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元名相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韩山童的密谋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怎么可能?这是怎么回事!?”

    杜遵道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可这就是寿通兄弟告知于小可的,本来青鸾姑娘早就已经完成以前的任务了,青鸾姑娘一直钟情于陈白普那个孩子不愿意离开大都,寿通兄弟多次好言相劝,她都不为所动,就是寿通兄弟以各种威逼利诱,她都不为所动。半个多月前,寿通兄弟意图绑走陈白普,要挟逼着青鸾离开,但后来让陈白普跑了,后来寿通兄弟得知青鸾姑娘和那陈白普拥有入宫的资格,在青鸾姑娘准备做给鞑子公主的点心内下毒,意图使青鸾姑娘和陈白普被鞑子安上个谋害公主的罪名,但是被青鸾姑娘识破,在跟踪青鸾姑娘进宫时又刚好遇见鞑子皇帝,被陈白普发现后,不得已想要了鞑子皇帝的性命,却被陈白普所拦。”

    “咚——”刘福通气呼呼地一拳打到了柱子上面,怒声喝道:“二弟这个笨蛋!青鸾有了脱离白莲教的心,这么重要的事情他为什么不早些告诉我?他难道不知道这样做会打断我们的抗元大业的进程吗?而且他就那么冒失地去刺杀鞑子皇帝,他是不要命了!?”

    “福通,少安毋躁。”韩山童突然喊了一声。

    “啊,教主,属下失态了。”见韩山童发话了,刘福通连忙向着韩山童下跪请罪。

    “无妨。”韩山童朝着刘福通摆了摆手,等刘寿通站起身,韩山童也从椅子上爬了起来,“对于我们的抗元大业来说,无论是早一步起义,还是晚一步起义,其实都没有什么区别。早一步起义,我们可以及早反叛鞑子朝廷,拯救更多遭受苦难的汉家儿女,但我们也会过早地成为鞑子朝廷的眼中钉;晚一步起义,我们还可以多做好一些准备,等待天下大乱的那个时候到来,不过在这之前,遭鞑子之苦的汉人百姓们恐怕要多忍受一段时间的苦难了。”

    韩山童的意见使得两人眼前一亮,刘福通和杜遵道齐齐地向韩山童抱拳道:“教主英明!”

    “遵道,这几年来我们向颍州及其附近的各地州县,派去传教的人员准备得怎么样了?”韩山童问。

    “回教主,这几年来,我们白莲教在颍州及其邻近州县的影响力很大,甚至连整个中原都有我们的足迹,不仅如此,我们白莲教的一些分支在南方分布很广,其中以徐寿辉和彭莹玉为首,一旦我们准备起义,南方的徐寿辉、彭莹玉二人也会支持我们,并且在南方一同共事,到时候一南一北的起义,给鞑子朝廷来个出其不意。”杜遵道回复道。

    “很好。”韩山童的脸上不由得抹起一丝得意的神色,“寿通现在在何处?”

    “回教主,小可临行前曾提醒过寿通兄弟,不得轻举妄动,等待教主您的下一步命令,此时应该早就已经离开了大都城,回到了分坛山寨。”

    “嗯,光论忠心,寿通也是本座最信任的人,所以本座才会特意派他前去观察大都的动静。”韩山童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本座欲派人接应寿通,并且计划着明年春节展开一场刺杀行动,潜进皇宫刺杀鞑子皇帝。若是能杀死鞑子皇帝,致使鞑子朝廷产生混乱,则我韩山童必定会在明年焚香祷告发动起义。”

    “但是教主,鞑子皇宫戒备森严,在此小可还请教主慎重考虑。”

    “嗯,我会的。”韩山童严肃地道。“遵道,立即磨墨提笔,我要向寿通书信一封。”

    “是!教主!”杜遵道遵令,随后一名教徒向杜遵道献上笔墨纸砚,杜遵道接过蘸满墨汁的毛笔,为韩山童提笔写信。

    “孩儿见过娘亲!”陈白普亲切地向吴氏夫人敬礼道,当然绝不是后世的那种举手礼,而是行跪拜礼。

    在后世崇敬中华文化的陈白普心目中,“信奉忠孝之道,跪拜天地君亲师”一直都是他的座右铭,所以他一直都受到父母的喜爱。不过在现代的所谓“文明社会”,欺瞒、虐待、遗弃父母的事例算是屡见不鲜的,有的恶劣对待自己父母的人,却还敢振振有词地声称父母当年没满足他们,他们凭什么赡养父母?像这种厚颜无耻且心中无父无母的人,自然要遭世人所不齿!

    虽然面前的妇人只是自己这副身体的主人的母亲,但陈白普想着既然自己已化为陈家公子的身份,自然也得把吴氏夫人当做自己的母亲看待。

    “普儿,起来吧。”吴氏夫人亲自将陈白普扶了起来。对于陈白普的礼节,吴氏夫人非常满意,与陈白普的关系自然要比以前更好。自从上次自己的这个儿子从屋顶上摔下来后,这孩子就变得比以往还要勤奋,至少不再只是养鸽子玩游戏了,连以前都不想读的儒家经史,也都变得爱读了,而且还懂得孝顺父母。当然吴氏夫人是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魂魄都换了,除非陈白普泄露了这个秘密。

    陈白普盯着吴氏夫人尚未隆起的肚子看,他几乎都感觉到,肚子里有一个小生命正在萌芽,而他也会因为吴氏夫人肚子里的小生命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兄长。至于肚子里的孩子是弟弟还是妹妹,那就得看看上天的安排了,倒是陈白普想着日后为这小生命的未来做好安排,一想到这,陈白普不由得心里一阵激动。

