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透了这些之后,甜甜来约山猪去玩儿时总要带上小兔,一起逛逛街、喝喝茶、聊聊天,不亲密也不疏远,看起来只是普通朋友。
虽然甜甜说了从此只是朋友,还总让山猪带着小兔当电灯泡,以免别人猜疑,可小兔知道她没放下山猪。
这时的小兔也不像两年前啥也不懂了,她不喜欢那种暧昧气氛。一起玩了几次后,他们再来邀请,小兔借口三伯家的事多,不出去。
又过完年,开学后小兔回了地瓜市。很快就到四月,小兔十五岁了。
十五岁这年的暑假,小兔初中毕业了,她没有考高中,准备读中专。
有一所农技中专的实习指导老师与她一位表兄是朋友,说那所中专有直升大学的名额,只要表现优异,不经过高考也能选送上大学。
而且,全日制读书只有两年时间,第三年开始实习,半工半读。
这学校有熟人、学费不高、还可以早些工作,可以减轻小兔家经济负担,并且只要足够优秀,还有升学机会,小兔报考了这所学校。
小兔顺利被录取,趁着暑假到蓉城帮一家小饭馆打杂,挣点生活费。这饭馆老板是三伯朋友,当然也不用签劳动合同什么的,算不上用童工。
她不怕辛苦,只想少朝亲戚们伸手,自己能凑一点是一点。
那家小饭馆早上卖包子、馒头、油条、八宝粥之类,中午卖各类烧菜和凉拌菜,下午三点就关门收拾。
每天早上三点要去准备清早卖的食物,下午回去后,小兔得补补觉,睡到晚上七点再起床吃晚饭。
晚饭后,是最悠闲的时光。蓉城的夏天少有酷热时候,到了晚上更有凉风习习。
十五岁的小兔、二十五岁的山猪会在晚饭后相约去天台闲聊。一起坐在老旧大院儿的楼顶上,四周的高楼大厦越来越多,曾经气派的大院儿像是被围在井中。
小兔指着那些新修的房子,≈ot;我们像是两只蹲在井里的青蛙,只看得见头顶这片天。≈ot;
“坐井观天”的调侃是小兔说自己,山猪所经历的事有很多是小兔所不知道,但能猜到的,他怎么都不算井底蛙。不过,他以前总是天塌下来都不怕地爽朗笑着,如今很少笑了,小兔就连他一起说,逗逗他。
山猪果然笑了,≈ot;嗯,你是小青蛙,我是只大癞蛤蟆。小青蛙总有一天会蹦出深井变飞龙,大癞蛤蟆只想蹲在井里发呆。≈ot;
觉出他话里的颓废感,小兔就说以前小时候的事,又说自己一直向往远方。
山猪告诉她,≈ot;外面的世界也并不精彩,不但不精彩,还很危险。≈ot;
天台上很杂乱,那些横七竖八的电视天线扯得像一个个蜘蛛网。
山猪指指那些杂物说,≈ot;如果眼下的生活像这天台,远方的梦像电视剧,当你到达远方的时候,才知道那里不过是另一个杂乱天台,没有电视剧。≈ot;
这似深奥,又似疯傻的话,小兔听不懂,但是记住了。
那一个多月里,山猪和小兔聊了很多,比以往十年所说的话加起来总和还要多。
当一个人向你敞开心扉诉说,那是对你真信任了,是真拿你当朋友。朋友,是美好的关系,但小兔和山猪是处在悬崖边的朋友,再往前一步是万丈深渊,会万劫不复。
多年后,小兔真想让时光就凝固那个阶段,能亲近但不亲密的那个阶段。
当时年少,后来才觉得不该多管闲事,尤其不该管别人情感上的事。那种事听着就行,关心过多就把自己陷进去了。
山猪却不那么认为,他觉得该来的始终会来,该走的迟早会走。如他总是想改变99年和00年的事一样,改不了的,那两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很多事不接受也得接受。
那两年里,不仅山猪结婚了,母亲病逝了,有孩子了,还有大伯退休了。
山大伯在知道晋西的事情后不久即已退休,后来的后来,山猪说若不是大伯退休了,那黑矿的事不会拖到过了两年多才解决。
而也是山大伯退休后,山猪才明白很多事解决好了,并不是自己有多能耐,而是山大伯帮他解决好了后患。要不然,很多事就不是当英雄,而是闯大祸。
也是在那两年里,他真正看到很多以前所无法想像的事。
十三岁跑出去时,在小工厂打工的时候,老板很刻薄,但并不拖欠工资,山猪对于老板向工人吐口水也看不下去。
可他在黑矿里的时候,看着那些打手打得逃跑的苦力皮开肉绽却无能为力。以前觉得自己很强大,可以锄强扶弱,那时才知道自己很无能。
那些干着活儿的苦力都神情呆滞跟木头人一样,然而那些矿里的人本来并不痴呆,再说哪找那么多智障者来集中?
那些人本来很正常,可反抗不了,又跑不了,只有麻木活下去。
还有,山幺婶的死对他打击太大了,他在家的时候少,还总是惹祸,母亲偏爱弟弟一些,他们母子关系很僵。
但山猪从没想过让母子关系缓和,他觉得可以往后慢慢来,因为爷爷奶奶快九十了还活得好好的,他从没想过母亲会早逝。
山幺爸是山奶奶四十三岁那年才生的幺儿,山奶奶身体这么好,他怎么想像得出母亲会还没满四十三就去世?
说起来,小兔跟山猪一家人也算熟了,但并没见过他母亲。后来的后来,连照片也没见到。
山爷爷的儿女们,小兔都见过,连带儿媳和女婿也多半见过。除了山幺婶,还有没见到过的是大女婿,可大女婿是常年在外省军队里回家的时候少,山幺婶则完全因为不愿意见公公婆婆才不到蓉城。
据说山幺爸当年本有当兵离开红苕市的机会,只要当了兵,在部队不出大事,以山家当年的人脉关系,至少不用留在农村了。
传言山幺婶的舅舅是当年乡上管征兵的人,故意卡了山幺爸的条件,让他没当成兵。
“卡条件”这事本来无法确定,山父山母结婚几年后,有两个儿子了,山幺婶承认了这件事。
这么做的原因,是当年还刚提起谈对象时,玩笑似的问山幺爸,离开红苕市后还想不想回来。
山幺爸回答说,还回来干什么呢,离开这破地方就不会再回来。山幺婶怕他抛弃自己,央求舅舅别给他离开红苕市的机会。
离开这破地方就不会再回来,山幺爸说这话时想的是,我在外面安家了,肯定得把心爱的人接到身边,不用再回来。
而山幺婶以为的是,你不肯再回来,一定是想着娶城里姑娘,要狠心抛弃我。
因了这事,山爷爷和山奶奶对幺儿媳不满;因了这不满,常在爷爷奶奶身边的山猪,与母亲关系非常不好。
可当母亲一天天衰弱,到最后饭吃不下、汤喝不下、连输液都没法再扎针的时候,山猪真想能有让时光倒流的能力,返回童年去多陪陪母亲。
并且,他要很乖巧懂事,再也不惹母亲生气。
所以当母亲提出希望看着他成家,他没犹豫就答应了,没有多想成家之后会面临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