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复仇女的洗礼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格格出走报父仇 蒙面夜盗白马寺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立春时节,天气乍暖还寒,夕阳西辍。在一条空旷而寂静的古道上行进着一辆楠木柒红的马拉轿车,自西往南走着,蹄声哒哒,车轴声吱吱哑哑。那拱形顶棚随着铁钉铆接的木轮子滚动而摇晃着,蓝底白花丝绸轿帘,不时被风掀动一角。

    马夫摇着马鞭,哼哼叽叽唱起来:

    想(那个)当年,杨乃武与小白菜呀,

    恩爱一对赛鸳鸯哟……

    轿子内一声女音叱咤道:“嚎什么,快赶路!”她叫端白兰。

    马夫:“是,白兰小姐。嘚儿,驾!”

    轿车加快了,颠颠簸簸向前奔去,车后扬起一股股尘土。

    此时,轿身侧面的小窗口的布帘被挑开了,露出一张秀美的瓜子脸,那双目光带有悲,含着恨,机警和戒备地搜视着漫无边际的田野;她凤眉微紧,隐隐流露一股杀气,只有头发上插着的那朵白花,方显出女儿家的一点温柔。

    刹那间,起风了,“呜——呜儿——”好凶煞的风。端白兰闭紧窗帘。马夫忙戴好茶色眼镜,加劲赶打着那匹枣红马。风刮起黄尘,枯草败叶波浪似地滚动着满地跑,仿佛要把这孤苦伶仃的轿车卷到九霄云里去。又跑了一程路,那枣红马已是跑得大汗淋淋了,眼见前方好象有一处村庄。马夫高声问道:“小姐,天快黑了,这紧的风,我们到前边庄子里歇息了吧!”

    端白兰在轿子里答应了。

    及至来到这里一看,原来是一座不甚大的破寺庙,背靠土坡,周围古树参天,杂草丛生。庙门紧闭,门柒斑驳脱落,沉旧的门眉上横挂一匾——白马寺。

    风依然在刮着。马夫跳下车辕,快走蹬上台阶,叩打门环,叫道:“开门,有人吗,开门呐!”

    半天无人应声,马夫加重力气,“当当当!”叩砸门环:“有人没有啊,快开门呐!”

    这时,门“吱——”地一声开了条缝,探出个光头来,原来是十三、四岁的小和尚,闪着一双恶狠狠的眼睛,没好气地说:“叫门何干?”

    马夫:“小师傅善心,我们想借住一宿,明早便走!”

    小和尚:“不行不行,你们走吧!”他说着就想关门。

    马夫紧忙推着门说:“哎哎,我们不白住,给银子哩!”

    端白兰来到门前,深深一礼,说道:“小师傅,我等路过宝刹,天色晚了,风又大,想暂住一宿,万望给个方便,我多俸香火钱就是了。”

    小和尚闪眼一瞧,见是一位十八、九岁的俊俏姑娘,但见她身穿素衣素裙,手中拿着一柄长剑,又瞭一眼台阶下的轿车,暗自嘀咕道:此人决非一股世家姑娘,还是跟师傅说一声。于是他不情愿地说:“等着,我去通禀师傳,他让住,算你们吉星高照,如不答应,你们趁早赶路!”他说完,关紧门走了。

    不一会儿,门开了,打里边走出一位长老,但见他须眉皆白,三绺长须飘拂胸前;面有饥色,却慈眉善目。老和尚合十唱道:“阿弥陀佛,兵荒马乱,小庙寒舍,无有斋饭提供,委实屈尊你们了,请进来吧。”

    长老让小和尚去管好轿车马匹,他引领着端白兰进了一间客房,寒暄几句,便回自已房间睡觉去了。端白兰让马夫去弄来一壶热水,他们洗洗手脸,取出随身带的干粮,胡乱吃了些。端白兰便让马夫去到隔壁房间睡了。她栓紧房门,又去查看窗户是否关死了,这才吹熄灯,合衣抱剑躺在炕上睡觉。

