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绵的阴雨到晚上还未停歇。一堆堆的篝火在图们江边升起来。明军就地宿营。
在阴雨的天气中,民夫们在军中官吏的组织下忙碌起来。这样的天气尸体必须要尽快收敛,否则容易造成疫病。
在被打破的堡寨内,伙夫们在稍微干燥的地方都加起一口口大锅,烧着姜汤一桶桶的给披着蓑衣的民夫们提去。另外,还有人在给大军做晚餐。
这场仗从上午打到现在才结束啊!
至于俘虏们现在当然得饿着。炊事班这里人手不够。或许明天早上可以吃得上饭。
随着伙夫们送餐而来,在军法官的监督下,大明的将士们井然有序的排队,以连排为单位各自围坐在篝火边吃着晚餐。还有酒下发下来。这是驱寒用的。
军营之中到处都洋溢着胜利后的喜悦。连一些轻伤员都只是简单的止血后就跟着同袍们说笑,吹牛、扯淡。
话题自然是离不开傍晚时宁远军和阿勒楚喀部爆发的冲突。
南征北战、从鸭绿江边打到这白山黑水之间的老蒋盘膝坐在干燥的地面上,围着篝火,时而抿一口小酒,和同僚们谈论着这个话题,声音沙哑的道:“那狗日的鞑虏嚣张的很,完全没把宁远军的丁千户放在眼里。”
“那犊子长的跟一个铁塔似的。丁千户八成是打不过他的。”
“这又不是三国时要斗将。听说宁远军的丁千户很受大帅看重。在吉林镇军中论将时就说,咱们军中除开庞、李两位之外,往下就要数他。大帅的眼光那还用说。以丁千户的水平指挥宁远军三千精锐,要灭阿勒楚喀部九千人不是简单的很?”
“所以说那鞑虏脑袋不清醒。还以为这是街头茬架呢?”
“哈哈。”
李逍遥保持着从张昭身上学来的习惯,战后一定会巡视营地,并且要做好防守准备。防止出现变故。而他军中最大的变故就是虎尔哈三部。
亲卫和广宁军的指挥使丁之阳簇拥着李逍遥正好和老蒋他们这群人旁边走过。
(ex){}&/ 按照作战计划,虎尔哈部三万人如果全力投入战斗,明军根本就不会有这么大的伤亡的。
一行人走在小城堡的回廊里,正好遇到九团的赵军法官,他接过话茬,“他么的!今天这窝囊气受的。不弄死这帮狗日的。劳资这军法都没法执行。”
赵军法官一贯温文尔雅,这会也忍不住爆粗口。傍晚时的那场冲突令明军上下颇有怨言。就算是辉发部、叶赫部、董鄂部等女真辅兵们都很不痛快。
“千户,咱们干他娘的。反手把这虎尔哈三部给灭了。”
李逍遥本身是一个很活泼的性子,只是近来指挥压力太大没心情扯淡。这会则是战后伤亡让他难受的很。听亲卫这话,训斥道:“扯什么淡。这雨又没停。”
一肚子怨气的丁之阳和身边的亲卫都热切的看着李逍遥。他这个态度是真有把虎尔哈三部弄死的意图啊。
李逍遥摆摆手,没再说。
虎尔哈三部当然要弄死。但还没到时间啊。他急着平定窝集部,也有时间因素在里面。在夏季阴雨连绵的图们江,新军营的排枪战术很难施展。
他这里在等左路军的消息,等大帅的命令来。
…
…
七月初二,在夏季尾巴的时节里,李逍遥率部平定窝集部。消息往六七百里外的春城而去。
而此时左路军五千人正由庞泰带领着悄然的在锡伯部的地盘内行军。
他所部有新军营四团、白马营,辉发部库门所部两千五百人,全部都是骑兵。
他们横跨松花江,在松嫩平原之上,直扑福余卫旧地。
按照正常的路线,明军应该是沿着嫩江在平原上行军。这是有利于步卒攻击的路线。之前海西女真四部就是这么干的。谁会想到他们从锡伯部的地盘上包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