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国舅难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祖毅别扭地转过头不去看上座的两位长辈,也不看明景,紧抿着唇,半晌像是真的要哭了,双手握成拳,努力忍着道:“我……我不是故意的。”

    顾娘子放柔了语气,对祖毅道:“济言的病是打出生起就得了,他是比你们病弱娇贵些,可他若是能选,也想和你们一样能跑能跳。

    他一直都很怨自己得了病,他阿娘花了多少心思才让他打开心结。

    他来我家上课也不是因为我是他的姨母,这是太师安排的。他从在家中养病,你们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交的朋友。

    济言总跟我说他很羡慕你,也很开心能有你这个朋友。如今你却往他伤口上撒盐,他得多伤心啊!

    益佰,你在家中也是被父亲母亲兄长疼爱着长大的。若是你今日在外面摔了一跤回家去,他们会不会心疼?你自己又疼不疼?

    ”

    祖毅不哭了,点点头。

    “益佰,无论你是不是故不故意的,你说了那些话,终究是让济言难过了。可他从来没有跟我们,跟他阿娘说过一句你的不是。明景也全都知道,可她也未曾跟我们告状。

    现在他阿娘担心他,不肯让他再来上学了。可是他走了,你就高兴了么?

    过去你说过的话,今日起我们都忘了,往后谁也不会再提。若是济言再回来上课,你也不许再说那些伤人的话了。能做到吗?”

    顾娘子的话,祖毅真正听进去了多少,又能不能做到,明景可不知道。若是几句话就能让他改掉脾性,那也不现实。何况祖毅可不是头脑简单单纯的纨绔子弟,这孩子心里的水可深着呢!

    但是今日一整日祖毅都很安静,回去的路上文松有意向明景打听,都被纪听白给不动声色地阻拦了。

    太师今日罚祖毅抄书,明景也一起被罚了。在外院就当着下人们大声吵闹,失了体统,确实该罚。

    这些明景都不在意,她今日把话说破最主要的目的是想让宋宴清重新回来上课。若是到最后他还是退学了,那她就白忙活了。

    翌日明景下学后准备再去宋家一趟探探顾氏的口风,这次没瞒着他们,祖毅竟然在文松开口前道:“我跟你一起去。”

    明景挑挑眉,没拒绝。

    这次顾氏让他们见宋宴清了,看到祖毅也来了一点也不惊讶,或许顾娘子那边昨日就来信说过了。

    宋宴清好像病得更严重了,整个人像是又瘦了一圈,脸上已经没什么肉,身上怕也是皮包骨了。

    明景看着他有些心疼,皱了皱眉道:“怎么回到家里病得更重了?”

    顾氏看了她一眼,道:“年年入冬都会病重些,郎中也没法子。”

    明景担忧地叹了口气,“那开春后会不会好起来,不会误了上课吧?”

    宋宴清急道:“不会的,母亲说了开春了就让我去上学的。”

    明景露出笑意,顾氏瞪了自家儿子一眼,怎么这么沉不住气,祖毅在一旁什么都还没说呢!好歹让他道个歉罢!

    祖文松悄悄扯了扯祖毅的袖子,祖毅才扭扭捏捏地开口道:“济言,我阿娘听说你喜欢糯糍酥,正巧我家里有个厨子最擅长做,你好些了,就去我家找我玩儿。让我家厨子专门给你做糯糍酥。”

    明景想翻白眼,宋宴清有些受宠若惊地看着祖毅,又不知所措地看了看顾氏。顾氏笑了,对祖毅道:“益佰的好意我们心领了,等济言好起来,定会去府上叨扰的。”

    不管真心假意,至少祖毅以后是不敢再放肆了,宋宴清也会回颜家上课,这就够了。

    转眼京城已经被白雪覆盖,银装素裹。红墙黄瓦也都隐匿了自己的尊贵,只有些些红梅不畏寒先露了脸,天气越凉,长安城也越静。直到了大年前后长安才又复活。

    李家的年过得很冷清。母亲的病情又加重了。年夜饭也是撑着来坐了坐,实在撑不住了又回去了。

    王家大表兄第一次离家,也是头一次见过年过得这么冷清的,很不习惯。在太原多好啊!那么一大家子人,平日有什么隔阂的在那一日都放下了,大家平平安安和和气气地过个年,热热闹闹的,人也有了精神气。

    “阿娘,王家大表兄要什么时候才搬出去?”明玉接过王嬷嬷递过来的药碗,试了试温度才喂给王氏,又问道。

    王氏回道:“你大堂兄已经给他找到住处了,开年了他上任了就能搬过去了。等稳定些还会接你舅舅舅母,大表嫂和侄儿们过来。”

    明景抬头:“外祖父外祖母呢?”

    王氏扯了扯唇:“他们在太原住了一辈子,是不会轻易离开的。你二舅舅也还在太原呢!”

    外祖母重男轻女,她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不疼的是女儿,最疼的是儿子。

    王家大表兄在家里估计也没受过那俩老年人什么恩惠。

    王家人真是很奇怪,各过各的,没有一个人表现出需要亲情的样子来。外祖母偏心,可那两个舅舅也没说多疼母亲这个妹妹。明明是一家人,却情感淡薄甚至没有。

    或许王家人这一房人除了血缘上的羁绊,是半分关系也没有的。

    王氏喝完药漱了口,拉过两姐弟的手,细细看了半晌,眼中有些湿润。牵起一丝笑容道:“无论我们长辈关系如何,你们大表兄既然到了长安,往后你们就要多走动走动。

    恒德是个好孩子,跟霁儿合得来。两人每日都要说话到半夜,你大嫂嫂都来跟我诉过好几次苦了。

    这样才好,往后在官场上他们两人才相互有个照应。”

    明景好像感应什么了,母亲应该要离开了。

    明玉已经哭了,紧紧地抓着母亲的手。王氏抬手给她抹泪,轻声道:“往后你要更加坚强,要照顾好两个妹妹,也要照顾好自己。母亲的嫁妆都交给你们大嫂嫂存着了,三个人平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