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惊起千层浪。夏燚彻底的火了!
历来学术上有什么重要的发现,首先是学术内掀起一阵波澜,然后再慢慢蔓延到社会各界。这时候各家报纸才开始炒作新闻。这个规律却被《纽约每日新闻报》这篇报道所打破了。史上第一次,学术界还没有任何动静,社会各界已经吵得沸沸扬扬了。
因此,当各国的数学家被热情的记者问及对夏燚这篇论文的看法时,他们都是一片愕然,只有一个回答:“不好意思,我还没有得到最新的《数学年刊》,也没有看到这篇论文,因此无可奉告。”
学术界一片寂静,反馈到社会上就有些迷茫了。有的小报甚至暗示《纽约每日新闻报》涉嫌造假。然而,真的毕竟是假不了,《纽约每日新闻报》很快就刊登出了普林斯顿大学麦菲斯教授对夏燚论文的看法,教授高度评价了夏燚的论文,并且坦言夏燚即将入读普林斯顿大学,而且就在自己的门下。
麦菲斯教授可是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的获得者,在学术界也是鼎鼎大名。他这一发声,大部分的小报都偃旗息鼓了。很快,世界上各大数学家也都发声了,甚至连数学大神丘成桐教授也高度评价了夏燚的天才杰作,认为这是一篇可以获得菲尔兹奖的杰出成果。
夏燚的论文已经是不容置疑的优秀了,大家又把焦点集中到这篇论文对世界带来的意义了。很快世界各大军事专家都被记者轮番轰炸,五角大楼发言人也不得不出来澄清:“我们很高兴这个具有颠覆性的成果出现在美利坚合众国,这的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目前该算法也只是一种理论而已,具体如何实现,以及实现后能对现有的系统造成什么样的冲击,都有待评定。”
这种官方用语当然不能满足大家的胃口,因此各个民间专家派上了用场,所说的也越来越夸张。最开始还是相当保守,说新的算法可能比旧算法效率高5~10倍,后来就夸张到了上百倍。最后干脆说拥有新算法的飞弹将攻无不克,旧的防御系统如同一张破布,一撕即破;同样拥有新算法的拦截飞弹将是铜墙铁壁,拦截程度能提高到100,做到万无一失。
民众被专家这么一吓,纷纷又激动又恐慌。激动的是这么伟大的成果,果然是在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利坚产生的;恐慌的是这个成果是公开发表的,也就是说全世界各个国家就看谁动手快了,谁能越早将成果转化成实际战力,谁就能占据优势。结果居然有一大堆民众到白宫去游行请愿,要求赶快组织人手更新算法,否则全球防御系统就成了一张破网了,美利坚人民的生命安全就受到威胁了。
就在这个时候,又是一件让全美国人民都震惊的事情发生了,《纽约时报》上清清楚楚登出了夏燚的人生经历,大家才知道这位伟大的数学家居然只是一个十一年纪的学生,更糟糕的是他不只是一个华裔,而且是个拿着美国绿卡的华国人。这下子所有人都惊愕失色,弄了半天,吹嘘到天上的这位数学天才原来是个华国人,而且人家好像压根就没有入籍的想法。
这下子美国各界一片哗然,各个教育专家开始跳出来,有的开始大肆宣扬美国自由式教育的失败,为什么最近杰出天才都不是美国人呢?有的教育专家则反驳说这恰恰是美国教育的成功,夏燚在在华国被拐卖,甚至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这样的天才差点埋没,一到美国后立马绽放出自己的光彩。这个例子足以证明美国教育是多么的优秀!各路专家炒成一片,民众也听得晕晕乎乎。只有电视台最高兴,收视率大涨。
正所谓墙里开花墙外香,夏燚在美国被各大报纸吹嘘的时候,国内动静并不大,有人也许从hillxia这个签名中隐隐感觉这个作者好像是个华裔,但大部分吃瓜群众都觉得这事都与咱们无关。然而《纽约时报》这篇报道着实让国内的媒体吃了一惊,原来这位希尔夏的的确确是一个拥有华国国籍的自己人,只不过跟母亲去那边留学而已。
这下自然国内也热闹起来了,夏东海这个做爸爸的很快也就出了名,这倒不是怪别人,而是他自己兴奋起来四处宣传。最开始别人听了都将信将疑,害得他还拼命找证据。现在什么证据都不需要找了,一大堆的记者堵上门,闹得他们一家不得安生。
就连大洋彼岸的夏东海一家都不得安生,更别说是得梅因市的一家了。得益于克林的警长身份,没有哪个记者敢硬闯下夏燚家,但围在门外长期蹲守却不违反国家的任何一条法律,这下子害得大家都无法出门了。
最后就连奥利弗都受不了了,她的兴奋期也过去了,现在看到记者就头大。一家人愁眉苦脸的坐在桌子旁,思考对策。最终还是夏燚提了个好建议,咱们惹不起还躲不起吗?干脆出去度假得了!
