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元月4号早上八点半,元旦假后上班第一天。西郊厂召开各部门负责人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部署新年第一个月的生产经营任务。
会上,倪光荣根据生产科和各工段排定的生产任务,本月计划生产目标是6000吨,口号超过目标百分之五十,产量收入双提升。公司对西郊厂考核起始吨位就是日均产200吨,月产4000吨。
根据西郊厂产量考核细则规定,造型线考核是,大线班产300箱,中线班产400箱,小线班产500箱,每条线班产每超过一个百分点,那么人均奖金额为30元。拿大线来说,考核基数为班产300箱,如果实际达到了330箱,那么增产百分之十,该线人均奖金额为300元,增产越多,奖金越多,反之,如果完成不了,按同样方法计算少拿多少奖金。同样制芯、清理、加工线都有相应的考核基数。
这个基数是管理科、生产科、技术质量科会同各生产工段一起制定并报经厂部讨论批准的。这里面还有个小故事,当初把大线考核基数直接就定为400箱,但是到曲志这里的时候,曲志把400箱降低为300箱,他的理由是就是要让职工拿奖金,厂部不能小气。按照这个思路,把原来定下来来的指标都往下降了。
西郊厂厂部向职工摆明了,就是要给职工发奖金,如果这样你还是完成不了生产任务,还拿不到奖金的话,那么你还有什么话说?这一点在职工中反响非常大,各个摩拳擦掌,厂部要向大家发奖金,咱能不要吗?
会上部署完当月任务后,曲志简短地说了几句话,他说道:“我的话尽量短,对大家来说,每一分钟都意味着产量和奖金,所以我要知趣点。”大家一听曲志的话,不由得就是笑了起来。
曲志说道:“一月份是春节前的满月,我们要一起努力,撸起袖子,大干一场,实现西郊厂开门红,要让西郊厂在东域公司各个制造厂中,最红,最艳。我知道,大家都憋着一股子劲,我、厂部和大家一样,咱们的心想的都一样,都想把产量搞上去,尽管如此,我需要提醒大家几点,第一,西郊厂有六项考核内容,产量仅是其中一个,每一项都可能是加分项,也可能是减分项,所以我们追求的是综合分,综合分高的,奖金才真的最高,千万不要迷信某一项。第二,大家有干劲是好事情,但是前提是安全,这一点务必请大家重视,谁大意,谁吃亏,一定要记住,安全考核是一票否决,没有任何商量余地,谁到时候出了安全事故,还厚着脸皮来找厂部或管理科商量奖金的事情,谁给我滚蛋。第三,考核看的某个工段的成绩,其实是个配合问题,大家要众人拾柴火焰高,不要拆台,要团结,要协作。我再次提醒大家记住这六个字:综合,安全,协作。好了,散会!”
大家现在有热情,但是热情也容易过度,容易盲目,所以曲志没有继续鼓劲,而是冷静地提醒大家,忙但不能乱,西郊厂追求的综合分,不是仅仅产量高就行,追求的是安全和质量前提下的高产量,而不是纯粹的高产量,要拿到综合最高分,必须要团结和协作,如果有人为一己之私和一部门之利,拆别人的台,那样的阴暗心理一旦发生,对西郊厂的影响将是巨大的,所以曲志特意提醒大家注意这三点。
如果把西郊厂比作一匹马的话,曲志就是要抓紧拴在马头上的缰绳,确保这匹马要按着自己的期望的方向奔跑,而不是三百六十度的乱跑一气。西郊厂生产经营不是大草原,可以任你纵马驰骋,而必须是有控制的有目标的有方向的奔驰,否则,对西郊厂来说不是好事情,甚至是灾难性的。
会后,曲志喊冯海和管淑黧喊到厂长办公室来,曲志继续安排工作。
他对管淑黧说道:“淑黧,这两天,要做几个宣传标语,具体什么标语你来看着办,鼓劲的同时,要提醒大家关注安全、协作和综合分。”
管淑黧说道:“没问题,综合办先想几个标语,然后大家看看。”
曲志又对倪光荣、沈安国和孔富民说道:“沈厂,倪厂,孔厂,职工的干劲可鼓不可泄,但是热情必须受到管理,我们几个一定要冷静。安全,质量和设备运行,你们来负责,必须严格,必须严抓严管。”
沈安国、倪光荣和孔富民看到曲志非常慎重,全厂鼓足干劲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刻,他们看到曲志却非常冷静,都答应下来。
曲志对冯海说道:“冯科长,现在车间里的气氛上来了,热情高涨,越在这个时候,综合检查组越是要严格检查,检查频率和方式要适应生产形势,具体怎么弄,你来考虑,要迅速,严格考核,不可手软。”冯海答应下来。
安排好工作,曲志离开办公室里,他没有去生产现场,而是去了东域公司总部。
他首先来到采购部,找到了施雪峰。
施雪峰看到曲志过来,就喊道:“曲厂长,你可是稀客啊。”
曲志笑着说道:“施部长,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向你汇报工作来了。”
施雪峰给曲志泡了杯茶,坐下来,说道:“曲厂长,咱不带这样的,新年第一天上班就来损我啊。”
曲志喝了口茶,说道:“施部长,我来主要是了解一下,这个月咱们采购部给西郊厂炉料采购安排。”
听到曲志的话,施雪峰就站了起来,走到办公室前,找出来一份《2003年1月份采购计划》,看了看,说道:“曲厂长,这个月计划为西郊厂采购生铁1500吨,废钢1000吨,焦炭600吨……”
曲志一听,心就往下沉,这个炉料采购安排和西郊厂本月生产安排不能配比,差距很大啊。
施雪峰看到曲志的表情很郑重,就说道:“这个采购计划还是很符合西郊厂历年实际情况,曲厂有什么想法?”
