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说过从来没摸过飞机的人被任命为空军司令吗?你听说过这样的“外行司令”两年后居然还能去指挥空战,去和世界第一空军强国较量,还打得很好吗?这是历史的真实还是“天方夜谭”?
曾经的志愿军空军飞行员给我讲了这么一个“天方夜谭”式的故事。
志愿军空军入朝参战,在地面指挥空战的,前期是东北军区空军司令员刘震(后授上将军衔),后期是华东军区空军司令员聂凤智(后授中将军衔)。两人都是老红军,一个15岁参加红军,一个14岁参加红军;都是农村出身,原来都没什么文化,在红军里当鬼兵,在战斗中成长,在战斗中学文化、学军事、学政治、学科学知识。和我讲故事的那些飞行员们,有的过去是四野的,有的过去是三野的,对刘震、聂凤智都很熟悉。
调空军前,刘震担任四野的兵团副司令员兼军长,以喜欢摆弄新式武器、善于迅速运用缴获的新式武器投入战斗而闻名。他率领的9军以善打硬仗著称,是群星璀璨的四野各军中战果最大的军之一。
聂凤智是三野主力军7军的军长,电影《战上海》中的前线高级指挥员就是以他为模特儿刻画的。日本投降后,中央从全国各地调部队和抽调领导干部去东北,其中也有聂凤智。可是许世友对聂凤智说:“情况变了,中央让你留下。”聂凤智很想去东北,因为他听说东北有大仗打;但中央忽然改变了主意,军人嘛,只好服从命令。后来他才知道,是他的顶头上司许世友搞的“名堂”。许世友向中央打报告,说聂凤智患开放性肺结核,不能去东北。这才把他的爱将给留了下来。可见他是一员人见人爱的战将。
这两位陆军将领调来空军不久,居然能指挥空战,还能打得挺好,就连苏联派到中朝空军联合司令部的空军顾问也感到非常惊讶,连声说:“中国共产党人真是一些神奇的人!”
究其原因,一是两位将军善于学习,接受新事物快。他们两年来一直在虚心地向自己身边的苏联空军顾问和中国自己早期培养的航空人员学习,“恶补”航空知识。二是他们有着丰富的陆战指挥经验,陆战与空战虽然性质截然不同,却也有相通之处;只要不拘一格,不生搬硬套,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也能够迅速地、出色地进行角色的转换。
曾经有人问聂凤智:“你在指挥朝鲜的空战中,最深切的感受是什么?”他的回答就一个字:“累!”有一件事可以证明此言不虚:那天,聂凤智指挥一场大空战。双方数百架飞机在不同的空域、不同的高度进行着激烈的搏杀,耳机里传来的是急吼吼的请示、怒冲冲的喊叫,甚至还有愤怒的骂声,耳机里乱糟糟的。空战的形势瞬息万变,地面指挥员必须从纷纭复杂的声音中听出空中战况的变化,分析空中战场的形势,及时下达正确的命令。这时往往会因一着之差造成严重损失,形成输局;所以在空战中,地面指挥员肩上的担子十分沉重,精神会高度紧张。
这场大空战结束后,聂凤智从座位上站起来……奇怪,怎么站也站不起来……那时聂凤智还不到40岁,正当年富力强,但由于沉重的精神压力,高度的精力集中,强烈的神经刺激,使他身心俱疲,以至于指挥过一场大空战后,就像是大病了一场!可见当年朝鲜战场上空的战斗是何等的紧张、激烈!
他也有“走麦城”的时候。一次,雷达站在雷达荧屏上发现一个黑点,当即电话报告指挥所。接电话的参谋认为,可能是敌机群骚扰。他看见聂司令员正在酣睡,考虑到司令员连日指挥空战,太疲劳了,不忍心叫醒他,便交待雷达站的同志:“严密监视,有情况及时报告。”随后,雷达站又报告:“是敌人的大机群!”参谋大惊,连忙唤醒司令员。可是为时已晚,来不及调兵遣将了,被美国的大机群搞成了一次偷袭,把中朝边界的一座大型水电站给炸毁了。
彭德怀为此大发脾气,将聂凤智降了一级,由志愿军空军司令员降为副司令员,但仍然代行司令员的指挥职权。
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退休后,聂凤智继任司令员。许世友这个人,忠诚,直爽,但脾气不好,在任时得罪了一些人,有些心眼儿的人就在生活上刁难他。为此,新任司令员聂凤智发了脾气。他一直非常尊重老领导许世友,这是一个讲义气的硬汉子!
说到彭德怀,有的飞行员和彭总也有过近距离接触。他们说:彭总这个人,对领导干部非常严厉,对下面的干部、战士却很随和。一次,彭德怀去视察他们部队,部队领导就把全体飞行人员集合起来听彭总训话。彭总看到飞行员们穿着闪光的皮飞行服,一个个身强体壮、高大魁梧,很是高兴。他是湖南人,就首先提议:“湖南人举手。”举手者寥寥无几。他一个一个省、市、自治区问下去,都只是寥寥无几,甚至空白。当他说到“山东人举手”时,手臂像森林般地举起一大片。彭总笑了:“嗬嗬,山东大汉,山东人身体好啊!”
把山东籍的飞行员们乐坏了!事后不免自夸:“俺山东人,棒!”其实,这也与这支空军部队组成的时机与所在地区有关。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山东人参军的多。据说在渡江前有过一个统计,居然全军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山东人,不知这个传说可靠不可靠?但山东人参军的多那是可以肯定的。基数大,自然选上的飞行员也就多,这也说明山东对解放全中国的贡献大。五十年代第一次授军衔时,湖北的红安、江西的兴国、安徽的金寨等出的将军最多,被人们誉为“将军县”。
八十年代第二次授军衔时,老红军大都退了,抗日时期参军的就成了构成将军的主体,将军中的山东人就显得突出地多。山东有个荣城县(现为县级市)成了新的“将军县”,据前几年的一次统计,荣城出了副军级以上高级军官14八人,你说厉害不厉害?
当然,山东的物产、水土、气候宜人,使人身体好,所以出的飞行员多,这可能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