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帝国之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3章 老陈装13事件(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出发前往印度之前,戈林提出,为了表彰陈道在空军的新式武器发展方向,以及空军野战师的成立上立下的汗马功劳,晋升陈道为德国空军大将,并强烈建议陈道以空军大将身份出任德国印度远征军司令。手机  最省流量了。

    希特勒接到戈林的建议没有表态,而是将戈林的建议转达给新任陆军总司令赖歇瑙元帅。

    赖歇瑙元帅立刻想到当初希特勒询问陈道,谁能出任新的陆军总司令,陈道毫不犹豫地推荐了自己。

    人要知道感恩,更要对上级领导的暗示心领神会。

    赖歇瑙元帅立刻下达命令,为了表彰罗森将军在攻克列宁格勒战役上的杰出贡献,晋升罗森将军为德国陆军大将,并授予他加橡叶的骑士铁十字勋章。

    希特勒欣然同意,并驳回戈林的请求,让陈道以德国陆军大将的身份出任印度远征军总司令。

    无独有偶,类似的事情也发生在美国。

    日本偷袭珍珠港时,艾森豪威尔不过是陆军准将军衔。

    美国对日宣战后,马歇尔紧急将艾森豪威尔调到华盛顿,担任陆军作战厅长,并晋升为少将。

    决定派遣部队前往印度作战后,为了处理印度联军之间复杂的政治与军事关系,颇具政治才干的艾森豪威尔被任命为远征军司令,并紧急晋升为四星上将。

    一年的时间,艾森豪威尔从准将晋升为四星上将,可以说是火箭般的晋升速度。

    十二月十二日,陈道与艾森豪威尔抵达加尔各答前夕,大英帝国印度总督韦维尔爵士也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时刻。

    在意大利远征军司令巴蒂斯塔上将的见证下,他被晋升为英国陆军元帅。

    陈道和艾森豪威尔走下火车,站到加尔各答火车站站台上时,惊讶的发现,昔日的韦维尔将军已经变成韦维尔元帅。

    当天,韦维尔以主人身份举办欢迎晚宴,招待陈道与艾森豪威尔一行人。

    晚宴上,陈道先是和老部下哈索·冯·曼陀菲尔频频举杯。

    决定要出发前往印度之后,陈道果断做出人事调整,晋升帝国元帅师原装甲团团长舒马赫上校为少将,并出任新师长。

    曼陀菲尔被晋升为德国空军上将,并出任德国远征军副总司令兼任参谋长。

    任命下达后,曼陀菲尔带着参谋部成员和工兵部队,先一步前往印度做战场调研,并寻觅合适的地点修建军营。

    曼陀菲尔之后,陈道又与在北非结识的老朋友,意大利远征军司令巴蒂斯塔上将热情举杯,怀念双方一同在北非与阿拉伯半岛地区殴打追杀韦维尔的光辉岁月。

    除了老部下,老战友,陈道在晚宴上还结识了新朋友,中国远征军司令史迪威将军与副总司令郑动国将军。

    晚宴过后,陈道在早已准备好的豪华套房休息一晚,翌日凌晨早早起来,参加在酒店会议室举办的第一次联合军事会议。

    韦维尔元帅毫无疑问做到会议桌的主位上,一番谦虚后,陈道坐到韦维尔元帅右手边第一个位置,以下是巴蒂斯塔曼陀菲尔等人。

    艾森豪威尔坐到韦维尔元帅左手边第一个位置,以下是史迪威与郑动国等人。

    韦维尔元帅见人员到齐,开口说道:“先生们,我们现在开始讨论联军下一步的作战计划,各位有什么建议没有,请畅所欲言。”

    陈道抬起头,直视坐在对面的艾森豪威尔,巴蒂斯塔上将早已和陈道勾通过,也看着艾森豪威尔不说话。

    艾森豪威尔和陈道目光碰撞一下,随后说道:“关于下一步的作战,我的计划是这样。”

    艾森豪威尔起身走到地图旁,指着地图说出他的作战方案,正是和陈道在火车上讨论过的方案。

    等艾森豪威尔说完,韦维尔元帅说道:“诸位对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建议有什么看法?”