曲志想了想说道:“施部长,我估计这个月的炉料采购量,可能不能满足西郊厂的需求。”
施雪峰一听曲志的话,就笑了出来,说道:“老弟,不可能的。你看,西郊厂前年一月份生产2000吨,去年1800吨,今年采购安排已经绰绰有余了。”
曲志笑着说道:“施部长,今年西郊厂可能要个大家一个惊喜,这个月我们生产计划是6000吨,所以……”
曲志话没说完呢,施雪峰刚喝了一口水就喷了出来,指着曲志说道:“曲厂长,咱不带这样的好吧,6000吨?怎么可能。”
曲志对施雪峰说道:“施部长,你看我像是开玩笑吗?”
“施部长,我今天过来向你汇报,就是担心炉料供不上,耽误了生产,影响了职工积极性。”曲志很慎重的说道。
看曲志没有开玩笑的样子,施雪峰就半信半疑地说道:“那我再考虑考虑,向领导汇报一下?”
曲志笑着问道:“施部长,如果不够用的话,能不能把给其他几个厂的,转给西郊厂用。”
施雪峰笑了,没说话,他心里总觉得曲志平时多稳重的一个小伙子,今天怎么第一天上班就过来放卫星了,看来还是年轻啊,脑子容易发热啊。
但是话却说道:“曲厂长,放心,采购部肯定满足你们西郊厂的生产需要。”
曲志就说道:“施部长,有你这句话,我代表西郊厂感谢你!”
施雪峰笑着说道:“曲厂长,请你放心。我老施全力支持你。”
曲志走了后,施雪峰摇着头对走进来的副部长何勇华说道:“勇华,刚才曲志和我说,西郊厂本月计划生产6000吨,怎么可能啊?怎么现在都喜欢说大话了呢?”
何勇华笑着对施雪峰说道:“施部,这个月西郊厂报的计划是6000吨,我们核定数字时,以为西郊厂报错了呢,他们以前也不是报错一次两次了。”
施雪峰一听,就笑了出来,摆摆手。
何勇华又说道:“不过,听人说,西郊厂现在变化很大。”
施雪峰也没在意,就出去了。
曲志从采购部出来后,就去了魏相国办公室,向魏相国汇报工作安排。
魏相国对曲志的工作还是非常满意的,他多次参加西郊厂的工作汇报会,他本能的感觉到西郊厂各项工作慢慢地走上了正规。
曲志向魏相国汇报了这个月的生产安排,他说道:“魏总,这个月西郊厂计划生产6000吨。”
魏相国一听,蹭的就坐直了身子大声问道:“什么?多少?”
他以为他听错了呢,曲志又笑着说道:“魏总,这个月职工干劲很大,准备大干一场,以实际成绩向领导汇报。”
魏相国说道:“月产6000吨,曲志,你知道这6000吨对我对公司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咱们东域市场份额就能够增加。现在公司的瓶颈就在咱们生产上。”
曲志继续汇报道:“魏总,今天早上西郊厂开了个会,本月计划生产6000吨,我有信心。现在我担心的是职工热情过度,所以,我特意提醒大家,西郊厂要综合前进,严抓安全、质量,督促大家一定要协作配合。”
魏相国听了曲志的话,慢慢的靠在椅背上,很满意地说道:“曲志,你去了西郊厂,工作开展很顺利,局面向好,李董,唐总和王书记都很满意。难得的是,你没有热情过度,保持冷静,很好。”
曲志想了想,还是说道:“魏总,我担心……”
魏相国接着说道:“担心什么?”
曲志迟疑了一下,还是说道:“魏总,我刚才去了趟采购部,我担心炉料满足不了西郊厂需要。”
但是他又说道:“刚才,施部长说肯定能满足西郊厂需要,可是我……”
魏相国问道:“炉料采购计划是多少?”
曲志说道:“生铁1500吨,废钢1000吨,焦炭600吨。”
魏相国一听就明白了曲志的担心,现在是没人相信西郊厂真的能生产6000吨啊,放在以前,他魏相国也不相信滴,可是现在嘛?
他就对曲志说道:“这个你不要担心,如果出了问题,我来协调。”
他又交待道:“这两天你关注下西郊厂每天生产量,以及炉料消耗量。”
曲志笑着说道:“魏总,当你的兵,我只要向前冲就行了。”
魏相国说道:“去你的,你小子拍马屁都与众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