这的确是个好主意,全家人都眼中一亮,大家一块儿出去玩,开开心心的旅行,还能躲过这一阵风头,真是一举两得。现在还是暑假,孩子们都不需要上课。至于奥利弗,她的工作很自由,根本不存在请假的问题。唯一有麻烦的是克林,作为一个警长,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克林,他只好拿起电话打给局长,电话里一阵商议后,他放下电话,耸耸肩,“老大说了,让我赶快出去溜达吧,警察局也受不了记者的骚扰!”话音一落,大家都是一阵欢呼尖叫。
就在大家商议去哪里旅游的时候,夏燚的电话响了,打开一看,居然是夏东海的电话。电话里夏东海先是夸奖恭喜自己的儿子,听说夏燚下学期就要去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两人聊了一会儿,说到记者堵门,夏东海也是一肚子抱怨,国内的记者更加疯狂,自己已经在家躲了好几天了,哪里都不敢去。
夏燚听到这里,灵机一动,爆发出了一个想法:“爸爸,你要不带着弟弟妹妹和阿姨一块出来旅行吧,我们也打算出去旅行避避风头。咱们选择一个共同的地点,一家人还可以团聚,我也好久没见弟弟妹妹了,很想他们。”
这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想法,夏东海也有些意动,出去玩玩,全家团聚,还能避风头,真是一举三得。就这样,大家一商议,决定都去夏威夷玩。两家人在夏威夷会聚,共同为夏燚庆祝。
所有人最高兴的当然是夏燚了,最不想见对方的当然是夏东海和奥利弗,最有战斗意志的当然是克林和柳眉了,这做后妈后爸的可绝不能在亲妈亲爸前认输啊!
两家人为了躲开记者,都选择了几乎同一时间出发,得梅因市这边是一大早,上海那边则是傍晚,都是安静无人的时候。大家顺利到达机场,直奔夏威夷。留下两边茫然的记者守着空荡荡的房子,不知所措。
得梅因市这边一家人先到了夏威夷,他们进了酒店住下,然后克林就拉着全家去机场接夏东海一家。其实这样的迎接完全没有必要,他们选择的酒店离机场距离不远。但是对于克林来说,不管怎么说,夏威夷也是美国的第51个州,也算是他的主场,自然要拿出主人的气场来了。
两家人一见面,欢声笑语中夹杂着隐隐的暗自交锋。柳眉一看奥利弗,心中大定,这个亲妈看上去比自己老了很多,哪有自己年轻靓丽!克林一看夏东海,心里也是大定,这个亲爸看上去手无缚鸡之力,哪里有自己孔武有力,身体健壮!
长辈们之间暗自交锋,小孩们之间却欢声笑语乐意融融。夏燚好久没见自己的弟弟妹妹,夏雪和夏雨。这一见面,他忍不住心中的兴奋,上前一手一个抱在怀中。夏雨只有10岁,倒还无所谓。夏雪已经12岁了,算得上是一个大姑娘,被哥哥这样抱起来,着实有些不好意思,扭捏了一下就松开了。安吉拉见自己哥哥又多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心中还有些小吃醋。夏燚放下夏雪,一个手抱着安吉拉,一个手抱着夏雨。身旁跟着夏雪,科莱克帮忙拖着行李,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往酒店走去。
夏威夷的风景十分宜人,阳光沙滩椰树海鲜,堆沙丘,打沙滩排球,晒太阳,爬山,围着火堆跳舞,吃海鲜,游泳,划船,冲浪等等,各式各样的活动应接不暇,孩子们很快都玩成了一片,夏燚带着两边的弟弟妹妹每日跑来跑去,释放着精力,感受着亲情的愉悦。就连四个大人也慢慢放下了芥蒂,男人之间称兄道弟,女人之间成为闺蜜。一切都非常幸福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