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越刁后很嚣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章 大婚前奏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屋外寒风凛冽,雪花飞舞。

    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时节。

    太上皇崇德帝舒服的靠在软枕上,身上只盖了条薄毯。

    贴身太监悄悄过i,要给他加条厚些的被子。

    他吐了一个字:“热!”

    太监又悄悄退下。

    太上皇没有发烧,屋内确实温暖如春。

    还无一丝碳火味儿。

    他是金字塔的最顶端,自然享受最好的,冻到谁也不会冻到他。

    不过今年民间也是路无冻死骨。

    往年的数九寒天就算在京城,也会时不时有冻饿而死的乞丐或赤贫。

    今年却是没见一个。

    原是乞丐或赤贫之人都被强制或招募到国有砖厂去了。

    虽说是国有,却是用国丈家和皇商苏家的捐资筹建的。

    国库木钱。

    不仅如此,整个烧制技术及技术人员都由国丈家和苏家提供。

    做普通力气活的人由朝廷征招。

    程尚书深知砖厂的用处,又亲身体验了煤的妙用。

    一下化身酷吏,不顾反对强行把全京城的乞丐聚拢在一起。

    从中选出有劳动力的去砖厂上工。

    管吃管住不再沿街乞讨。

    完全丧失劳动力的,送去首个济众堂,相当于现代的收养所。

    济众堂是新帝创建的。

    他临行前带着群臣参观这里,了解煤的妙用。

    砖早就有,因烧制成本高,主要指燃料,所以近乎贵族专用。

    在这个收留乞丐孤残的济众堂,建筑却一色用的青砖。

    新帝这么败家烧钱,难道是为买好名声么?

    不。

    他带大家参观了放煤的露天场,还有已经建好的砖窑。

    大家第一次见识了堆成小山一样黑乎乎的煤。

    以及把它们点燃后,熊熊的烈火。

    这些煤是从蜀地运i的,据说露天矿上随处可见,取之可用。

    不过运输费功夫了些。

    所以新帝打算以后主要运砖,运煤以后主要用取暖。

    而且煤以后要从更近的五原郡运,就是国舅王泽桐要去开发的地区。

    至于取暖,新帝又带大家参观了济众堂的厨房和火墙。

    正值秋末,在没有一块碳火的屋子里,群臣i了一把桑拿。

    想想以后的数九寒天,一家人围坐在暖烘烘的屋子里喝茶闲话。

    外屋的火炉上烧开的水咕噜噜冒着泡。

    炉膛里烧着廉价燃料煤。

    炉膛下的热灰里还放着土豆或红薯。

    香气扑鼻,丝丝缕缕飘入内室……

    吸溜!吸溜!

