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逍遥初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72章 帝王之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世民笔走龙蛇,喷得正开心,头也没抬,答道“要几个人罢了,朕还能不答应他么”

    “陛下。想-免-费-看-完-整-版请百度搜-”长孙无忌便要张口,但不知想到了什么,又犹豫了,踟蹰了一会儿,低头继续看奏折,并没有再发表什么意见。

    李世民写完了信,递给高公公让他趁着宫门落锁之前送出去,再看向长孙无忌时,眼神中透露着满意的神色。

    这是他想要看到的情景,也是他一直压着长孙无忌的缘由。

    李世民是帝王,帝王之术的要义,乃是控制与平衡。所谓控制,是为君者控制臣子,而不是臣子控制君王。但当臣子的权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他势必会冒犯到皇权。恃宠而骄,持功自傲都是这样。无论是怎样的出发点,自私或者是忠心,臣以某种条件要挟君王,在君王看来,都是不能接受的。

    所谓乾纲独断的意思,是天下唯我独尊。为臣者,当守本分。

    长孙无忌的私心与忠心,李世民心中有数。他针对李牧,李世民不生气,但他不能接受长孙无忌仗着自己的身份与功劳,强迫他做选择。以前长孙无忌没有这个分寸,让他非常恼火,现在他已经明白了。

    “辅机,你也歇了够久了,吏部的事务堆积如山,不可再懈怠了。”

    长孙无忌正提笔写字,听到这话,手腕抖了一下,墨汁滴落在纸张上,飞溅了一小块儿。长孙无忌把笔搁下,起身施礼,道“陛下,臣还需养病,吏部的事情,还请陛下另选贤才吧。臣愿像现在这样继续为陛下分忧,不敢有丝毫懈怠,只是朝堂上的事情,臣实在是不想牵扯了”

    停顿了一下,长孙无忌又道“皇后也是这个意思,前几日,她还差人送了家书。”

    李世民走过来,把长孙无忌搀扶起来,道;“辅机啊,你我之间,何必说这种置气的话。朝堂之上,朕真正信赖之人能有几个吏部为六部之首,掌百官升迁调度,朕又怎能放心交给他人你与朕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你当知晓,在朕心里,你便如同朕的兄弟一般。有什么委屈,是不能过去的”

    长孙无忌听到兄弟二字,饶是他心中明白,最是无情帝王家,做皇帝的兄弟,未必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听到这话,心中还是无限感动,但是想到自己亲妹妹的态度,又涌起无限的酸涩,再次躬身道“陛下,皇后那边”

    “朕去说,你不必理会。”李世民大手一挥,一副大包大揽的样子。他拉着长孙无忌坐下,道“李牧,朕不能不用。这小子是个混不吝,留在朝堂里,也是个祸害,所以朕把他丢到洛阳去了。往后长安这边就清静了,以前什么样,以后还是什么样,咱们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长孙无忌听懂李世民的意思了,他是想说,朝廷这边一切照旧,李牧那边让他自成一派。但这自成一派,绝不是让他自生自灭,那句不能不用,已经说的很明白了。

    长孙无忌试探问道“陛下,那以后李牧那边的官员任免,吏部还要留档么”

    “用不着,李牧那边的事情,朕都亲自处理。省得他搅闹你们,不得安宁。”

    长孙无忌躬身“臣明白了。”

    长孙无忌心中一叹,事情还是像他不想看到的局面发展了。李世民把李牧扔到洛阳,说得好听,怕他搅闹朝堂。但换个角度想,这不是纵容又是什么吏部是大唐的吏部,管着整个国家的官吏升迁调度,却管不到李牧那边,这不就等于承认,李牧已经独立于朝廷之外,他的洛阳城,已成了国中之国么

    长孙无忌真是想不明白,李牧何德何能,可以得到李世民如此恩宠。

    “转过年,朕打算到洛阳住几个月。”李世民拿起一个奏折看,随口说道。长孙无忌听到这话却是大惊,他想到一个极可怕的可能性,莫不是陛下把李牧派到洛阳去,是想为迁都做准备的他们俩密谋的事情,是迁都

    (ex){}&/  之所以历朝历代都施行两京制,目的只有一个,为了方便控制庞大的国土。古时交通不便,所以才有天高皇帝远的话。而设置陪都,则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陪都能补充首都的缺失,起到呼应、补充、配合等辅助性作用。洛阳的地理和战略位置都十分重要,历朝历代,都是陪都的不二之选。

    李世民不想迁都的情况下,设两京制,确实是最好的办法了。而太子监国,更是透露出一个信号,那就是传得沸沸扬扬的易储之事是谣言,至少在此时此刻,李世民是没有动易储之念的。

    长孙无忌忽然面色一变,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大错。之前他与李泰相见,旁敲侧击地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也不知这些话传没传到李世民的耳朵里。

    长孙无忌心中惴惴,又不敢开口问,刚放下的心又提了起来。

    快到了要安寝的时候,李世民与长孙无忌分开。李世民要去长孙皇后处为长孙无忌说情,所以今晚他要歇在立政殿。李世民不在,长孙无忌当然不能睡在太极宫,但他也不用担心,自有偏殿给他住。长孙无忌经常留宿宫中,早就有安排,有小太监伺候着。

    李世民往立政殿走,高公公跟在他身后。李世民忽然开口,道“高干,今日辅机的样子,你瞧见了么”

    李世民经常会没头没脑地问几句话,高公公已经习惯了。他也明白,李世民不是为了问他的意见,只是想要有个人给他接话,他该怎么决定,并不会因接话这个人说什么而有改变。

    高公公熟知李世民的脾气,也懂怎么接这话,道“老奴瞧见了,却不知陛下说的是哪种样子”

    “你说辅机到底明白朕的意思没有”

    高公公知道李世民的话没说完,所以这句话他没接。

    “帝王之术,讲究平衡。之前辅机一家独大,朝中无有与之比肩者。直到李牧出现,立下越来越大的功劳。这种平衡才维系起来,朕需要李牧平衡辅机,也需要辅机来制衡李牧。就像朕需要勋贵平衡门阀,也需要门阀平衡勋贵。贵族和寒门也是如此,天下若是失去了平衡,便会生事。”停顿了一下,李世民问道“高干,你觉得朕说得对吗”

    “陛下英明,老奴听不太懂,但老奴觉着,陛下说得有理。”

    李世民哈哈大笑“朕与你说这些作甚,李世民经常会没头没脑地问几句话,高公公已经习惯了。他也明白,李世民不是为了问他的意见,只是想要有个人给他接话,他该怎么决定,并不会因接话这个人说什么而有改变。

    高公公熟知李世民的脾气,也懂怎么接这话,道“老奴瞧见了,却不知陛下说的是哪种样子”

    “你说辅机到底明白朕的意思没有”

    高公公知道李世民的话没说完,所以这句话他没接。

    “帝王之术,讲究平衡。之前辅机一家独大,朝中无有与之比肩者。直到李牧出现,立下越来越大的功劳。这种平衡才维系起来,朕需要李牧平衡辅机,也需要辅机来制衡李牧。就像朕需要勋贵平衡门阀,也需要门阀平衡勋贵。贵族和寒门也是如此,天下若是失去了平衡,便会生事。”停顿了一下,李世民问道“高干,你觉得朕说得对吗”

    “陛下英明,老奴听不太懂,但老奴觉着,陛下说得有理。”

    李世民哈哈大笑“朕与你说这些作甚,“陛下英明,老奴听不太懂,但老奴觉着,陛下说得有理。”

    李世民哈哈大笑“朕与你说这些作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