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宝唐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2章 辜负胸中十万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苍玉走到了铺面附近,看到店里的伙计全趴在门框和窗户边往里面张望,不禁觉得有点好笑。

    春天来了,店里这些单身小伙的荷尔蒙真是一个比一个暴躁。

    “都不用做事了?”

    “啊,大掌柜!”

    这群家伙一窝蜂全闪了。李苍玉也不禁好奇,那得是多漂亮的女人,让店里所有的人都秒变猪哥跑来围观了?……好吧,高栝兴许是个例外,别人趴窗他也跟着趴,标准的熊孩子属性。

    李苍玉刚走进铺子里,那些家伙又悄悄的溜了回来,继续围观。

    店里其实有十几个客人在光顾,但李苍玉一眼就瞧见了婵娟,她实在是太显眼了。

    李苍玉顿时心里一别扭,原来那些猪哥是在围观婵娟!

    一个虎吼似的大嗓门最先响了起来,“哟,这小子居然还是个大掌柜,真是瞧不出来啊!”

    亭亭玉立的大美人儿婵娟走上前来,款款施礼,“见过李郎君。”

    一群伙计当场惊呼,“哇!那个大美人儿在拜我们掌柜!”

    高栝动了动嘴,想起李苍玉的吩咐,忍住没说。

    “婵娟不必多礼。”李苍玉回了她一礼,看向最后那一名陌生的女子。

    陌生的女子生得也是眉清目秀,她的手还搭在一个让李苍玉觉得很眼熟的红木盒子上面。

    “这位是夏兰姐。”婵娟连忙替他介绍,“她和斋主从小一起长大,情同姐妹。”

    “婵娟,你该挑紧要的说。”夏兰上前来两步,微笑的审视着李苍玉,“我是念奴府上的帐房先生。她的钱,全都归我管!”

    “真巧,我也是帐房先生。”李苍玉笑了一笑,“三位贵宾,请到客室奉茶。”

    “我就不去了!”聂食娘大喇喇的叫道,“你们家的那个小猴子呢?”

    “小猴子?”李苍玉一愣。

    “就是那个又矮又小尖嘴猴腮,吃饭却如饿鬼投胎的小不点玩艺儿?”聂食娘说道,“把他弄出来,姑奶奶得派他点用场!”

    李苍玉的表情当场凝滞:栝弟,你好可怜啊!

    正躲在门后悄悄围观的高栝撒腿就要跑,被一群无良的伙计给当场捉住,推推攘攘就给弄了出来。

    “小猴子,你跑什么?”聂食娘一把拎住高栝的衣领,“姑奶奶要去果子行逛上一逛,见你挺能吃的便找你搭伴一起去吃个痛快。咋的,还不乐意去啊?”

    “乐意乐意乐意!”高栝顿时大喜,这种事情简直太乐意了。

    众人都乐了。

    李苍玉拍拍高栝的肩膀,“去吧,可别撑死,记得活着回来!”

    “嗬嗬嗬……”

    “小猴子,跟我走吧!”

    聂食娘很粗暴的一把将高栝拎了过去,两人走了。

    李苍玉看着他俩的背影就一阵好笑,心说我要是跟他们俩个站在一起,那我就成唐僧了。

    再加上身边这两个美人,那我就是“御弟哥哥”!

    在一群荷尔蒙指数蠢高的猪哥们的幽怨偷窥之下,李苍玉将夏兰和婵娟请到了会客室。众猪哥一阵唏嘘,只得黯然退去。

    李苍玉拿出了吴本立收藏的那一套只用来招待贵的茶具,叫厨娘烧旺了一个炭盆架上铁架子烤起铜炉,没多久就冒出了氤氲的热汽。

    天宝时代,喝茶还没有全民普及,但已经在富人阶层非常流行,是一件风雅而且比较奢侈的事情。长安的贵人们喝茶自有一套十分完整而复杂的“茶艺”流程,少了哪一个环节都像是落了下乘。

    (ex){}&/  婵娟脸上的神色已然变作了惊喜,小心翼翼的将这一张纸稿放到一边后,她又拿起了另一张,“这又换作了行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如此好诗!意气风发豪情万丈,真不愧我大唐男儿!……想不到他竟有此等才学,竟怀此等大志!”

    接连又看了好几张,婵娟的脸上都泛起了激动的红晕,“男儿未际风云会,辜负胸中十万兵!……此君胸怀大才却栖身商旅,真正是龙游浅滩、虎落平阳。有此苦闷,情理之中!”

    婵娟忍不住拿起笔来,沉思了片刻,挥笔写下了两行字,“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我一介女流,并无磅礴之胸襟。希望太白先生的诗句,能够勉励于他!”

    将那些散乱的废稿收拾整齐之后,婵娟拿起那本《汉书》,看到汉书下面压着的厚厚一叠纸稿,是他摘抄下来的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难点。

    “他读书还真是认真,抄下的这些笔录全是《汉书》中的难点,应该是准备去向别人请教……但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未带百度嘛麦批’,《汉书》里面有这段话吗,我怎么不记得?”

    婵娟好奇的寻思了好一阵也是没个结果,索性不想了,端端正正的在桌几边坐了下来,“那我就,帮他一下!”

    纤纤玉手拿起笔,脸上泛起一丝恬静的微笑,她在李苍玉的纸稿上面非常认真的书写起来。

    会客室里,夏兰将一叠文书递到了李苍玉的面前,“按个手印吧!”

    李苍玉拿起来一看,是京畿蓝田县县衙堪发的,收纳逃户重新成为良民的正式文书。上面清楚的记载了李苍玉的姓名、年龄与体貌特征,籍贯写的是“京兆府蓝田县”。另外还有“重给三十亩土地”这一条最为重要的批示。

    按照大唐的国家制度,“士农工商”都是要分配土地的。这四大阶层的“良人”一但失去土地,那就只能成为猎园人那样的逃户和流民,再或者沦为部曲奴婢那样的贱人。但也有一种特殊情况,京畿人口极多、王公贵族们又占去大部分的田土,很多良人包括一部分官员都分不到土地,但国家却承认他们享有“名义上”的土地。

    大唐时代,良贱之间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有没有国家“承认”的土地。一个贱人挥起锄头跑到荒郊野外去挖两亩地出来然后宣布主权,这非但改变不了身份,还会成为官府严格抓捕的对象。

    李苍玉和猎园的人都在此类,这就是传说中的——逃户。

    “你运气不错,朝廷这几年很重视逃户问题。各州各县都把收拢逃户当作政绩。”夏兰说道,“但说实话,很多地方也就只是为了做一做政绩,不会真心善待收拢的逃户。很多回来的逃户非但分不到田,还要每年向国家缴纳一千五百文税钱。”

    李苍玉皱了皱眉,“这么说,我这三十亩土地来得很不容易了?”

    “你以为呢?”夏兰笑了笑,“土地就是命根。这三十亩田,就是某人的半条命。”

    “谁?”

    “你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