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宝唐风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章 拿起剑,去战斗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连数日,李苍玉基本都是在书房里度过。

    这期间,他最大的收获不是读完了一整套《汉书》并将疑难之处全部记录了下来,以备他日请教别人。而是,高栝现在至少会写《千字文》上面所有的汉字了。

    虽然写得相当难看,但李苍玉仍旧觉得成就感满满。

    陈六他们又聊起了有关李光弼的新闻,这次不是他如何抓捕禁军侠少,而是一则负面新闻。

    东市是高档商业区,这里的酒肆从来不缺达官显贵的身影,就是碰到宰相和大将军这类人等也实属司空见惯。最近的东市酒肆中,就广为流传这么一件事情:说李光弼这人实在是刚正到有些古板,甚至有些不识时务了。他仗着现在有了一些名气,皇帝好像也挺器重他,居然把挑衅的矛头指向了张旭!

    张旭,天下公认的“大唐三绝”之一。虽说文无第一,但要论及草书,张旭号称第二,没人敢称第一。

    这是一位国宝级的大人物,连皇帝李隆基都对他颇为仰慕,并且礼敬三尺。

    因为张旭年纪大了,朝廷特许他带着官职在洛阳闲居,白给俸禄不让他上班,就像是用“特殊津贴”给这位国宝老大爷养老。

    巧不巧的是,张旭挂的这个官职,就是金吾卫长史。

    理论上讲,金吾卫长史是金吾大将军手下最重要的文职,总揽军中一切文事内务。但金吾卫除了长史还有许多的文职官员,处理那一点本就不多的内务,绰绰有余。张旭已经在洛阳闲居了三四年,也从来没有听说金吾卫因为缺了他这个长史,而生出什么乱子。

    但是东市的酒肆里却有传言说,是李光弼向皇帝提出强烈要求,现在金吾卫正在组改,长史必须到任就职。李隆基没办法,只好派了使者去洛阳搬请张旭。结果张旭直接提出“乞骸骨”——辞职不干了!

    这让皇帝很没面子,也让大臣们觉得李光弼实在是过份了,怎么能这么不识时务的,去刁难一位国宝级的老人家呢?

    天宝时代,文臣武将已经开始有了比较清晰的分野,唐初那种出将入相的现象渐渐的是越来越少见了。好男不当兵,人们已经开始有了一点“重文轻武”的观念。

    因此,在目前大唐子民的眼里,虽然李光弼将军也算是个人物;但跟“三绝”之一的张旭比起来,他的逼格还真是差远了!

    一时间,人们对李光弼的非议之声传遍了朝野内外,乃至于李苍玉在东市的小角落里,都能听得一清二楚了。

    李苍玉的心里却在琢磨,虽然史书记载,李光弼的确是一个极为刚正不阿之人,但他真的刚正到了犯傻的程度吗?

    虽然自己还没有踏入官场,但是对于大唐目前这官场的风气,李苍玉是有所了解的。别的姑且不论,光说大唐的首席宰相李林甫,他的存在就已经能够说明很多问题了。

    (ex){}&/  李光弼究竟有多强,只需一例就可以证明:史书将他与孙武、吴起、白起和韩信相提并论。并且还补充了一句,“孙吴白韩”的德行操守还都不如李光弼。

    乱世即将到来,诗歌、书法、美酒和逼格都不能对抗灾难。李苍玉想要在这乱世当中活下来,他还想在这乱世当中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

    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拿起剑,去战斗!

    在这之前,他先要学会怎么战斗。

    他还不能一个人去战斗。

    刚好,李光弼又离得这么近。

    所以,李苍玉毫不犹豫的想要和李光弼站在一起。

    现在眼见李光弼都快要变成泥菩萨了,李苍玉的心里不由得有些苦闷。于是他钻进了书房里,铺开纸拿起笔,开始一顿狂写。

    这个老办法果然奏效,在挥霍了吴本立几十张上好的白腊硬黄纸以后,他的心情平静了许多,又能安安静静的坐下来读书了。

    陈六突然又闯了进来,“大掌柜,来大生意了!”

    “那天轰走的人?”李苍玉很警惕。

    “不是,不是!”

    李苍玉放心了,漫不经心的依旧翻书,“什么大生意,难不成有人要买你的贞操?”

    “啊?”陈六狠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急道,“大掌柜你就别调侃我了,是真的!有人要买一百斤橦布!”

    唐人说的“橦布”,就是棉布。

    现在大唐中原的棉花大部分都是草棉和木棉,不太适合用来织布,只被当作观赏性花卉。但是西域高昌和南诏国、林邑国这些地方的一些棉花可以织布,并且当地也有了一些这方面的独特技艺。因此大唐的橦布基本只能依靠远程进口,但是数量极少

    因此橦布相当珍贵,远比丝绸还要贵得多。

    用这种贵得要死的棉布做成的衣服叫作“白叠子”,那是一等一的奢侈品。

    陈六摆出一副猪哥的嘴脸来,“大掌柜,来的是几位姑娘。其中有一位特别的漂亮!真的很、很漂亮,漂亮得不得了!”

    “瞧你那点出息!”李苍玉都乐了,“跟他们说过价钱了吗?”

    “我说了。”陈六回道,“一匹绢帛一两橦布,她们居然没讲价,就要一百斤!……我的个亲娘啊,一百斤、斤、斤!”

    李苍玉笑了笑,“走,看看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