    外面风很紧,吹得窗纸“呼嘣呼嘣”地响。月光昏朦,给窗纸洒上一片暗灰色。

    一路劳顿,折腾的端白兰很疲乏,她迷迷糊糊,似睡非睡,则身望着窗纸,满腔的幽怨恻隐在心中,使她心痛的不能忘掉那一场场血腥的撕杀,不能超跃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社会氛围……自从资州兵变,国情突转,遍地烽火狔烟,原先好一个大千世界,竟和她在侯门相府里的生活犹如两重天,一方是官场的逢迎,灯红酒绿,锦轿彩衣;另一面是乞丐、骂声、哭泣、罢工罢市。这些历历在目的事情令她吃惊,让她冥想,这是为什么0牙,她一直没有想明白,得不到其中真谛。但有一条,父亲在官场的沉沉浮浮,使她知道自已从此不能再有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了,更不能获得朝廷的荫庇了,一切全靠自已去闯!

    去闯,她不怕!她只恨那个曾经使她敬重过的、智勇双全的将军史坚,虽然史坚死了,不要紧,父债子偿!她决心去上海找到史坚的女儿史静仙,用史静仙的人头来祭奠父亲的亡灵。这是她唯一要达到的目的,成功之后,她让自已落发为妮……

    穾然,端白兰仿佛听到外边有什么动静,一会儿那声音又停了,接着又“窸窸窣窣”地响动起来。不好,有贼!此念头在她脑际一闪,她神速地翻身下炕,空灵蛇步,移到门旁,侧耳细听,恰在此时,她耳下的门插管被尖器轻轻拨动着。“咔哒咔哒……”门插管被极其轻微地拨拨停停,停停拨拨。

    端白兰闪在门后,悄悄按稳剑簧,缓缓抽出宝剑。

    门被外边人轻轻推开了,只见飘忽进来一个黑衣人影,蹑足提刀,蹭近炕边,正想动手杀人,仔细一看,呆愣住了:炕上的人呢?……管她,有东西就好!

    端白兰看那黑衣人抓起自已的包袱,抽身便逃。

    “贼儿休走!”

    黑衣人吓一跳,并不答话,一手紧拎包袱,一手挥起柳叶刀似一弧闪电,劈向端白兰脑袋。说时迟,那时快。端白兰见刀砍来,梅花步一转,宝剑一剋,翻腕顺刀向前一刺,剑尖顶在柳叶刀的护手上。黑衣人只觉虎口一颤,踉跄后腿一步,后腰碰到桌沿上,手中的包袱掉在了地上,他心性发急,“呀”的一声,挥刀逼将过来,很是凶猛。端白兰不慌不忙,避其刀锋,寻找战机,果然看准了黑衣人的破绽,使出一招“凤屋展屏”剑过处,那黑衣人的一只耳朵被削掉了,他怪叫一声,夺门就逃。

    风停了,残月高照。在院里,端白兰没追多远,只见黑衣人越墙而去,紧接着听到外边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偷儿莫穷追,端白兰骂道:“鼠贼!” 她转身去找马夫,远远看见马夫的房间亮着灯,房门洞开,她心内一紧,小跑过去一看,才知道马夫被梱在椅子上,嘴里堵着臭脚布,她上前拽出臭脚布,用剑割断了绳子。

    马夫跪地说:“谢小姐救命大恩!”

    端白兰:“起来,我问你话!”

    马夫起身:“啥事?小姐。”

    端白兰:“刚才怎么回事?”

