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小说手心里的温柔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间过去了整整五年,由于柳树镇连续自然灾害的影响,

    乡镇各级领导干部深入到各村摸底,选择新农村地址,就异地搬迁相关问题达成了共识。

    河谷村,白鹤村都属于异地搬迁的项目村,梨花村距离公路最近,村外空出来的川地就是新农村的建设用地。

    经过一个多月的积极准备,梨花村新农村开始施工了,负责人是黄老板,监工是李师傅。

    可是为了确保工程万无一失,每个包村干部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新源在村委会吃过早饭,就准备去梨花村检查新农村进展情况,因为县高官已经明确表示,按农历十一月份,梨花村的异地搬迁工作要全部完成,确保每个村民都能够顺利过年。

    新源找到承包新农村的黄文涛。他刚刚进料回来,监工李师傅给他倒了一杯水,帐篷里卫生条件很差,他们三人喝茶聊天。就在那时村支书郑玉和走了进来,他找黄老板有急事。

    郑玉和把黄文涛叫到一处没人的地方,他一屁股坐在刚刚拉来的砖头上,从兜里掏出一沓卷烟纸,又伸手从裤腰带上取下一个黑色的旱烟袋。他让黄文涛也抽一支,黄文涛推开他的胳膊,说自己抽不惯旱烟,力大,并且呛人。时候因为偷吃爷爷的水烟锅,差点没呛死。郑玉和微笑着手指捏了一撮烟叶,均匀地撒好,就正方向把纸片卷好,拧起来。因为他用力过猛,脊背上打丁的蓝中山装从肩膀上溜了下来。

    黄文涛给他重新披上,笑眯眯地说:“老哥,都什么年代了,还穿打丁的衣服?也不怕让人家笑话。谁不知道你儿子现在是徐书记的红人?新月家那么有钱,你家里也存了几十万。还穿得像个叫花子一样,岂不给儿女脸上抹黑嘛?让村里人骂娃娃不孝顺你们老两口,连件新衣服都不给买着穿!”

    “你知道我不喜欢穿得亮堂堂得,手心里有钱才踏实嘛!我一辈子真的穷怕了,现在一看见钱就爱得死去活来。”

    “你呀!不光爱钱,还爱女人。你和许寡妇那点破事,传得满城风雨。听嫂子说你现在又有了相好的,那女人比许寡妇还骚情不知多少倍呢!”

    “别提了,死婆娘还有脸说。她上个礼拜又闹到村委会来,当时我正在开会。她一进来就龇牙咧嘴地拧住我的耳朵往外拽,骚得我的老脸呀简直没处搁!你不知道当时的场面有多热闹,乡镇府的干部都在,不知道人家在后面怎么说我呢?”说着他狠狠地扇了自己一巴掌,惹得黄文涛哈哈大笑起来。

    “咱们言归正传,我今天来的意思你也明白。异地搬迁的工程如果没有我在里面给你撺掇,你能竞标如此顺利?”

    两个人私吞村民巨款0万,黄文涛偷工减料,他的工程有很多的问题,为了掩人耳目,他俩一个鼻孔里出气。对外说法一致,负责监工的是吴书记请来的人,包括黄文涛是吴书记的表弟,但柳树镇有什么项目都是黄文涛独揽,挣得钱两个人平分。吴书记的在柳树镇的这五年,他利用手中的权利尤其在修梯田的工程中大发横财。他的儿子大学毕业后,他利用大哥吴永田在市委的关系,把儿子安排到运城市教育局工作,并拖关系把政和县乡村学改薄项目都申请过来,交给黄文涛来做。

    光他给莲花乡中心学盖食堂,还有下面四个完的危房改造过程中就捞了一百多万。

    他的工程有很多的质量问题,可是没人敢说,其实你说了也没用。其实新源早就看出来这一点,黄文涛的发财路子众人都早有耳闻,可是村民们都睁一只眼闭只眼。

    他们不是不想去揭发他们,只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因为其他人都不说,他们也就忍气吞声地看着他作恶。

    尤其是郑玉和他更是个十恶不赦的坏蛋。他是吃喝嫖赌样样都有。村里的留守妇女多数和他都有关系,粮食直补金,退耕还林补偿款他上报得多,给村民的少。一到信用社取钱的时候,他就把村民的户口本,收交上去,取出50和吴书记平分后,老百姓经常得到的钱只有几十块。

    郑玉和夜晚翻墙来到许文法家里,这个女人虽然已经五十多岁,但是天生一张娃娃脸,看上去至多有三十多岁,皮肤紧致,长着一对大,吸引的郑玉和每天流口水。她和许文法完事后,扔给她二百元,许文法缠着他要为她家评低保,并且把傻姑娘的补助加大一点。她又央求他一定为儿媳的事保密,要不然大海就会打一辈子光棍。

