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燚无奈地看着妈妈和众人,尽管大家口中都称赞不已,但他明白这一家人都是学渣,他们根本就不明白《数学年刊》是个什么样的东西,他们一定认为《数学年刊》就跟学校里的学报差不多,每个月都出一份,写写学校的新鲜事之类的东西。
夏燚轻轻拍了拍桌子,做个手势,示意大家安静暂停。
“亲爱的奥利弗、克林以及科莱克,当然还有我们的安吉拉小公主,虽然我不愿意这样坦白的说出来,但是我还是不得不想强调一点,你们似乎不明白《数学年刊》是一个什么样的刊物。这样吧,我给你们十分钟,你们上网搜一下,然后我再继续说下一件事。”
奥利弗有些不高兴,她一边打开手机搜索,一边对夏燚埋怨道:“我的宝贝儿,你似乎有点太瞧不起你妈妈了,我当年也是学校中的精英,我怎么会不知道《数学年刊》是什么?那是一本很好的读物,很多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孩子都看过,我的确认为你的论文在上面发表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她嘴里嘟囔着,漫不经心的看着手机,直到她看到了谷歌的搜索内容之后,突然发出一声尖叫。
“oh! y god! y god!!这太不可思议了!这一切都是真的吗?宝贝儿,你真的发表在那个《数学年刊》上吗?天啊,宝贝儿,你是大数学家了!你要去拿诺贝尔数学奖了!”
夏燚连忙解释道:“亲爱的妈妈,千万别激动,另外很遗憾的告诉你,诺贝尔没有数学奖!”
奥利弗仍然情绪激动地尖叫着:“宝贝儿,你又在骗妈妈,诺贝尔怎么可能没有数学奖!不过你不用担心,你这么年轻,这次拿不上诺贝尔数学奖,下次还可以拿上!”
夏燚简直无语了,他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给妈妈解释。好在这时候克林派上用场了,他虽然也很激动,但是见到奥利弗抓狂的样子,自己顿时平静多了。他慢慢的安抚奥利弗,终于让她明白诺贝尔的确没有数学奖,不过夏燚还可以获得数学界的最高奖菲尔兹奖。
奥利弗终于明白之后,对着死去多年的诺贝尔就是一顿咒骂,这个该死的家伙居然为了自己的私情不设置诺贝尔数学奖,可怜的宝贝就这样白白的错过了诺贝尔奖,太可惜了!
夏燚几乎忍受不了这样的闹剧了,他以最快的速度宣布了第二件事情,那就是暑假过后他将不再是中学生了,而要去普林斯顿大学就读麦菲斯教授的研究生,手续已经办得差不多了,就等开学去测试和注册。
对于这件事情奥利弗倒没有非常惊讶,普林斯顿大学的大名她当然也听过,但自己的儿子现在是一个金灿灿的宝物,去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几乎算是下嫁了,去那里当教授还差不多!
对于母亲的这个想法,夏燚差不多要吐血了,他只好上前抱了抱母亲,安抚一下他激动的心情。然后偷偷给克林使了个眼色,意思说你自己的老婆自己搞定吧!克林看出了他的意思,苦着脸点点头。
夏燚实在低估了奥利弗的宣传能力,他一觉醒来,第二天一早居然发现就有记者上门了。这也实在太快了。要知道《数学年刊》今天才开始正式发行,轮到事态爆发,大批记者上门,至少要到一个星期之后。
夏燚一问才知道,这个记者就是本地《得梅因市日报》的。昨天晚上奥利弗打电话到处吹嘘,方法几乎如出一辙。就是先以不经意的态度告诉对方,自己儿子的论文发表在《数学年刊》上。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奥利弗的闺蜜挚友也大多是一群数学文盲,自然不会懂得《数学年刊》是什么样的东西。接着奥利弗会有好的建议他们上网查一查。至于查完之后的情景就不言而喻了。这种先平淡后爆发的转折,给奥利弗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她甚至打了一个越洋电话给从来不联系的夏东海。美国中部时间比中国时间慢了14个小时。夏东海刚刚起床,正准备洗漱,接到这么一通电话,欣喜若狂。只是让奥利弗失望的是,夏东海可不是一个学渣,他清清楚楚知道《数学年刊》的地位。这下子奥利弗就不能鄙视对方一下了,还真有些失望。