    马夫:“我睡的正香,愰小惚闻到一股香味,想起来看看却怎么也动不了身子,后来,后来就不知道怎么成了这个样子了。”

    端白兰急忙让马夫去看看车辆马匹。马夫跑去查看了后回来禀报,一切都安然无恙。怪呀!她心中疑惑,如此荒凉破庙,哪来骑马盗贼?偏偏知道来偷她一个过路之人,定是那个老秃驴所干。她那娇横的秉性促使她又升杀机,让马夫到自已房间看管好钱物,自已提着宝剑去找老和尚算账。

    她哪里知道老和尚的屋门只是虚掩着,屋内亮着长明灯,老和尚平躺在炕上,盖着被子睡的正香。她静静地观查着老和尚那瘦骨嶙峋的脸便退了出来,寻找到小和尚的房间,用舌尖湿破门纸,朝里探看,只见小和尚蒙头鼾睡,一条白白的大腿和半块屁股露在外边,端白兰自感脸发热,忙避开纸孔,抓起地上一粒石子,扔进纸孔里。只听“哒”一声,石子落地的声响。

    果然,惊醒了小和尚,他癔癔怔怔地露出头来,喊道:“谁?”

    端白兰忍着好笑,学了一声猫叫。

    小和尚嘟哝着:“妈的,什么世道,连野猫也来欺负老实人” 说罢,他翻个身,盖好被子,又呼呼睡去。

    端白兰悻悻地离开这里,但她还不放心,围着小庙转了一圈,没发现可疑人迹,便回到了自已客房。第二天,端白兰匆匆用了点吃食,便去向瘦长老告辞。

    端白兰:“谢谢长老留宿。”

    长老:“施主客气了。”

    端白兰:“长老,敢问贵庙香火可旺盛不?”

    长老:“哪里还有香火啊,唉,权当个避风巢罢了。”

    端白兰:“咱这庙里现有多少佛门弟子?”

    长老:“实不相瞒,先前到有几十位僧众,如今兵荒马乱年月,常有兵匪来庙里横行,香火断绝,平日里连吃食都因难至极,弟子们都逃命去了,现在只剩下我们师徒二人了。”

    端白兰:“哦,如此说来这里常有盗贼出没,是不是这样啊?长老。”

    老和尚听出话里有话,不觉一怔:“盗贼?那到没有,如此破庙,拆梁卖木也不值几文钱,何来盗贼?”

    端白兰:“哦,我随便问问(她取出三块银洋说)这点钱只当我们的香火钱吧,请长老收下。”

    老和尚:“惭愧,多谢女施主!”

    老和尚、小和尚将端白兰送出庙门。马夫已经在门外备好车马,端白兰上了轿车,马夫收起脚登,跳上车辕,手摇马鞭,喊一声:“嘚儿,驾!” 轿车离开了白马寺。

    端白兰坐在轿车里,不由地想起黑衣人夜盗包袱的事……盗贼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何单单只愉包袱?他是为了资财和银两吗?不对不对,那他为什么只愉我,而不去偷长老的东西呢?……她思绪很乱,抽出宝剑,用袖管慢慢擦着剑骨,眉间紧锁,刚毅的小嘴绷成一条彊硬的曲线。疑视着剑骨上刻着的一个名子——托忒克氏端方。眼前仿佛又重演出资州兵变的战火,杀声阵阵,在那战火浓烟滚动中父亲端方的亡灵朝她喊道:“杀我者,史坚也!”

    轿车轱辘速速滚动着……她拉开轿车窗帘,随着车子的晃动,凝望着远方……虽然她性格倔强、任性,但她心里明镜似的清楚和明白,知道自已这一去,前途未卜,凶多吉少;但是为了自已,为了父辈的恨,或许还为了一点点没落贵族失败的悲呜,决然前往去复仇,甚至死而无憾。

    原创主题歌起:《归去来兮》

    问苍天,

    此去经年,

    恩恩怨怨藕断丝连。

    问远山,

    路迢迢,

    磕磕绊绊岁月蹒跚。

    山河碎,

    起狼烟,

    矫情落尽东逝水,

    荣辱沉浮万般纠缠。

    今夕何处,

    天涯嗟叹,

    一曲酒歌唱得好心酸,

    红灯高照翡翠美玉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