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帝国之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02章 一个名为敦刻尔克的幽灵(二)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普利莫尔西基镇西部的一座谷仓里,“波兰总督”重装甲旅下属装甲掷弹兵营的营长约阿希姆·派普少校将他的营部设在这里。

    明天,最晚后天,将是自己就任营长以来参加的第一次战斗,必须要让下属的连长们和旅里的同僚们知道,自己这个空降来的营长职务是真正的从前线浴血战斗换来的,不是因为在某位总督阁下身边当副官得来的。

    出于谨慎,派普少校曾经去前线考察过地形,依照他以往的作战经验,作为第一批投入战斗的部队,步兵和重装甲营的虎式坦克,将在炮兵、航空兵和工兵的支援下,花费至少一天一夜,甚至是两天两夜的时间才能够在敌人的阵地上打开一个宽度足够大的突破口。

    突破口打开后,重装甲旅的其余部队,包含四号坦克营,装甲掷弹兵营侦查连等所有部队,将从突破口一拥而入,虎式重装甲营也会回归建制。

    全旅迅速向俄军阵地纵深发动进攻,一口气打到刻赤海峡,不给俄军重新构筑防线的时间。

    从地图上看,从普利莫尔西基镇出发,抵达刻赤海峡不过五十多公里的距离,连战斗带行军,顺利的话,最多两天的时间就可以抵达目标。

    然而,一个突入起来的命令推翻了派普少校的判断。

    太阳刚刚爬上天空的正中央,刚刚吃过午饭,派普少校正准备找个地方闭目养神,通讯兵汉斯忽然跑到他面前。

    “少校,旅部打来电话,部队立刻开拔,按照原定计划行动。”

    派普少校的目光瞬间凝滞,这才半天的功夫,前线的突破口打开了?真是不可思议的速度。

    到底是敌人的战斗力太弱,还是前线部队的战斗力太强?

    肯定是前线友军的战斗力太强,那么坚固的防御阵地,才半天就达成突破,速度快的超出常理。

    来不及多想,命令立刻传达到全营,装甲掷弹兵营以及旅部的侦察连率先启程,四号坦克营以及从帝国元帅装甲师加强来的一个装甲掷弹兵营跟在后面,旅部和炮兵部队在最后,一条钢铁长龙浩浩荡荡地开上费奥多西亚通往刻赤城的公路。

    费奥多西亚位于普利莫尔西基西面,从那里为起点的公路穿过普利莫尔西基向东延伸到刻赤半岛最东端的刻赤城,是刻赤半岛上路况最好的一条道路。

    穿过俄军阵地时,侦察连最先通过,派普营紧跟在后面,重新完成集结的虎式重装甲营加入了行军队伍。

    通过俄军阵地时,编号为101的狼式步兵战车炮塔右侧,派普少校半个身体露在外面。

    略一打量他便察觉到战场的异常。

    大小不一的弹坑显示,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规模很大的战斗。

    然而没有尸体,没有伤员,没有俘虏,更没有血腥味,又显示这里没有发生过战斗。

    结论只有一个,这里没有敌人,前线部队之前凶猛的攻击打到了空气里。

    难怪友军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原来是没有遇到敌人。

    既然敌人不在这里,那么他们究竟跑到哪里去了?敌人新的防线在哪里?

    带着疑问,派普少校乘坐的狼式步兵战车刚刚开出不到五公里便停了下来。

    通过无线电,派普少校接通了前方侦察连连长的坐车。

    侦察连长给出的回复是,公路以及两侧的野地有地雷,部队需要工兵支援。

    派普少校让部下依次将装甲车停放在公路右侧,给后方的工兵让路。

    很快,有四辆skf251型装甲车从车队左侧开过,大约二十分钟后,车队重新启程。

    路过雷区的时候,派普少校看到公路右侧有一辆山猫轻型坦克停在那里。

    (ex){}&/  “应该是快到法国了,马其诺防线的法国人快完蛋了。”巴赫少校说道。

    想起突破阿登山口和马斯河后,古德里安的部队没有西进英吉利海峡,而是南下迂回包抄马其诺防线的法军,这种前进方向的改动,一是消灭了马其诺防线上数十万法军;二是将被马其诺防线阻隔的德国集团军群放进了法国;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与原来计划相比,重新形成的战线是将英国远征军向远离海岸的方向勾引,而不是推向海岸,为最后的歼灭战奠定了基础,让敦刻尔克大撤退没有上演。

    蜚声海内外“八个星期击败法国”的预言,更是让自己成为德国军界首屈一指的青年军事家,真是应了那句话,出名要趁早啊。

    陈道回忆了一番自己的成名之战,好一阵感叹。

    放下咖啡杯,陈道拿起刀叉正要继续进餐,就看到一名海军上尉走进餐厅,将一封电报交到他手上。

    “俄国人跑了,在刻赤半岛的东北角刻赤城附近重新构筑了防线。”

    陈道放下刀叉停止进餐,迅速返回地图室,在刻赤半岛的东北角找到刻赤城。

    俄国人在两个湖之间的位置构筑了新的防线,拿起直尺和圆规在地图上一阵作业后,陈道发现,俄国人防线的最南端,距离黑海竟然有十五公里之远。

    军舰不可能紧贴着海岸,至少要与海岸保持几公里距离,这样一来,至少要200毫米以上的舰炮才能够打到敌人阵地,而且还只是最南端。

    至于敌人阵地东面的刻赤海峡,最宽的地方只有不到二十公里,里面还有浅滩,军舰迂回的空间不大,如果遇到浅滩搁浅,或是撞上水雷,乐子就大了。

    自己也不知道塔曼半岛和刻赤半岛上的俄军是不是有岸防炮,口径有多大,对军舰威胁程度如何。

    为了保险起见,军舰绝对不能冒险进入海峡对岸上的敌军进行炮击。

    看到地图上紧贴着海岸的刻赤城,一个刚刚出现在他脑海的地名再次浮现。

    敦刻尔克!刻赤!

    都是靠海,都是隔着一个海峡与广阔的后方遥望·····

    难道,俄国人不是简单的退守,而是要逃走?

    嗯,有这种可能。

    该死,自己竟然低估了俄国人的智商,不,是高估了俄国人勇气。

    想到一个方面军的俄军要逃走,陈道瞬间焦躁起来。

    想来想去,陈道忽然想起斯大林。

    斯大林,人送外号钢铁侠,如果给他压力太大,部队有被歼灭的危险,他的部队是会全部逃走,即使攻击顺利,最多也只能抓住三五万打阻击的后卫部队,大部队还是会从海上逃走。

    如果给他的压力小一点,他一定会在刻赤半岛留一个桥头堡,为将来反攻克里米亚半岛做基地。

    自己似乎可以在他的这种心理上面做做文章。

    打定主意后,陈道对身边的巴赫少校说道:“拟电报,致海因里希上将,因为刻赤海峡海况复杂,联合舰队不能继续配合他对克里米亚方面军发动攻击。我建议,联合舰队前往塞瓦斯托波尔,去配合他占领要塞。还有,我建议,部队不要对盘踞在刻赤城附近的敌人发动任何攻击,将他们包围即可,至于原因,等占领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后,我见面与他细谈。”

    发完电报后,陈道再次发出命令。

    舰队转向,去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