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犯罪形态之犯罪既遂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犯罪既遂(原则上指实害结果)

    产生危险是犯罪成立条件(危险犯),实害结果是犯罪既遂条件(实害犯)

    一丶危险犯与实害犯不是对立概念

    1如破坏交通工具罪中,单纯的破坏交通公具只是危险犯,当车辆倾覆才是实害犯(既遂)

    例外:颠覆国家政权罪,当危险大的时候就既遂既遂了。

    二丶间接目的犯:直接目的实现就既遂,间接目的是否实现不影响

    如:

    1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传播淫秽物品是直接目的,牟利是间接目的,传播就既遂

    绑架罪绑架到手就既遂

    。

    三丶实害结果应当整体看待,而不能孤立看待

    典型:警察包围圈

    便衣为抓偷等其偷到手

    (制造既遂,应评价为未遂)

    四丶预备行为偶然导致结果,不是既遂

    女子发现男子欲抢劫,于是丢下身上财物,男子拿到采取离去

    只定侵占罪

    五丶因果关系链不能断裂,否则不既遂

    介入因素三标准

    。。。。

    。。。

    。。。。

    。。。

    ?犯罪形态联系:

    犯罪形态是终局性形态,不是暂时性停顿

    (就同一犯罪而言,不可能存在两个犯罪形态)

    终局成立条件:1犯罪行为彻底结束

    主观上,犯意彻底消除

    ※关键在于看时间点

    例子:

    1甲砍乙10刀,乙重伤昏迷,甲认为乙必死无疑,扔刀离开,时候甲为寻找、藏匿刀回到现场,发现乙未死,可怜乙,将其送至医院,救活。

    甲扔刀离开时

    甲行为终局,认为乙死亡,扔刀离开,犯罪行为彻底结束,犯意彻底消失,最后乙未死,甲是故意杀人犯罪未遂。

    妻子欲杀夫,灌醉后,打开煤气,在院子里等待半时,回去后发生夫未死,心心生悔意,于是送往医院,医生告诉妻子丈夫并未中毒原来窗户被风吹开。

    妻子在院中等待,犯意未彻底消除,犯罪未终局,实施中止行为救丈夫(虽然丈夫实际未中毒,但此时妻子是认识错误,以为犯罪能而不继续,是中止)妻子成立故意杀人罪的中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