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历恶霸地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八三章 独乐不如众乐乐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沈磊穿越以来自知在官场上发展最困难,虽然可以用发展武力在获得军功条件下成为总兵以上的武职,可是助大明渡过难关后不是功高震主封爵后弃之闲散就是成为曹丕。

    这两条路都不是最好的选择,如发展武力必然发展工业,不强势这些产业难发展,后面有此拖累就是不想做曹丕也困难,除非早一点甘心放弃大部分财富逃避去海外,不然再有建树也是篡位者。

    虽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可大节无法任意修改,反不如先在前口子村拉起最初队伍与开创最初基业,然后先移民台湾,在台湾发展顺利了再移民南洋,如此一来可以救了太多这时死于非命的难民、灾民、流民,还可以开拓华人生存空间。

    如此一来到崇祯自杀,满清入关他还可以堂堂正正率大军打回来,取得政权也不留旧官僚,一切重新开始,这社会制度改革比在大明当权臣或篡位容易许多也正当许多,根本不必迁就什么。

    按这个计划沈磊此时不会再大举向外拓展,主要工作是将陕地、四川、及其他地方的难民、灾民、流民及愿意去南洋的贫民移送至南洋,在安置他们的同时慢慢扩编军队,只是真正大扩编要等到崇祯十六年,过早大扩编属于浪费。

    何况这一下接收了如此多地方,仅收拾这付摊子现有的军队已经因处处驻防失去了机动能力,好在已经编制了预备军将接过大部分防守任务,护卫队水军主力将回归台湾一部分与驻守马六甲一部分;陆军也是以旅级集中布景而不是现在分散各地。

    有预备军护卫队将会重新恢复随时主动出击能力,实际上预备军也是会集中几处地点驻守,如此才能随时可支援某受袭地点,所以各个安置点还要组织民兵自卫。

    另外第一批运送过去的移民也是集中在一起搞建设,主要是为一个个安置点垦荒、造房子、建砖窑石灰窑、搞水库、挖水渠鱼塘,不会一下分散了各自开荒,仍然是沈磊出资建设农庄型经济,加俘虏们修路不必一年就可以建成一片农耕区。

    这样的安置法移民可以比较安全地度过最初不稳定期,等一切安定一般周围土箸即便是有也习惯了他们的存在,而且村村有民兵对付少数土箸根本没什么问题,居住者也不必冒险进入深山。

    只是如此安置别人肯定是没那个财力,一年的吃用开销加畜力、农具、建筑材料、生活物资等等,完全是新配置一户富裕自耕农。

    亏得沈磊财富多,现在政企分开他也照章纳税,几次赎金、赔款都放在政务的帐上仅凭台湾的农庄收入他一年安置十万移民也绰绰有余了。

    而台湾大宗的商品都由他的公司生产或经营,前者如盐、布匹、药材、成药、农具、铁器、、、,后者如食品、鱼获、副食品、粮食、糖、、、。这些产品或买农庄收入也不低,还有向外出售盐、海产品、布匹、农具、铁器、玻璃制品、食品、文具、、、,这些收入利闰更大。

    (ex){}&/  这还是严格控制土箸归顺下的,尽量往低一点的估计数,特别是如安南、暹罗等地华人不少,当地人对接受中华文化也不抵触,当地形势也混乱,逃亡过来的人不会少,所以在台湾期间沈磊可以当作家族来经营,一下南洋马上要当国家来经营,而且三五年人超五百万也不算小国了,等到崇祯十六年人口可能在千万左右,那是一个比较大的国家了。

    不仅是人口将呈爆炸性增长,富人也是一下增加了不少。过去只有沈磊一个人属财富控制人,在他的区域其他都是为他打工的,可整个南洋地区富人不少,虽然马尼拉的李旦被西班牙人大屠杀逼走到日本富人不多,但暹罗、北大年、及巴达维亚等富人不少。

    这一来沈磊财富手下无份这些手下多少会有些想法,只是让他们也经营企业不可能,成立股份公司由职业经理管理才是两全的办法。

    因为职业经理管理他们就不必为此以公谋私,坐等分红就可以,就算是作为遗产分给子女也好分割,同时也是不能世袭的一个补偿。

    这些是沈磊作出重大变革的原因,也就是与时俱进。此前地方小没有外来势力,不必搞太复杂,现在区域广人口多,还有不少富人,再搞老一套就不大合时宜了。

    而且沈磊即使是仍然不改变,甚至是将这些富人都限制起来也行,但他要太多财富也没什么用,加上包办一切不可能的,所以他会搞起一个股份公司,另外还会出台鼓励这样的企业的政策,此时已经到了可以放开一些竞争的时候了。

    特别是南洋这些富人财富加起来也没沈磊多,但他们大多有千丝万缕关系,基本上全在经商,不如沈磊他自己培养几个股份制财团,农业、工业、商业全面发展才是正理,这些富人暂时由他们来干对外贸易比较好。。

    因为他们的触角遍及东南亚与南洋及大明,另外对欧洲贸易中一些小品种、小产地贸易也是可由他们补充。总而言之这些人不可能靠行政手段去限制,倒不如让自己手下们从资本运作中分一杯羹。

    这才是最好的办法,一来创建一个新的经济生态,也为政治生态改革创造条件,同时也在造就更忠于沈磊这个集团的手下,因为比过去仅有薪水奖金,现在还有不少股份公司的股份与分红,谁也不可能轻易放弃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