    郑玉和作为共产党员,不守信用,欺男霸女的行为引起了所有村民的不满,加上他和吴书记是亲戚关系,所以谁也拿他没办法。因此所以柳树镇的村民们都很讨厌干部,他们认为所有的钱都是乡镇干部给贪污了。干群关系一度受到伤害,乡镇干部下乡后,村民不给饭吃,他们说国家政策如何好,老百姓就是不领情。他们讨厌这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所以驻队干部的工作非常难搞,遇到脾气不好的社员经常被骂的狗血碰头,老百姓住的还是几十年老祖宗留下的破瓦房,走得还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就没法出门。娃娃念不起书就去外面打工了,可是乡政府每年虚假上报居民年均纯收入都过万了。

    武文明是新源的叔叔,他是梨花村大队的文书,经常跟着郑玉和做事,尤其是每次签字,都由他完成。河谷村异地搬迁事主要由他负责。

    由于三个村庄加在一起八百多户人,所以每个村的干部合负责合村的钱款问题比较麻烦,于是郑玉和以自己身体不好为由,把村支书的位子让给了武文明。私下做好这一切后,他召开了三个村庄的选举大会,武文明正式成为取代郑玉和的一把手。他为人老实,没有心眼,做任何事都是讲求原则办事,给人不留情面。所以得罪了很多人。就在交钱这件事上,梨花村的村民比其他两个村的村民更加勤快,当河谷村和白鹤村的村民还没有看到苹果带来的巨大收益时,他们两个村的村民只知道种粮食,然后外出务工挣钱,对所栽的苹果树爱理不理,多数苹果树因为没有管理得当而死得死,腐烂得腐烂,三年后同时种植的苹果树,而梨花村的却家家户户都买了两三万元,苹果树有的甚至买了十万元,这下才让百鹤村和河谷村得村民看到了种苹果的好处,他们才开始把苹果树重视起来,可是却迟了,新农村是二层别墅,国家补助三万元,五万元是三年无息贷款,三年后就要连本代理利归还,而村民自己要掏八万元。这些钱对于梨花村的人而言很快就交齐了。而百鹤村和河谷村的人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村民们被逼无奈,多数人都不想异地搬迁了,可是乡政府不允许,他们就闹到武文明跟前,准备撕掉合同。

    于是武文明找新源看有没有别的办法,刘亚打电话叫他去村委会,因为县长带着人来到梨花村来检查工程进度了,新源没有时间去处理村里人的事,再说又是一个村的,他也不好出面调停。于是他赶紧来到村委会。吴书记,县长徐怀仁也来了。还有县电视台的记者,若干人等。

    吴书记带领导们去工地视察,一边走一边介绍,徐县长又来到群众住的帐篷里看望受灾群众,问他们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一定会帮他们解决。又询问救灾物资能不能及时发放到位?并叮嘱随行人员一定要保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注意用火安全。他们又来到受灾严重的梨花学,梨花学所有的教室都在地震中倒塌了,全校师生就在帐篷里上课。

    武长胜就是梨花学的校长,他亲切地招待了徐县长和各位领导,又看望了孩子们的学习环境,他不由得感慨,叮嘱黄老板一定要及时把学校建好,让师生都能正常生活和学习。

    陈如燕挑着两桶水从学校门口走进来,她长发及腰,穿着一套红色运动服,白色球鞋,俨然一个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所有人的目光都注意到全校唯一的一个美女老师身上。她微笑着放下水桶向大家问好。

    徐县长看到这一幕,他心里很不好受,梨花学的师生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依然自信乐观地面对生活,实属不易。他当场宣布给梨花村通自来水,让梨花学的老师和孩子吃上干净卫生的水。减轻老师的生活负担。

    新源目不转睛地望着陈如燕,她是那么美丽,单纯,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青春的活力,就在那时,他突然觉得陈如燕也在看着自己,他只觉得耳根发烧,心跳不已。这种美妙的感觉是他和刘亚在一起时从没有过的,就在那一刻,他喜欢上了陈如燕。徐县长当着所有人的面表扬了陈如燕老师的奉献精神,电视台记者还采访了陈老师。一时之间陈老师名声鹊起。

    送走了县上的领导,新源来到父亲的帐篷里,询问陈如雁是啥时候来的?他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她?父亲告诉他是上一周刚分配来的大学生,干活勤快,教学方法新颖,他正准备把陈如燕介绍给他了,新源也老大不了,不能这么一直拖着。弟弟的孩子都大了,他还没结婚,村里人会看笑话的。

    新源来到陈如雁的办公室,其实还是一顶蓝色的帐篷里,她正在写教案。他们俩聊了很久,原来陈俊峰是她哥哥,她老家就是梨花村的。父亲是退休干部。说到这,他们俩就有了共同的话题,因为他姐姐和她哥哥都是受害者,不幸的婚姻让两家人都陷入了绝境。她本来在西安上班,可是家里发生了这么大的事,她就回乡参加了教师招考,没想到还考上了,就被分配到梨花学当老师了。

