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历恶霸地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三零章 辽东战役开始了(十三)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豪格一次冲锋失败就让济尔哈朗既恐惧护卫队的战斗力与满清人的命运,还有就是深深的悲哀。恐惧就是害怕的同质词,悲哀实际上也是不甘心的意思。

    想满清从一开始当然不会觉得有夺取整个大明才造反的,而是本能地觉得大明的衰弱,自己的翼翅已丰,一心想先将同类满人整合起来。

    做这个其实风险不大,如当时蒙人在草原上似归顺、似叛乱、似敌国,连大明京师也不是没有侵扰过,英宗皇帝也被也先俘虏过,最终大明也无力反击,更遑论追杀到底。

    以此情形分析如果努尔哈赤在整合建州时失败多半讨个饶就能保全势力,根本不可能被抓到京师杀头的。至于凭十三付盔甲起家完全是屁话,努尔哈赤有自己的族群,随李成梁作战学会一些战术。一开始兼并同族其他族群时大明并没有多管,最多只是旁观而已。

    主要是大明对这些事根本一开始没有理会,原因是或者是不重视或者是实力衰退。到开始重视时几次军事行动存在重视不足或指挥失误才让满清看到割据辽东的希望。

    当然此时满清还没有鲸吞整个大明的念头,在征服朝鲜、蒙人后,加侧翼的毛文龙被袁崇焕所杀,东江镇不再成为完整力量时才入侵大明京师。只是此时满清虽然能肆虐北直隶却还无力与大明决战,是李自成逼迫下吴三桂的投靠才填平满清最后一块短板的。

    因为李自成在一片石失败不仅断送了不少主力还丧失了锐气,并使得一大批之前投降的明军、明官员复降了满清,成为来得快去得快一语的注释外,李自成的力量一下从虚胖瘦身一半,才让满清看到入主中原的希望。

    此时已经快到圆梦时分了,至少满清下月会有大批人员去北京,计划明年大部分满清人会去中原接收胜利的果实。因而这时候护卫队出兵辽东完全割断了满清兵与民的联系,使得入关清军没有后备兵力,辽东之人缺少武力抗争。

    这一来清军从关内全部撤军肯定是风险更大,还是乘势移走辽东满清人入关好一些。但能否成功移民还要看能否守住盛京,也就是决定因素在护卫队的战斗力不强于清军的一二倍才行。

    可此时豪格的进攻失败可看出护卫队的战斗力比清军强大何止二倍,天差地别呀!如此看来就算是整个清军撤回辽东与护卫队决战也毫无胜算,也毫无意义,因为辽东肯定已被护卫队攻占最主要部分了。

    眼看希望变成现实转眼变成空欢喜一场济尔哈朗再坚强也不禁一下悲哀到差点儿心如死灰程度。只是悲哀中的不甘让他强打起精神,再次观察前面地形并分析利害后决定由二千清兵分别抢占左右两侧山头,然后再三面进攻,如不能消灭挡路的护卫队也要将对方从道路中央挤走。

    (ex){}&/  虽然他也知道这个想法不大可靠,也只能听天由命了,果然远处传来的是一排排枪声,这让济尔哈朗情何以堪。满清自诩弓马娴熟,对付明军时因明军火枪射程近、准头差、射速慢,与清兵弓箭比互有长短,并因明军士气不高、战术拙劣优势常在清兵一方。

    因这原因清兵看不起火铳,将之都给汉军使用。即便是豪格叙述护卫队的火铳射程远、射速快也大多数人以为他推卸责任之词,加上让最好的工匠精心制造了很久,才造出射程远一些的火铳是成功的,但射速无法提高外还太重,端着根本无法射击。

    后来接到多尔衮在台湾间谍的报告才知道护卫队火枪不用火绳,其它性能也如豪格所言。当时多尔衮等人也没全信外,还庆幸这火枪造起来很费劲。

    从此时护卫队规模这火枪火炮怎可能造起来费劲而产量不高,可惜满清方面却是造不出又没有费尽心机去搞到这些技术,不管对火器的重视,还是对沈磊的心思都是太不在意了,不然也应该守着辽东一亩三分地才不至于弄到今天的地步。

    不管济尔哈朗这时多么后悔,有很多地方可后悔,但他也只是事后诸葛亮,如猜谜一样知道答案才明白属于晚了点儿。

    后悔的时候往往是与无法挽回或更改同步,如济尔哈朗此时诸多后悔其实之前是能够改变的,如他与代善可以下令弃守盛京先往北撤退,为满清保留一些人口。

    另外他护送的人也可以宁肯多走一些路,如此护卫队不可能一味向北追赶。当时如此决断就不会坚守盛京的决定,也不会他今日陷于绝境。

    听着远处传来的枪声济尔哈朗知道再后悔已经无法修正,只能吩咐被护送的人等前面士兵若败了就全都逃进山里,然后向着太阳落山的方向走,走到草原背着太阳走到长城就好了,至于福临他准备亲自带着,而他的孙子也顾不上了。

    才这样安排定已经有前面的败兵逃回来,这是思维惯性,虽然同样路不通这里还有成建制的清军在,往后边逃也是抱团取暖,至于能否取暖一时间无暇思考。。

    见此济尔哈朗知道大势已去,顾不得那些王爷、贝勒福晋、公子,下令剩下骑兵掩护,他带几十个亲兵连孝庄也让她钻山自寻生路,仅带福临与一个孙子钻入了护卫队阻挡的前面山坡独自走了。

    没有了济尔哈朗的指挥剩下的清军愈加没有士气,等前面骑兵退下来,豪格战死路被堵住,除了少数人坚持一阵死了大半剩下钻了山林外,还有近二千满清骑兵选择了弃械投降,他们知道逃入山林也不大好办,又没有斗志就干脆投降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