    陈道第一个表态。

    “我同意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建议,目前来看,这是最适合当前战况的作战方案了。”

    巴蒂斯塔上将跟着表态。

    “我也同意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方案。”

    史迪威等人自然也不会反对这个作战方案,众人的目光回到了韦维尔身上。

    众人的注视下,韦维尔元帅仅剩的右眼眨了眨,先是酝酿了一阵情绪。

    “我认为这个方案有些不太妥当,首先,要从海上登陆仰光,要先夺取孟加拉湾的制海权。德国海军仅能提供两艘航空母舰,根本不是日本海军的对手,我们无法保证登陆部队的安全。”

    (ex){}&/  韦维尔元帅这个馊主意,肯定会引起上到蒋校长,下到中国远征军将士的集体反对。

    再说美国,1943年,太平洋战场将是盟军大反攻的一年。

    无论是从夏威夷出发,还是从澳大利亚出发,都是以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为主力,只有从印度出战的部队是以陆军为主。

    对美国来说,胜利就是胜利,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对美国各个军种的将军们来说,是由哪个军种主导下的胜利意义完全不同。

    尤其是在美国陆海军连战连败的情况下,哪个军种能够率先取得一次对日作战的重大胜利,将是一笔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巨大荣耀。

    艾森豪威尔说过,我们太需要一场胜利了。

    陈道知道,这下面还隐藏着一句潜台词。

    如果这次伟大的胜利是在美国陆军艾森豪威尔将军的指挥下获得的,就完美无缺了。

    韦维尔元帅得罪的第三个国家,自然是德国。

    德国与意大利一样,在印度战场是一个次要角色,可是因为有两个人的出现,德国也需要迫切地打通与中国的地面联系。

    第一个人自然是和中国有着特殊关系的陈道,另一个人是戈总。

    自从德国与日本翻脸以后,日本很快全面占领缅甸。

    中国与外界的联系,只能依靠驼峰航线。

    结果就是,德国与中国之间的“废旧钢铁生意”全面中断。

    随着苏德战场的节节胜利,德国在苏军手中缴获了海量的军火,保守估计可以武装五百万人。

    随着德国工业进行总动员,部队大规模升级换装,淘汰下来的武器堆满了仓库,光毛瑟9八k步枪就有上千万支,加上以前积压的捷克装备、法国装备、波兰装备和比利时装备等等,总计可以武装两千万人以上。

    海量的装备迫切地需要一个市场,陈道前往印度,除了个人感情,就是身负戈总的重托,打通与中国的贸易线路,以德国版租借法案,与美国版租借法案抢夺市场。

    除此之外,陈道作为阿勃维尔的老板,为属下开办了一个商务福利处,并在组织内部进行了集资,集资款的使用方向就是军火贸易。

    现在,韦维尔元帅提议,要将反攻时间推到明年十月,这是赤--裸--裸地断人财路的行为。

    这种不道德的行为,中国能忍,美国不能忍,美国能忍,德国不能忍。

    韦维尔这个老家伙,不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叫“断人财路等于杀人父母”吗?

    韦维尔这个老家伙,不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你断我财路,我断你生路”吗?

    陈道抬起头,打量众人的反应,果然看到艾森豪威尔和史迪威眉头紧皱,郑将军更是横眉怒视韦维尔。

    至于身边的巴蒂斯塔上将,那是没心没肺。

    陈道一瞬间拿定主意,既然韦维尔元帅自绝于人民,自己就推他一把,做一回好人。

    陈道说道:“我和艾森豪威尔将军刚到印度,对这里的地理环境和日军的作战风格都不熟悉,而且部队也没有到齐,这样吧,我们先休会。各自回去做战场调研,整训部队,囤积各种作战物资,圣诞节之后,新年之前,我们再开一次会议。”

    韦维尔元帅高兴地说道:“我同意,你们对这里的情况不了解,需要做调查。”

    艾森豪威尔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好吧,我们先回去训练部队,做战场调查。”

    散会后,艾森豪威尔等人拦住陈道。

    史迪威说道:“罗森将军,我们的武器运到没有?我们现在急需武器训练军队。”

    根据德国和美国的协定,为了降低后勤压力,德国海军陆战队到达美国后,将接受美国装备,然后投入战争。

    中国远征军本应由美国提供武器,但是因为同样的理由,改为由德国提供武器进行武装。

    具体是远征军下属的新22师和3八师,已经完成美式装备的训练。

    只有新到的新30师以及后续部队接受德国武器。

    经过这种交换后,德国与美国在这批武器上的债务相互抵消。

    陈道点头说道:“第一批武器已经跟着我抵达印度,你们后天上午派人到德国的军营领取吧,还有新军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