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府,柳泉县,平安镇,顺风商会。
又是一个晴朗的早晨,隔壁商户已经开始清扫货架上积沉了一晚上的灰土,噼里啪啦的声音把萧易从睡梦中叫醒。再加上窗外街上已经有早起的商贩叫卖,不由得使人心烦意乱。
萧易回想起昨天梦境中的内容,每一个场景都能从被摧残记忆的边缘找到相应的真实的线索。跟随师父学习剑术的时候,师弟总喜欢向他挑战。结果总是自己能嬴半手,师弟则是屡败屡战。他唯一一次输给师弟,就是昨夜梦中所展现的那一次。师弟刚刚学会凝神咒第四重,自己一不小心,被师弟钻了空子。
萧易随即想到师弟的那招凝神咒,隐隐觉得可怕。趁对手不注意时暗下此咒,便可以凝其心神,使其反应迟缓而自身浑然不觉,从而在战斗中占尽先机。这种歪门邪道的武学为人所不齿,师父却毫不在意地鼓励师弟修习此道,其中原因令人费解。
天下武学,除了极少数的例外,一般都有九重,每提高一重,其战斗力便会大增,机理也更加精巧而不易被人破解。因此凝神咒第三重能被自己轻松识破,第四重却意想不到地中招。
此外,武学每三重为一阶,故而又有低阶、中阶和高阶之分。每两阶之间的差距比起一般的每一重之间的差距要更大一些。
以师弟修习的凝神咒为例。初阶称作偷神,其作用无非是使对手瞬间神识恍惚,从而创造可乘之机。中阶才是凝神,在对手疏于防范的时机下咒,使其反应迟缓,便可以轻松制敌。高阶叫做弑神,并非弑传说中的神,而是弑人心神,使人一瞬间万念俱灰、六神无主,进而使其丧失神识,行如僵尸一般。
想到师弟的凝神咒不过进入中阶两年而已,还远没有达到高阶那么恐怖的程度,萧易不觉松了一口气。这时候掌柜进来叫他们四个伙计起床干活,萧易也不再多想,打起精神来。
晚间戌时,天色早已经暗了下来,日间热闹的街道也早已安静。干了一天跑腿的活,由于略懂一些轻功的原因,萧易也并不觉得有多累,其他三个伙计却叫苦不迭,早早躺倒在床上。
萧易从小便在师父的监督下养成习惯,睡前静坐半小时,运转周身之气,达到延年益寿、增强体质的效果。他像往常一样在床上盘腿而坐,却感觉屁股下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垫着,很不舒服。他起身,发现一张字条,看不出是何人笔迹,上面写着:镇西村藏骨窟,子时来见。
萧易的心中既激动又害怕。欣喜的是,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异乡异客、举目无亲,有人能联系到自己,说不定心中的疑惑,可以从此人口中得到解答。害怕的是,他几乎可以肯定,藏骨窟内约见的人,想要向自己传达某些消息,而他却不知道这些消息对自己来说是好是坏。但是无论如何,他已经别无选择。
一将功成万骨枯,藏骨窟,就是用来堆放这些枯骨的地方。一般在一场大战之后,附近的村民便自发地打扫战场,把那些阵亡将士的遗骸就近找个山洞藏起来,使他们的灵魂得以安息。很难想象,在长安这座普天之下最太平的城池附近,也曾经爆发过惨无人道的战争。
夜半子时,镇西村,荒郊。暗云遮月,万物无声。藏骨窟外阴风阵阵,洞窟内漆黑一片。萧易点亮从商会偷来的半截蜡烛,小心翼翼地朝洞内走去。脚下时常踩到坚硬的东西,不知道是石块还是白骨。
前行了没多久,萧易便发现前面的火光。他吹灭蜡烛,径直走向光亮处。那里并没有他期待中的人影,只有一团篝火。在篝火的不远处,放着一只精致的木匣。萧易再次确认四下无人,看来,写字条之人想要告诉自己的消息,就藏在这木匣之中。
萧易不假思索地打开木匣,一时间的惊愕难以言表。木匣里静静地躺着一枚信封,在信封的封口处,别的竟是师父最常戴的发簪。萧易不容多想,把发簪取下,收入怀中。
当萧易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他的双手更是止不住颤抖起来——那封信上的玲珑正楷,正是师父的笔迹。萧易从小跟着师父晨昏诵读经卷,那些经卷都是师父的手抄本。这笔迹如此熟悉,自然不会认错。
那封信里的内容,日后萧易时常拿出来细读,每次读完一边,眼眶里都饱含热泪,情不自禁。信中如是说道——
萧易吾徒亲鉴:
你自幼随为师修习,已廿载有余。其间经历种种,无需细表;师徒情深,更不足道。
你本孤儿,幸得为师相救,同你师弟师妹三人,拜入我萧氏一门。为师平生所学,无不倾囊相授。
恶徒萧寒,妄图凝神残篇《蚀心咒》,勾结师妹萧红,毒伤为师,且加害于你。
为师本应命丧当时,好在有贵人相助,至今仍有一息尚存。然师门已殁,两恶徒亡命奔走,不知何方。为师请贵人助你逃过此劫,将你安置于柳泉县平安镇。望你得此镇名庇佑,一生平安。
你已中蚀心咒,奈何为师将死,贵人无解咒之策。今后凡事须稳住心性,三思后行,方不至迷失心魂。解咒良药,可遇而不可求之。切莫挂怀,静待机缘。
复仇之事,若你力不从心,为师不怪。只求你不忘为师教诲,竭力为人,小心处世。若你能凭借一身本事,匡扶正义于天地之间,显我萧门神威,不辱为师之名,则为师纵然枉死,亦将含笑九泉。
汝师萧世尘,建元二十九年九月初六,绝笔。
夜深人静,万籁沉寂。西风在此时突然露出狂妄的本性,毫无预兆地肆虐起来。直抽得洞外枯枝猎猎作响,山上石块跌落不止。一只不知名的飞鸟,慌乱地扇动翅膀,在天上摇摇欲坠,发出绝望的悲鸣。
洞内篝火已经燃尽,萧易点燃尽剩三分之一不到的残烛,周身漆黑的世界才恢复了一点光亮。他跪倒在地,以师父的玉簪为灵位,三叩九拜。他的双眼红肿,甚至夹杂着一丝血色,在身后森森白骨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狰狞可怖。
丑时,镇西村,酒肆。
小伙计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打开门一看,一双愤怒的眼睛,正在死死盯着自己,不由得瑟瑟发抖,浑身发冷,两腿之间却涌出一股热流。
“拿酒来!”萧易狂喝道。
“客官,小店已经……”小伙计颤颤巍巍地回复,却看到来人提起手中的剑,乌黑的剑刃在黑暗中发出金属光泽,他的眼神中竟带着杀气。小伙计晃过神来,一溜烟跑到柜台,也不管是好酒还是劣酒,捧着两坛就递给身旁的怪客。
萧易眼神中的杀意暂时消退,从衣兜里掏出白天刚挣来的两枚铜钱,拍在酒肆的柜台上,转身离去。小伙计虚惊一场,额头冷汗直冒,把门关好后便上床昏昏睡去,也没感觉到自己的裤裆还是湿的,也不去想明天掌柜回来,看到淋落一地的尿渍和柜台后的货架上不翼而飞的两坛新酿女儿红时问起自己,该如何收场。
辰时,镇西村外。已是破晓时分,东方微白,吹袭一夜的狂风终于渐渐平息,地面上结了一层白霜。在一棵掉光树叶的枯树旁,萧易呆呆地坐着,似乎并不觉天地间袭来的彻骨寒意。
酒已经喝干了,乘着酒性,萧易高声吟唱——
“西风烈,鬓已霜,枯骨堆成帝王将。铁蹄横踏,关山遥望,尽沧桑。多情恨,万古荒,玉龙难断是愁肠。往事难解,今朝有酒,又何妨?”
这首《西风烈》是师父生平最喜欢吟唱的歌曲之一,萧易也喜欢跟着师父一块唱。而今再次唱起,却发觉风味在其中。
师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萧易心想,他老人家好像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去,不愿提及却又不愿忘记。每当萧易向师父追问他老人家从前的经历,师父都微笑着说:“不足道也!”,却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暗自神伤,嘴里不住地哼着《西风烈》这样的歌谣。
师父的过去,一定是一段金戈铁马、意气风发的热血传奇,一定是极尽人世间繁华的名门之后、帝王之将。可能是由于一场突如其来的沧桑巨变,而后物是人非,不复当年之勇,方才归隐山林。
无论如何,师尊萧世尘,永别了!徒儿萧易会用那两个逆徒的鲜血,为您老人家报仇雪恨!
无论他们有如何难言的苦衷,白纸黑字、证据凿凿,徒儿从今与他们一刀两断!无论他们的武学将来如何登峰,剑术多么造极,他们不配拥有师父赠予的两把宝剑,他们身上师父赠予的一切,我萧易必将代师父收回,他们必将感受到人世间最深切的绝望,他们,都得死!
“风来!”萧易挥动手中的墨渊,仰天长啸。一时风起,八方悲鸣。
&/di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