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行走在都市的小道士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三章 瓦屋山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程知节继续缓缓诉说,我闭上眼睛,他们所遇到的一切事情开始从我眼前浮现出来。

    ……

    徐长卿带着程知节一行人,浩浩荡荡去了瓦屋山。

    瓦屋山从远处看去,就像是一个巨大瓦屋,瓦屋山也是因此而得名。但其实瓦屋山地形属于高山平台,立壁千仞。

    而且瓦屋山乃是能与峨眉山相媲美的历史文化名山,道家发祥地之一,再加上其风景奇特,宛如仙境,自然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徐长卿和程知节走在前头,身后跟了四个肌肉如虬的壮汉,穿着黑色系紧身背心,每个都猛的像是古罗马大力士。

    这几人就是程知节从组织里带来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是组织里专门训练出来的弟,虽然不会法术,但极其忠心。

    所以很自然的徐长卿两人轻装上阵,而这次带的所有装备和干粮都由身后的四人背着。

    几人买了门票,走上栈道,一路之上几人都没说话,气氛异常沉默,再加上身后四个壮汉无形中就会给人压力。

    以致于路上原本还在拍照留念的游客,见了他们这一行人都跟见了鬼似得远远躲开。

    走到半山腰的时候,程知节额头上已经冒出了一层细汗,他向身后几人示意停下休息片刻,又对徐长卿道:“徐长卿,既然都到了瓦屋山,现在可以告诉我咱们到底要去什么地方了吧。”

    徐长卿点点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道:“瓦屋山的迷魂凼。传说那里葬有青衣神之墓,我怀疑师父去了那里。”

    “青衣神?”程知节皱着眉头道:“那是什么?徐长卿我警告你,你要是唬我,可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徐长卿笑着摇摇头,对程知节的威胁毫不在意,解释道:“周失其政,蜀始称王。当年周幽王为了博取美人一笑,烽火戏诸侯。诸侯被捉弄后,愤愤不平。

    而当时的蜀侯蚕丛,身着青衣,教民种桑养蚕,使川蜀之地经济勃兴,这才脱离东周,从而创建了蜀国。

    他死后蜀人感其德,奉蚕丛为青衣神,将其出生地命名为青神县,其主要活动区域亦以青衣命名即青衣江。而且传说蚕丛死后就葬在瓦屋山与他的家乡青神县遥遥相望。

    之后古羌人修建了规模巨大的庙堂川主、圣德、薄山、遗福、万安等,祀青衣神,成为有名的青羌之祀。”

    “开蜀之人,羌人的神??”程知节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点燃,美美的抽上一口,道:“可按你这说法,青衣神不过就是养蚕的,他和长生有什么关系?”

    徐长卿又道:“你也知道,古人寿命都不长久,而这位蚕丛据记载活了五百多岁,你说有没有关系?”

    “五百多岁!”程知节惊讶的连烟都没能拿住,着急道:“那还等什么啊,咱们立刻就去。”

    谁料徐长卿却摇摇头道:“我以前来过一次瓦屋山,仔细看过此地的地形,这里有山有水,相运而生。且灵气充沛,隐有龙气,毫无疑问是一条龙脉。

    众所周知,当年周朝的龙脉在岐山,那是一条强龙脉,所以周能灭商。

    而此地是蜀人的发源地,同样也是一条龙脉,不过是条隐龙,所以最后才没能独霸天下,只能偏居一偶。

    按风水所说,墓穴应该葬在龙眼处。可是这条龙脉的龙眼,好巧不巧就在迷魂凼。

    只是可惜,瓦屋山有明确规定,不许任何游人靠近迷魂凼,所以那里常年都有人把守,白天根本进不去,只能晚上再想办法了。”

    听到这里,程知节不耐烦道:“迷魂凼又怎么了!难道他们知道了青衣神墓的所在方位?”

    “应该还没有,之所以禁止游客入内,大概只是因为它的凶名吧。”徐长卿扭头望向山顶,道:“迷魂凼用现在的说法,它的纬度大约在北纬9。′—9。4′之间,与世界有名的百慕大三角和埃及金字塔几乎处于同一纬度,所以被称为陆地上的“百慕大三角”。

    此地地质异常,地形复杂,常出现罗盘失灵,钟表停摆现象。且常年毒瘴缭绕,入内险象环生,人眼昏花,如入迷宫。

    听说是以前未封禁的时候,那里失踪过不少人,为了防止意外再次发生,所以才封禁了起来。

    反正白天的时候游人太多,咱们也不方便做事,还是等到晚上吧,咱们再想办法进去。”

    程知节低声咒骂道:“那你他娘的现在就带我们来!”

    徐长卿微笑道:“你就当我是来朝圣吧。要知道瓦屋山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同样是我道教创教,发源之地。春秋末,老君西行到位于瓦屋山的青羌之祀访道隐居。

    汉末张道陵到山下的易俗传道创教留下《张道陵碑》,创五斗米教。《华阳国志》有云,汉末,沛国张陵,学道于蜀鹤鸣山,制造书道-------限出五斗米,故世谓五斗米教。

    元末明初,我武当山祖师爷张三丰也曾到瓦屋山修行创“屋山派“,在此结茅而居,修行传道。只不过后来瓦屋山被明王朝诬为“妖山“予以封禁,这才没落了下来。

    如今既然到了瓦屋山,你我二人自然理应去给祖师爷烧柱香。更何况,咱们道教这些赫赫有名的仙人都曾探访过这青羊之肆,之后才化虹飞升,位列仙班。我总觉得这之间肯定有什么联系。”

    程知节是聪明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徐长卿的意思,惊讶道:“你是说老君,张道陵和祖师爷张三丰这三位爷都是为了成仙才来访瓦屋山?”

    徐长卿点点头道:“这只是我的猜测,从周秦到明清都有许多名人登临瓦屋山,如邓通、辟支、张道陵、诸葛亮、葛洪、岑参、苏轼、陆游、杨升庵、何绍基等人都曾与瓦屋山结缘,其中不乏我道家赫赫有名的前辈,我可不信这些人来瓦屋山就是为了看山上的风景。

    所以我才猜测,羌人的祖先青衣神,恐怕掌握有某种成仙之道,或者长生之法,才引得古往今来这么多名人,前往这里。”

    一行人又休息片刻,便抬步上了山顶,祭拜完老君之后,徐长卿领着程知节走到悬崖边上,一只手扶着围栏,一只手向山下指去。

    程知节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瓦屋山原始森林腹部地带,一片箭林耸立,黑雾环绕,让人看不清具体模样。

    徐长卿凝重道:“那就是迷魂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