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不知道怎么就传到了《得梅因市日报》这个记者的耳朵里。一个中学生写了一篇论文,发表在世界最顶级的刊物上。这个怎么看都是相当有卖点。就这样,他赶了个大早,正好堵上刚刚起床的夏燚。
夏燚头大得要命,随便扯了几句应付过去。记者不甘心,找到了一旁迫不及待的奥利弗和科莱克。这下子他算找对人了。两个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把夏燚的底细掀了个底朝天。科莱克还打电话叫来了中华功夫社的会员,在记者面前打了一套拳。夏燚痛苦的托着脑袋,摊上这样的老妈和弟弟,看来事情只会越闹越大。
事实上,夏燚的经历已经非常传奇了。从小会被拐卖,在深山里修炼,身怀绝世武功。15岁赴美,天生是学霸,还是篮球、橄榄球高手。前女朋友是校花学霸,已经考入世界上最顶尖的学府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一个小弟已经成为职业的橄榄球明星。自己各门功课都非常优异,数学上更是天资异禀。就连他的论文也非常具有传奇性,居然是从蚂蚁族群寻找食物的行为获得的灵感,这实在太有意思了。
《得梅因市日报》记者兴奋得手上的记录笔差点飞起来,这下子自己可抓了一个全球性的热点话题,这里面可以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简直可以做一场连载报道,趁着别家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一定要把这个重磅的独家报道推出去!
这个记者念头一转,这样爆炸性的新闻放到《得梅因市日报》这样的破报纸实在太糟蹋了,最好是弄到纽约时报上,自己顺便也能跳个槽。想到这里他干得更起劲了,千求万请地拜托夏燚挪动贵躯,拍了十几张各式各样的照片。看完照片的效果他更高兴,夏燚还是非常上镜的,浓眉大眼高鼻梁,身体修长又不乏肌肉,妥妥的一个青年帅哥!
把这个烦人的记者用力推出家门,夏燚看着一脸兴奋的家人,心里涌起一阵烦躁,看来过不了几天,更大的阵势就要过来,自己要不要找个地方去躲躲?
出乎意料的是,奥利弗第二天并没有在《得梅因市日报》上看到夏燚的报道,这让她非常不高兴,痛骂了那个记者一早上。直到中午时分,她和同事一起去就餐时,收获了应接不暇的恭喜和祝福,她才知道了真相。
那个机智的记者居然直接跳槽到了《纽约每日新闻报》,而夏燚的新闻就刊登在第二版头条,他那帅气的照片上有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标题,“东方的少年天才触动世界的未来,不管是战争还是和平,都拜他所赐!”
《纽约每日新闻报》的编辑可不是像小报记者这样的笨蛋,他收到对方的报道资料后,第一时间就请数学家把夏燚的论文好好的研读了一番。对方看完了论文,大加赞赏,嘴里冒出了一大堆完全听不懂的术语。这位编辑一句都没有听懂,不过他的目的达到了,这篇论文的确是非常有意义的!
就在他准备告辞的时候,这位数学家嘴里冒出一句话:“哈哈,那帮蠢货建的防御系统彻底完蛋了,五角大楼的那些家伙屁股一定像着了火一样!”
编辑听见这句话,职业的敏感性让他迅速回头追问:“你说的防御系统彻底完蛋是什么意思?”
数学家像看傻子一样看着他:“拜托,我刚才不是都给你说清楚了,你不是已经点头明白了?”
编辑差点吐血,心想鬼知道你刚才说了些什么,他只好低声下气地劝对方再说一遍,说的再通俗一些。
数学家没好气地给他再解释一遍,这次用上了他认为白痴都听得懂的话。编辑再怎么也不是白痴,所以他终于听懂了。
“哦,我的天啊!你意思是说这种新的算法将极大的增加对的拦截率和自身的攻击率,所以说现有的旧系统将在新的算法面前不堪一击!”
“这是显而易见的,你终于明白了!”数学家翻了个白眼儿。
编辑大叫着跑出门,他发现了这条新闻的真正价值,这一定会震惊世界的!
就这样这个极具震撼力的标题在第二天就登上了《纽约每日新闻报》第二版头条。有人或许会问,为什么不登上头版头条呢?拜托,头版头条从来只是明星绯闻的保留地,大部分的美国人从来不关心世界大事的,哪怕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也不可能登上头版头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