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在区域上来说,以铁岭外的长白山脉、吉林那里的长白山脉为东面的分割线,以松辽分水岭为南面的界限,以大兴安岭为西边的界限,北面以小兴安岭为界限。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由嫩江、松花江冲积出一片富饶的平原。在后世这里是千里沃土。这里拥有着耕地560万公顷。土壤肥沃,其中黑土、黑钙土占60以上。这是名符其实的黑土地呀。
粮食作物盛产大豆、小麦、玉米、甜菜、亚麻、马铃薯等。草场则是以羊草、小叶樟、野豌豆、星星草等种草组成。畜牧业发达。还有大庆的油田。
庞泰率领着他麾下的五千将士就是在这样富饶的土地上行进着。
当然,现在的松嫩平原当然没有后世那么发达。此刻,庞泰眼前的是一片风沙地貌。
这是松嫩平原中的一种地貌。黄沙漫漫,早秋炙热的风吹起风沙。胡杨在风中摇曳。
“咳咳…”
庞泰骑在马上将嘴里的沙子吐出来,问着向导,“黎大叔,距离福余城还有多远?”
左路军先是从阿勒楚喀部的地区横跨松花江,继而在锡伯部居住的区域内行军。当然这是需要几名向导的。同行的还有两部首领的亲卫。
现在,虎尔哈三部接受明军的“雇佣”,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获得大量的财富,上上下下都非常满意这次选择。给明军借个道当然是可以的。
而庞泰这支明军也没有打大明的旗号,一切对外的沟通都是两部首领身边的人出面。
当然,这帮人肯定没有听过一个成语:假途灭虢。
这不奇怪。几十年后满洲女真兴起,人手一本三国演义当兵书。何况于现在?
黎大叔是本地的牧民,被喊来当做向导,这时通过翻译说道:“还有三天的路程就可以抵达福余城。”作为向导他当然不知道明军的军事目的。
庞泰点点头,对奴儿干都司第二团的千户库门道:“传令下去,保持行军速度。”
…
…
福余城。
(ex){}&/ 阿鲁灰自大老哈河会战失败后,整个人的精气神仿佛都被抽掉,时常酗酒,这时坐在正中的椅中,茫然的道:“怎么会?咱们这里距离明人还有八百里。”
奥奇尔无奈的叹口气,劝道:“大人,我已经打听清楚,张大帅身上还挂着征虏前将军的将军印呢。他只有拿到你的脑袋,才会向大明皇帝交还大印。所以,他必定回来剿灭我们福余卫残部。”
阿鲁灰道:“我再想想吧。”
一场商讨部落前途的会议再次没有结果。奥奇尔几人心情不一的走出府邸。他们这五名贵族,有的支持迁徙,有的不支持。
迁徙有迁徙的理由。不迁徙有不迁徙的理由。试问,他们福余卫这点人口能走到呼伦贝尔草原上吗?没准就死在半路。这里距离明军已经足够的远啊。
“唉…”奥奇尔走出城主府看着天空的白云仰头叹一口气。
然而,就在他正准备开口说话时,大地忽而如同地震一般震动起来。作为长期生活在草原上的民族,奥奇尔五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大批骑兵来袭。
一名贵族慌乱的道:“明人来了?为什么嫩江的哨所没有回报?”
“不可能的。方向部队。这是锡伯部那边的方向。”
五人快步到城头去看,只见天地间的地平线上一队队骑兵如同黑线一般的涌过来。
这个时候不用望远镜都知道这是那支部队。
真的是大明军队来了。而且还是精锐的新军营。那飘扬的红色苍龙旗非常好认。
奥奇尔手扶着城墙,想要支持住自己的身体,但一屁股坐到地上,嘴里呢喃道:“完了。我们完了。福余卫完了。”
…
…
弘治十六年七月初四,大明新军营千户官庞泰率部跋涉千里,出其不意的攻占福余城,阵斩其部首领阿鲁灰,俘获其部众,一战覆灭福余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