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根钉子……一块铁板五十根钉子的话,需要四十块铁板。安妮的魔力有这么充沛吗?铁匠铺能不能每天打造出四十块铁板来?而且这还不一定够……
诺亚突然意识到,自己可能受陆俊成的记忆影响太大了,以为什么都可以唾手可得。现在这个时代的生产力和商业发展水平太低了,原材料数量和质量也都成问题。哪怕集合多斯镇所有的铁匠,恐怕都难以完成这些工作吧。
要是有蒸汽机就好了……自己还是太着急了吗?
诺亚骑着马走回城堡,心里有些不舒服。自己的计划总在各种稀奇古怪的地方卡住,粮食、蔬菜、水、工具都出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就连一时兴起打算试试看钉子,都会出问题。
无论如何,事已至此,再心情不好也于事无补。还是测试一下安妮的魔力储量,看看能造出多少吧。其他的,就按木匠传统的做法来做好了。反正第一批只计划先迁入两百人,时间还是有的。
晚餐的时候,诺亚性质也不怎么高。布鲁斯子爵问了他几句,了解了他的难处后,也低头想了想。
“也许不用一开始就考虑这么多。”布鲁斯子爵说,“在你的计划里,有些建筑是临时的,只要能撑过这个冬天,撑过一两场大雪就够了。至于其他的……呃,永久性建筑,是这么说的吧……倒是不妨严格一点。”
“是啊……就是那些临时建筑才用木头和钉子的。永久性建筑现在在用石头和水泥,但是进度也不够快。”
老子爵点了点头。“以前我们整修房子的时候会尽量省力。歪了就把它扶正,坑浅了就再挖深一点。不结实的地方就用绳子捆一捆,墙破了就用树枝和泥巴糊上。这些工作那些农奴自己就能做,我们只不过是把他们聚集起来,告诉他们该做什么,再给他们一点东西吃罢了。如果要靠那些行会的话,时间总是来不及的。”
诺亚停下了正往嘴里送的勺子,想了一会儿。
“你提的那个词是怎么说的来着?以工……代赈是吧?现在农奴都放在了伐木、采石、运输木材和石头上。但是他们其实可以做更多事情。他们每个人都整修过自己的房子,有些事情不妨放手让他们去做。”
仔细想想,老子爵说得没错。既然要求数量,那质量上就不妨放宽一些。现在不是陆俊成的那个时代,想要多快好省也是得有充分前提的。而现在,这些前提并不存在。
石匠行会、木匠行会、铁匠行会的目的,和诺亚并不一致。诺亚想要尽快盖出更多的房子,在冬天来临前把所有的人的搬进去;而这些行会则希望拿到更多的工作、赚到更多的钱。想让他们和自己的目标一致,是诺亚自己的想法走得太偏了。太过求全责备是不行的……
想通了这一点,诺亚觉得豁然开朗起来。他三口两口吃完晚饭,跑回自己的书房去。
接下来的几天,工作进展变快了一些。诺亚分出了一些临时性建筑交给那些农奴,告诉他们这是为他们自己盖的冬天住所,要是盖不好就只好等着冬天挨冻,顺便还把他们的工资涨了一点。那些农奴果然开始更卖力起来,还自发地开发出了一些新的技巧,既省时间又省木材。木匠行会几次三番说这样的建筑不行,诺亚也只是笑嘻嘻地打发他们走。很快木匠行会就意识到诺亚这次是玩真的,但是他们已经和诺亚签好了工作进度表,想要拖时间也没办法。
有了这点经验后,诺亚把修建聚居地的工作交给乔治总管负责。乔治总管可不是像诺亚那么好说话的人,于是工程进度进一步加快起来。诺亚又命令石匠行会必须吸收一定数量的农奴来完成砌墙的工作——本来砌毛石墙也没什么技术难度——否则就不销售水泥给石匠行会。石匠行会的泰勒斯师傅本来就对水泥非常眼馋,曾经千方百计打听水泥的配方和制法,听到这个消息差不多要发疯。可是诺亚油盐不进,还说要是泰勒斯师傅不干的话,以后青岩堡下辖的一切建筑工作就都从白河城请石匠行会来完成。泰勒斯师傅纠结了一阵,最终不得不同意了诺亚的条件。
铁匠行会也是一样。不过铁匠行会首席铁匠詹姆斯师傅和诺亚的关系一直都还不错,所以也没提出什么过分的要求。于是又有了一些农奴加入到铁匠们的队伍里,每天的工作就是打制薄铁板,给安妮提供制造排钉的原材料。
从卡琳历17年学士月的这一天开始,行会的技术封锁被诺亚撬开了一个口子。一些没有正式进入行会的农民和农奴也参与了行会的工作,开始学习起行会的技术来。虽然他们学到的技术非常简单,学习者和教授者两方都不认为这是件什么大事,但是诺亚能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打破行会的技术垄断只不过是第一步,训练更多的产业工人则是接下来很快就要做的事情。
诺亚已经向在聚居区工作的农奴和农民们解说了一番积分制,但是他看得出来,农奴和农民们并没有听懂。诺亚并不灰心,每天工作结束后,在这些人吃饭的时候,又安排城堡的侍卫轮流做宣讲。有的侍卫口才好,有的口才差,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农奴和农民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让他们知道只要为领主好好干活,几年后农奴就能变成自由民,而农民就可以有自己的房子,就像聚居区里现在在盖的那种,用灰色的泥浆和石块盖起来的房子,看起来能经得住几十年的风吹雨打。
自由和房子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无论是在哪个时代。经过连续几天午饭和晚饭时的宣讲,终于有一些农奴和农民开始开窍了。有一天诺亚在按惯例巡查聚居区的进展时,看见一名农奴正在时不时盯着自己看两眼。
诺亚有点好奇。他跳下马,让那个农奴过来。“有什么事吗?”
