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炮一开火清军骑兵队伍前锋势头受到一窒,只是杀伤力不大其大队人马反而将速度提到最高,仍然是向护卫队阵线快速接近。
果断加速乃是清军知道佛朗机有九个子铳,另外发射太快装填会出错,炮会发烫,总而言之速度越慢越糟糕,只能快速冲近活的机会更大一些。
但他们的这个经验是从毛文龙那里获得,不知护卫队的火炮性能比之高太多。另外随着冲近一号炮也加入炮击队伍,因而在清兵冲二百米线时护卫队才开炮一分多钟已经倒下了五百人。
这还不算,此时火炮后面的步兵都端起了火枪,在营长的令旗一挥之下一排排枪弹与炮击形成了时间间隔更短的打击,此时射击精度与杀伤力虽然勉强一点,但清兵的队伍太密集,一轮三百颗左右子弹总能打倒几个十几个清兵,这还是对付骑兵,如步兵至少达到十颗子弹换一个的水平的。
不过就是这个杀伤力,与火炮合作清军竟然在一百五十米线上被生生地削了一批又一批给止住了,并且是二三分钟后因地上满是人、马尸体,清兵已经无法再冲,因为马蹄踩在这些物体上会失蹄摔倒的。
另一个原因是虽只冲锋了三分钟超过一半清兵已经倒下,连冲在中间的豪格前面的十几个亲兵也死了七八个。再冲锋刚开始的劲头已经变成恐惧,再也持续不了,豪格急令后退才在前沿拨马回撤。
实际上清军骑兵经过了一分钟炮击已经激情不再,只是后面骑兵不清楚前面损失,前面清兵欲罢不能,完全是随着惯性向前冲,此时后面骑兵也觉得不对在勒紧缰绳,整支队伍速度放缓才可能拨转马头的。
只不过此时清兵撤退有些迟了,在阵前掉头速度不快,加火炮对撤退清军追杀,等退回六七百米停下来时清点一下只剩下五六百人了,其中还有带伤的,这伤员里包括了豪格,一颗霰弹击中了他的小腿,还好骨头未断又是撤退,伏在马背算是逃过一劫。
或有人觉得如此大伤亡有些夸张,连豪格也觉得前口子村那时没有铁丝网自己的骑兵肯定能冲溃对方。只可惜他不知道前口子村时火炮不曾发挥威力,目的是为俘获更多的马。
至于骑兵冲锋清军往往用小部队向明军攻击时是斜线向前,只在阵前六七十米掠过进行骚扰与诱骗,这战术与蒙元的一个战术类似。这样的战术损失当然不大,但清军要从这里走却是属于偷机,如被挡住而护卫队骑兵赶到却是形成前后夹攻,比直接与之对战一场还麻烦。
为此济尔哈朗同意豪格雷霆一击的战术,可这战术如铁锤砸核桃,能砸碎是铁锤胜利,反之三百米宽的战场两支五六十米宽的攻击队伍不可能阵前来个漂亮的大回旋撤退的。
况且一开始清军也不死心,后面骑兵还在不断加速,包括护卫队射速太快,一号二号炮各齐射加步兵三段击都是每分钟五轮,也就是说每二秒四一阵枪弹炮弹,这样的火力远胜于英法在八里桥大胜僧格林沁的时候,加上此战一冲锋难于回头才让一战消灭六七成冲锋兵员的。
(ex){}&/ 这三类方法没有优劣只有对错,如马谡守街亭该当道立寨忽发奇想在山顶立寨,不料山上无水而败就是一个例子。其实如当路立寨因兵力少在山顶立寨也是可以起牵制敌人的作用,但此时护卫队如山顶立寨就一点作用也没有的。
问题是济尔哈朗看到护卫队以逸待劳却一点立寨的迹象也没有,一千步兵并好似知道己方这次行动,却因分兵把关造成兵力寡微,领了截道任务却不立寨却是不大寻常,特别是对方完全可以在附近伐木,也有时间,如此行为对方不立寨墙只能两种可能,一是狂妄一是自信。
济尔哈朗不认为对方会狂妄也怀疑对方自信过头,因而让豪格带二千骑兵玩一次决死冲锋。如此决定也是他痛下决心的,因为决死冲锋可能伤亡不小,而且为一千步兵用二千骑兵决死冲锋胜也会被人嗤笑,伤亡大一些更成晚节不保的瑕疵。
可惜他没时间去慢慢耗,护卫队还有三千骑兵在,追上来要护送的人不大好办,只能让豪格带二千骑兵来一次决死冲锋,已经准备死上近千人让人笑话终身,但只要歼灭这千人步兵并打通道路,让福临等人顺利到达北京他已经认了。
对豪格的决死冲锋济尔哈朗而言乃是无可奈何下的硬拼,正因是无可奈何他已经打算死上一半骑兵,与护卫队拚个鱼死网破,不料他的决心虽果断与舍得,不料竟然只剩下五六百人退下来。
仅只有五六百人幸存济尔哈朗听到护卫队火炮众多、炮声连续不断也有个心理准备,但丢了这么多人连对方衣角也没有碰到让他知道对方的自信不盲目,而他却是深深的恐惧与悲哀。
他的恐惧不仅为他护送的人与剩下的骑兵的命运,更是盛京代善及满城满清人的命运。由这一千步兵的战斗力之强大可看到盛京虽聚拢近十万兵力,二三十万百姓,盛京是守不住的。
而他与代善商议的办法是乘冬季让护卫队无功解围,然后将绝大部分满清人口移至中原。这个计划建立在满清能从北京增援几万清兵协防盛京,使之能坚持到冬季。。
此时看来等北京的清军支援只怕盛京已经丢失,护卫队动作快一些冬季前能控制辽东一半地方,八成人口,这一来将绝大部分人口移送进关根本没什么可能了。
没有这些人口清兵倒还可以抢掠汉人女子再生育,但此时不可能有这个缓冲时间,如此大败连已经投降的汉军也会有二心的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