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万历恶霸地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四七章 也学学炮舰外交(六)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不论明石是否答应最后还是拿着文本回了幕府,其实他的授权并不明确,一千斤蔬菜瓜果、禽蛋肉类最多自己掏腰包了,要个朱印状肯定马上答应,再高要求只能回幕府汇报,由大佬决定。

    拿到的条款比沈磊此前含糊其辞的信件却是刺激性大多了,换一开始幕府所有看到此条件的人肯定会暴跳如雷的,此时底气不足但不妨他们气得直喘粗气。

    欺人太甚啊,连蒙元也被打败,一个才数十万人的小势力敢开大口不怕噎死?心里虽愤怒堂堂日本人怎能受人如此勒索,但最强大船队已歼灭,神风也没有来帮助,稍一静静也无人真觉得不如拼死不从。

    让他们伤脑筋的是水面不是陆地,陆地护卫队来千人左右幕府可以用百倍千倍人数堆死之;也可以借助地理条件打阻击伏击之类;还能坚壁清野困死对方。

    可已经发生的水上一战经询问战败逃回来的士兵军官完全是切瓜切菜不经一击,日本最强大的船队如此糟糕其它地方调垅船只仍然不能对抗。主要是火炮威力差距太大,本来或还可以求助欧洲人,可日本与西班牙对立,葡萄牙与荷兰人都败于护卫队,都不可能从他们那里获得类似质量的火炮,况远水救不了近火呀。

    理智地思考亏是吃定了是一回事,对方所提条件能否忍气吞声吃下是另一码事。幕府的大佬小臣既没有失态怒骂,肯定也不敢出来主张可以接受。

    这是开天劈地第一次,之前一是本地人争权争地基本上是赢家通吃,也仍然是如兄弟阋墙家庭内部矛盾。此次犹有强大战斗力,还是外人入侵,作为幕府最明智也就是与所有大名团结一心硬抗,只要对方上不了岸就拖,上了岸就合力一起打。

    如此决定与蒙元入侵时日本当时的决定差不多,但当时如此获胜了可事往日迁今日如此做结局有些难料,因为那时元兵强大却有神风相助,现在两者都反转了。

    更麻烦护卫队这点儿兵力不多,却不上岸硬拼,若一直采用沿海袭扰却是比大明遇上倭寇还麻烦。首先水面无力制敌,舰炮所及的地方无法有效阻挡其攻击力,除非所有的大名一致同意放弃沿海,不然迟早有大名愿意妥协甚至是勾结护卫队闹分立。

    团结所有大名索性将底揭穿让全日本齐心合力共度难关或许是对付护卫队的最好选择,但也是最不容易让所有的大名都心甘情愿的选择,因为这个选择对一些大名失去太多。

    论日本回旋余地最大的肯定是本州,可九州与四国只要水面被截就是孤零零的了。如此情形本州或许不怕护卫队增兵数千上岸肆虐,但九州、四国二处却不一定。还有当地大名不肯损失太重屈服了,虽然本州暂时保住了也削弱太多,再合力来攻打极其难办。

    全国合力效率最高却只适应如蒙元入侵,现在护卫队的行动打的是幕府的脸,其他大名是否真心与幕府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存疑,在此情形下强硬后果比妥协更不确定,这让所有人不愿提议妥协如是怯懦,也不敢轻言断然拒绝。

    (ex){}&/  这次谈判明石算得上是最早觉得只能妥协的人之一,主持谈判也是据理力争,多少挽回一些经济损失。但他是第一个出言妥协的人,加华民与日本的停战协议及经济协议书都是由他主持由他签字,至使后来第一个获得了投降主义丧权辱国日奸的名号,智光、秋山却得了抗敌英雄形象。

    这是有些让人啼笑皆非的,正因为智光草率决定,秋山盲目乐观才使日本最强大的船一旦覆灭。明石是看到这次战争持续下去对幕府对日本都不是幸事才提议谈判的,至于同意护卫队条款在文件上签名乃是上司决定,也是形势所逼。

    任何正常人不可能一点退步也不让的,作为国家也是有只能忍受屈辱之时的。关键是受了屈辱怎么办?日本在美国海军两次进入东京湾后被迫开放,但也引诱了明治维新成为了‘东洋人‘。

    以此类推智光不智、秋山无担当都是名实难副,明石的恶名倒是冤枉。不过他的恶名来源也是日本自此没能如后世一样来个什么维新一下变成强国的缘故,为何如此盖因此时没有这样的基础。

    如幕府此时尚在上升期,社会不满度不高官吏权威足,西洋思想与模范还未见影子,其他大名还没有足够实力与野心,外加他们自己也没有新经济对社会制度改革需求,最多仍然是取代德川而已并不可能维新改良的。

    这是题外话,等一系列协定签了字,田顺平将俘虏与俘获的船放了,开始装赔款运来的金子及幕府另送的一些礼物准备撤走了。

    因为还要留下一些人他决定乘幕府也送来大批高级食材与酒类搞个告别宴会,由留下人员全部参加,其他人分二次参加。就算如此留下者酒可以多喝,他与其他人都只有一两定量。

    其实这已经属于破例,乃是因为只留下二百多人长期枯守这里实在辛苦。再说一场大胜仗完成了任务,还有大量易腐烂新鲜食材,协定又刚签好小小有克制地庆祝一下,并慰问留守人员也是必要。。

    当日留守人员中午、晚餐二次放开肚子大吃仍然只有少数几人有些酒多了的模样,其他人只有一两酒还只吃一顿当然不可能失去战斗力及放哨人员警惕的。

    次日护卫队水军船只升帆在留守人员目送下,双方挥手告别,然后船队成一列纵队由哨海前导并左右警戒,升足帆越来越快不久别说船影,连风帆也消失在天际,至此护卫队水军日本之行告一段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