“大人……”那农奴深深鞠了一躬,腿有点发抖,不过还是勇敢地说了下去。“这几天吃饭的时候,总是在说的那个……那个积分……是真的吗?”
“你都听说了什么?来,跟我说说。”
“刚开始也听不懂,后来慢慢才听懂一些……”农奴见诺亚和气,也放松了一些,说话也连贯了起来。“说是给大人干活,不仅给饭吃、给工钱,还给积分……干不同的活给的积分也不一样,当民兵最高,然后那个……反正给大人干活就有积分……”
“对,大概是这么回事。那你知不知道,积分能干什么?”
“就是……”那个农奴又紧张了起来。虽然特纳家族一直对农奴不错,但是传统的阶级压力还是无时不在。“积分够了,我这样的农奴能变成自由民……用积分还能换地,还能换房子……要是种地种得好了,也能有积分……这么好的事……能换地的话……”
虽然说得絮絮叨叨颠三倒四,不过诺亚还是听明白了。看起来农奴真的知道了积分的作用,这阵子宣讲没白讲。“对,是这么回事。积分够了,能变成自由民,也能换地换房子。工作做得好,也有积分,你说的没错。”
“大人!”那农奴噗通一声趴在诺亚面前,咚咚地磕头。“这可真是……谢谢大人呐!”
这时候,反倒是诺亚觉得有点尴尬。他把农奴拉起来,看着那张困苦表情都凝在脸上的脸。“好好工作吧。好好工作几年的话,你的儿子就不会再是农奴了。说不定再过几年你也能住上那样的房子呢,冬天就再也不冷了。”
“是,是,大人……”那农奴不住点头,脸上流下泪来。他用袖子擦了一把脸,千恩万谢地走回去了。诺亚看见他跟几个衣着破旧的农奴们说了些什么,人群里就爆发出一阵的欢呼来。
诺亚叹了一口气。这些人太单纯了,想要骗他们真是易如反掌。诺亚倒是没存着骗他们的心,但是也在积分制计划里留了一个口子。在宣传的时候,他让侍卫们说反正这些农奴农民不会识字也不会算数,自己的积分有多少也算不明白,就不先向大家公布了。但是真正的情况不是这样。
真正的情况是,诺亚还没有设计出积分的数值体系来。
牵涉的事情太多了。农奴和农民们从事的工作多种多样,有些甚至不能把成果量化。能说一个农奴守夜警戒一晚上给多少积分吗?打不打瞌睡、有没有漏过了本该发现的险情,这些都不好说。大锅饭的弊病本来就是干多干少一个样,虽然这些农奴农民没有受过教育,但是这种简朴的常识还是有的。如果不能让积分起到激励工作的作用,那就失去意义了。
再加上现在诺亚在忙各种各样采购和建设的事情,积分制的具体数值就只好往后拖拖再看。不过总体的思路还是有的:若是加入民兵的话,三年应该能积攒够从农奴变成自由民的积分,再过三年,就能积攒够一套砖混房子的积分。要是务农、做工,这个时间就要延长到五年左右,最快也要四年半以上。
但是具体该怎么设计,还是有点头痛。也许这还要多调查一段时间、多和人讨论一下,才能拿出个算是靠谱的方案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