前出师表》,脱脱听得一字不差,而且内心更加震撼,这个孩子简直可谓是无师自通,要不然的话连出师表都能讲得如此通畅。至于爱猷识理达腊嘛,他在一旁听陈白普讲出师表,听得津津有味,并没有任何嫉妒的状态,对于他来说,自己所知甚少也是因为一直待在皇宫里的原因,虽说有父皇让脱脱恩师教导自己,不过他现在所向往的,是皇宫外的世界。
陈白普总算是读完了,脱脱和爱猷识理达腊两人也从刚才的品读中回味过来,脱脱笑道:“普儿啊,你的这篇《前出师表》讲得很好,真不愧是为师教导出来的好学生啊!”
“恩师言重了,其实白普觉得,大皇子殿下之前讲的一番何为忠孝,讲得及其精彩,才是恩师的好学生。”陈白普低调地看向爱猷识理达腊。爱猷识理达腊听到陈白普如此抬举自己,不由得心里得意洋洋,他也干脆回道:“白普你就别谦虚了,要不是你以前为孤讲到过的提醒了我,恐怕孤也不可能在恩师面前讲得这么多。”
殿外忽然传来一声呼唤:“大皇子殿下,奴才朴不花觐见。”
原来是朴不花来了,陈白普暗想道,爱猷识理达腊向外面唤道:“朴公公,请进。”
朴不花接到准许,便立即进门来了,旁边还跟着一名小太监,这个小太监还端着一盘新鲜的山楂,每颗山楂通体深红个大饱满,陈白普看了都有种垂涎欲滴的感觉。朴不花进来后,先是跟爱猷识理达腊嘘寒问暖,接着又命身旁的小太监将山楂端到桌子上,爱猷识理达腊见到山楂,兴高采烈地取过一颗放进嘴里细嚼慢咽。一边吃还一边招呼陈白普和脱脱:“白普,恩师,你们也来品尝一下!”
陈白普不客气了,伸手接过一颗山楂,放进嘴里咀嚼起来,忽然感觉到这颗山楂吃起来非常酸,酸得他感觉到牙快要掉了,而且品尝起来,居然还有一丝冰凉,可能是因为冬天寒冷的原因吧。他再看着两人吃山楂的样子,脱脱吃山楂时也跟陈白普一样,但从脸色上来看却是比较淡然,可能他早就吃惯山楂了吧。但他再看着爱猷识理达腊时,却感到非常奇异,爱猷识理达腊吃山楂吃得不亦乐乎,那么酸的山楂都没能引起他的反应。这里没吃山楂的就数宋凯了,他因为尊卑有序的影响,不敢擅自去拿山楂吃。
朴不花对着陈白普笑道:“陈小公子,大皇子殿下可是非常喜欢吃酸的,对甜的一点儿都不感兴趣,所以咱家有时候来东宫时,都会命人带一些尝起来很酸的水果。”
“对了,朴公公,这山里红是从哪儿来的。”陈白普问了这个问题,毕竟现在可是冬天,山楂是在秋天成熟的,而且山楂估计也保存不到现在。
朴不花道:“是从皇宫地下的冰窖里取出来的,这山里红从秋收开始就送进皇宫的冰窖进行保存,不仅是山里红,连同西瓜、苹果、雪梨都在冰窖里,应有尽有。”
陈白普恍然,他在后世就知道过,古代的帝王为消暑,命人在冬天把冰取来,贮藏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来享用,这种放置冰块的地窖又称为冰窖。想不到元朝皇宫里也有冰窖,就不知道那冰窖是怎么样的,但陈白普这种想法也只能想想,他就算去也应该在夏天的时候再去看看,而不是在这冰天雪地的时候去。
在想这些的时候,他又听到朴不花这样称赞他:“咱家说实在话,陈小公子是个文武双全的少年俊杰,不仅文韬过人,就连武艺也十分了得,将来有一日会飞黄腾达呢!。”
虽说知道这个腌臜阉人在历史上并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陈白普觉得这样的人,日后或许可以利用一下,于是也对着朴不花称赞道:“哈哈,朴公公过于谦虚了,小子也看朴公公眉清目秀,红光满面,而且对皇上和皇后忠心耿耿,与前唐贤宦高力士相差无几啊!”
对于高力士这个有名的太监,朴不花也是略知一二的,一听到陈白普将他比作高力士,自然十分高兴。不过脱脱看在眼里,让这位贤相心里十分地不高兴,于是他正眼直视着陈白普,“普儿,你随我来。”
陈白普应允了一声,在跟着脱脱出去时,陈白普还不忘对着爱猷识理达腊和宋凯两人看了一眼,两人就这样看着脱脱和陈白普的背影离去。
脱脱把陈白普带领道外面的一处灌木丛后面,陈白普清楚地记得这里是他第一次认识大皇子和小公主的时候闯进东宫的位置。脱脱转过身来,用一副古怪的眼神盯着陈白普看:“普儿,刚才你对朴公公说那种话,你这是什么意思?”
陈白普其实早就已经想到,肯定是自己恭维朴不花让脱脱产生不满,他镇定地道:“恩师,其实学生并不是要因为功名利禄,才向朴公公说的好话,学生这么做也是为了培养心性。若是学生不懂得学为人处世之道,日后难免在朝堂上得罪同僚,也不能与同僚互相合作,为皇上治理国家。”
听完陈白普所说,脱脱这才认识到自己误会陈白普了,其实脱脱也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只是他还不知道而已。因为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他成为了别儿怯不花的眼中钉肉中刺,导致自己的爹爹客死异乡;因为不懂得为人处世之道,他后来与一直亲密合作的哈麻反目成仇,最终重演了自己爹爹的悲剧。
不管怎样,脱脱还是再次提问陈白普的问题:“普儿,你如何看待大皇子殿下?”
陈白普没想到脱脱居然会问这么让他难堪的一个问题,他暗暗后悔自己为什么说那样的话,但覆水难收,他只好换了另一种方式回答脱脱的话:“学生认为,大皇子聪明睿智,勤奋好学,日后必定会成为励精图治中兴国家的一代明君。学生有感于大皇子日后的作为,故而欲与大皇子一同学习治国之道,待有朝一日大皇子继任为帝,学生必定会辅之治理朝政兴复大元。”
“白普,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脱脱严肃地道。“老夫实话告诉你吧,现在朝堂的局势,容不得我请奏皇上立大皇子为储君,而且大皇子,乃奇皇后生子,并非正宫皇后所生,在大皇子之前,正宫皇后曾有过一子,但后来莫名其妙地夭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