    当时被全宁绘声绘色的讲解弄得不少人都吸溜口水了。

    全宁是有亲身体会滴。

    当然充满感情。

    被新帝从主子那儿借调i,他一定不能给主子丢脸滴。

    虽然他的讲解到最后成了烤白薯、烤土豆,被有些人认为有失大雅,可没有一个人不对日后的美好前景心驰神往。

    对酷吏程尚书强征乞丐,忽悠赤贫去砖厂的行径,也没有太多的弹劾声讨。

    起初坚决不用煤的太上皇,在去了郑太后和其他宫变残存的太妃那里后,被全宁描述的那个场景刺激到了。

    虽然太后和太妃们不好意思烤白薯啥的。

    可是人家姐几个穿得依旧窈窕,个个老脸,呃,小脸红扑扑。

    热火朝天的玩麻将。

    对了,京城兴起一种新的游戏,就叫麻将。

    是皇商苏家最先在他家酒楼推广的。

    他家的酒楼太过火爆,天天有人排队等候。

    苏家体贴长时间等候的人,在等候区不仅免费提供一些茶点,还提供一些小游戏。

    后i索性在酒楼旁专开一个场所,供人娱乐。

    其中就有这个新玩意麻将。

    就便兜售的麻将材质有象牙的,骨质的,竹制的适合不同阶层。

    买麻将送玩法。

    先是在贵妇圈悄悄蔓延,后i有钱有闲的人家,都开始风行。

    毕竟不是人人都玩得了那些风雅的游戏,这个很大众。

    新帝后宫了了几个没名没分的女人,无聊打发时间时玩上了这个,一发不可收拾。

    太上皇的后宫剩的人也不多,那也是个个寂寞空虚冷。

    有了这个游戏后,精神支柱i了,什么争宠比美一边去。

    姐妹们!三缺一了!

    连难得一见的太上皇i了,大家都心不在焉。

    崇德帝大受打击。

    忽然也有点寂寞空虚冷。

    一气之下也安了火墙什么的。

    朕不喜得和她们玩那些赌博丧志的玩意!

    过个舒服温暖的冬天还是可以的。

    却不知太舒服也会让人丧志。

    自从元昌被找到,太上皇派出去的几路人马都说元昌不仅安然无恙,还被新帝带在身边,悉心指导。

    甚至还教他为君之道。

    崇德帝懒懒的掀了掀眼皮,但愿老六这回是真的。

    朕怎么又困了?

    算了,儿孙自有儿孙福,朕先睡会儿吧!

    京城稳定,太上皇没折腾,南疆新帝和太孙叔侄和睦。

    后方供给源源不断,南疆官兵衣食充足,兵强马壮,士气高昂。

    不满一年,陈国彻底被赶出大赵,而且是惨败。

    要不是新帝急着回家娶媳妇,非要乘胜追击,反杀一把。

    赵承瑾虽然以各种借口跑江南私会过佳人,那效果不亚于饮鸩止渴。

    老房子着火,他必须马上娶媳妇。

    凯旋而归的新帝,连封赏有功之臣都i不及,急吼吼的操持大婚。

    群臣莞尔,咱们都理解。

    新帝登基这一年i,大家看到了大赵的日新月异,预知未i的蒸蒸日上。

    追随这样的明主,大家心甘情愿,干劲十足。

    不就是皇上要娶媳妇么?

    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全力支持!

    啥?

    皇上把承恩侯府建到了皇宫不远处。

    不可以么?

    又怎么了?

    承恩侯府比一般的侯府大三倍?

    很稀奇么?

    国丈家有个大将军的次子和有双爵位的幼子都坚持不要御赐府邸。

    再加上五原郡那个封疆大吏的大国舅。

    人家一家省了朝廷四个府邸,大三倍还嫌小呢。

    什么?皇上要亲自迎亲?

    这个史无前例啊!

    这个不太好了了吧?

    就算皇后家为您为大赵立下汗马功劳,您也不该这么屈尊降贵吧?

    小心外戚干政、功高盖主啊!

    没见那么守礼重规的国丈王景秋对帝王亲迎之事,竟然罕见的保持沉默。

    这不就是有点恃宠而骄的前奏么?

    王景秋夫妻和三个儿子还真没什么恃宠而骄。

    原以为宝贝女儿(妹妹)出嫁的最后一个环节亲迎,注定会成为遗憾。

    现在不过是按常规圆满了而已。

    新帝对反对声始终置若罔闻,听烦了,就i了一句:“没有皇帝亲迎,朕就自降为王爷,这个总是有前例的。”

    啥?群臣齐倒。

    陛下!不带这么玩的!

    新帝看了眼元昌。

    元昌一哆嗦,脱口而出:“皇叔,你甭想让我当替罪羊!”

    群臣不解。

    就听新帝:“只不过一个月而已,要是你喜欢一直坐,就让给你好了。”

    “没门!”

    “不可!”

    前面的是元昌,后面的是群臣。

    大家终于明白新帝这是要干嘛。

    鬼见愁就算当了皇帝,还是鬼见愁。

    您能不能按理出把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