    “普儿,你在想什么?说来给娘听听!”吴氏夫人一眼看出陈白普有心事顾着偷乐,想从陈白普那儿打听到他的想法。

    陈白普也不掩饰,直接道明了缘由:“是这样的,娘,孩儿就想着若是娘有了个弟弟或妹妹,孩儿这个当哥哥的肯定要给他们安排将来的生活啊!若是生了个弟弟,以后弟弟想从文,孩儿可以跟他一起学习治国之道,让他日后跟我一样荣登朝堂辅佐皇上,若是弟弟想从武,孩儿可以教他武功,并且让他学习兵法谋略,使他日后成为征战沙场的千军之将。”当然,陈白普说的都是假话,自己以后可是要成为中原之主的,到时候自家兄弟可就不只是朝臣,当个皇亲国戚也是绰绰有余。

    吴氏夫人对陈白普的说法非常满意,赞许地点点头,一旁的青鸾也表示非常赞同。

    “若是妹妹的话,她想从文从武可以征求孩儿这个哥哥的意见,如果她想成为一名女将的话。。。。。。”

    “住口。”吴氏夫人突然叫了一句,把陈白普冷不及防地吓了一跳,连青鸾也被吴氏夫人的举动震得浑身一抖,“作为一个女子,必须熟知无才便是德,要么懂得琴棋书画,要么学会相夫教子,若是我给你生了个妹妹,成天跟你学打打杀杀的那一套成何体统?我陈家的脸面往哪儿搁?”

    陈白普虽然被吴氏夫人这样威严一喝,但他可不怎么惧怕,他硬着头皮道:“娘,可孩儿不这么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诸如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哪一个不是名传千古的才华之女?若论打打杀杀,像樊梨花、穆桂英、梁红玉,哪一个都不是后世闻名的红颜女将?”

    陈白普虽然崇敬中华文化,但并不完全沉迷,他还是深受后世男女平等的思想影响,像古代的一些封建礼教如重男轻女、女子无才便是德等一类落后的思想,都是他所痛恨的,认为中国就是因这些迂腐的封建思想积弊多年,才会造成后来中国逐步落后。

    吴氏夫人本来还想说什么的,却一时哑口无言不知如何回答。

    陈白普料想到自己说得有些重了,于是伸过手来,握着吴氏夫人的手亲切地道:“娘,孩儿刚才说得有些鲁莽了,不过孩儿也希望娘能够理解到作为儿女的心,毕竟有句话叫儿孙自有儿孙福。当子女的虽然有时会触怒爹娘,但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不孝,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的无奈,有时候做父母的希望儿女能去做的事情,儿女会因为那件事对他们非常难做而委婉拒绝,做父母的有时也会不同意儿女提出的要求,只因那个要求不符合他们的本愿或是没有任何利益,所以孩儿希望娘能明白,也希望娘能尊重孩儿的选择。”说完,陈白普深沉地看着吴氏夫人。

    吴氏夫人一直在听陈白普所说的,忽然眼泪夺眶而出,她紧紧地把陈白普抱在自己的怀里,但她并没有哭出声来,只是不断地流泪。陈白普跟她说的话说进了她的心坎里去了,这些话直接勾起了吴氏夫人曾经的回忆。年轻时她与陈白普的父亲陈守谦同是江南某一县城的人士,那时吴氏夫人是一户乡绅的小姐,年轻貌美,而陈守谦也是一户大户人家的独生子,最近还中了秀才。不过吴氏夫人当年的初恋并不是陈守谦,而是一个穷书生,吴氏夫人当年与那穷书生非常亲密,每次那个穷书生都会准时到达地点,两人一起幽会。后来这件事被她的父母知晓了,她的爹爹也就是陈白普的外公非常势利眼,看不起穷书生,每次都会严厉警告她,但她并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可是令得她始料不及的是,有一次她再次与那穷书生幽会时,她的父亲带了几个家丁赶来,把她带回了家里禁闭起来,并且还当着她的面狠毒地打了那穷书生一顿,自此那穷书生亲口发誓要考取功名把她娶回家。可是她父亲却是本来就存心看不起穷书生的,正好那穷书生参加乡试,而主考官又是她父亲的一个亲戚,那主考官在穷书生身上动了手脚之后便揪出穷书生作弊,命人把他拉去批斗了几天,把他的名声搞臭。就在他为大势所迫举家搬走前,他还曾去探望过她,可是却被她父亲严令不得再与她相见。吴氏因父亲的无情而心如死灰,整日一言不发,后来由父亲擅自做主,母亲支持,把她嫁给了早已成为举人的陈守谦。陈守谦也是一饱读诗书的士子,了解到有关吴氏的事情,他亲自陪着吴氏,使得她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温暖,最终他的举动打动了吴氏,与她亲密了陪伴了几年,吴氏怀上了陈白普。

    青鸾见吴氏夫人因陈白普的话产生动摇而哭泣,一下子就得知了吴氏夫人一定是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但青鸾压根儿就不想去了解,但当她看到这一幕时,心里不由得一阵五味杂陈,吐露出说不尽的辛酸。

    好半晌,吴氏夫人才擦去了脸上的泪痕,她温柔地对着陈白普道:“普儿,娘明白了,你说的对,娘应该学会尊重你这个儿子的选择,以后也会接受我肚子里这个孩子以后的选择。”说着,她摸了摸自己尚未隆起的肚子。

    陈白普一阵无语陷入了沉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