    他们俩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互相留了电话号码和qq ,刘亚四处找不见新源,就打电话过来,叫他去村委会有急事。

    新源只好去了村委会,叔叔武文明给他沏茶倒水,说起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时,新源提醒他要注意郑玉和与黄文涛,因为他们俩不干净,弄不好会把自己给牵扯进去。

    武文明不但不听,还骂新源是拆自己的台。他刚刚当了书记,很多事还得依赖郑玉和与吴书记。

    因为郑玉和的大女儿新月是他弟媳,所以吴书记带着徐县长去郑玉和家吃午饭,厨房了来了四五个帮厨的女人,荞麦手擀面端上来后,众人抢着吃。徐书记说起他时候过年就等着吃荞麦饭的事,现在大鱼大肉都吃不下去了,就喜欢吃点粗茶淡饭,尤其是荞面饭。吃完饭他来到河谷村的困难群众家庭,看望杨四成老人。

    他们正好看见河谷村的村民在闹事,有几个年轻力壮的伙把武文明摁倒在地,拳打脚踢起来。

    徐县长立即喝住了刘康,问清楚他们到底是怎么回事,经村民们一说才知道是没钱盖新农村,想撕掉合同的事。于是徐县长让吴书记出面调停,决定给这些困难群众帮助解决资金的问题。当着徐县长的面,他告诉闹事的几个农民自己要交的八万元贷款来解决。他特意吩咐武文明明天就去信用社贷款,赶快把拖欠的钱交齐,黄老板还等着钱进料了。待一切安排妥当,徐县长满意地走了。送走徐县长后,刘亚就高兴地邀请新源去城里给她过生日。

    新源一心想去见陈如燕,就推辞说他家里有急事,要回去。可是刘亚不依不饶,非要他去陪不可。没有办法,新源只好去给她过生日。

    那天晚上,刘亚当着父母和亲戚朋友的面说新源是她男朋友。新源一脸的诧异,不知道如何是好。亚的妈妈赵女士亲热地给新源加菜,她仔细打量着新源,高兴地合不拢嘴。因为刘亚是独生女,只要女儿看中的男人他一定会错不了。同事们都知道他们的关系,刘亚和武新源一起上班,他们俩非常般配,也是所有人看好的对象。尽管刘亚很优秀,可是她身上的娇姐脾气很突出,这是他无法接受的。所以他们俩一直保持亲密的朋友关系,但是和男女朋友是有区别的。虽然刘亚早已认定他了,可是武新源一直觉得他们俩在一起不合适。

    吃完饭后,刘亚送新源去宾馆,新源对她说:“你不要再闹了我们俩根本就不合适。”可是刘亚却不依不饶地说,她不管,反正她已经给父母说了。那天晚上,刘亚陪新源来到他的房子里,她就主动去亲吻新源,可是却遭到新源的拒绝。刘亚生气地问为什么?新源不理她,坐下来一个劲地抽烟,郑重其事地对她说:“亚,我们分手吧,我们在一起不合适。”刘亚生气地抽了新源一巴掌,哭着跑回家了。刘亚走后,他迫不及待地给陈如雁发qq,一会时间就收到了如燕的回复。新源就进入她的空间,查看了她的说说和空间相册,对她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两人快乐地聊了起来。

    不觉已经过了1点,他知道她明天还要上班,就此告别,可是他依依不舍地又连发几条信息过去。直到对方没有恢复,他才准备睡觉。

    黄老板请吴书记和郑玉和吃饭,谈论工程的问题。将近两千万的工程,他下来后就能挣到四五十万,吴书记二十多万,而郑玉和也能挣到十万左右,可是如果工程一旦出了问题,就把责任推给武文明。马上要换届了,吴书记即将成为下一届水利局局长,由武文明一手负责,他只坐收渔利。

    为了尽快交工,工程队没黑没夜地干活,有一半的房屋没有按照图纸上的要求完成,因此监工李师傅对黄老板的所作所为很担心,他把这件事给吴书记通报了之后,吴书记就当面责备黄老板不负责任。事后,黄老板请吴书记如市里吃饭,他请来了美女陪他,并且给他十万元,要求他把这事装在肚子里,不会有事的。

    吴书记也就不再追究这件事了,可是新源在开会时又提出了这个问题,他刘被吴书记劈头盖脸得一顿责备,说工程问题不要他瞎操心。新源一肚子的怨气,他没有错,错的是黄老板,于是他又去找黄老板理论,说这是关系民生的大事,老百姓的安全最重要。

    黄老板就讽刺他说新源在为他家的房屋担心什么,绝对没有安全问题。于是他当面请人来测量,被黄老板派来的人打了一顿。

    吴书记连夜赶来处理这件事,他把新源调离梨花村,去了白坡驻队,大家都知道白坡是全乡条件最艰苦的一个村子,很多干部在哪儿都待不了一年就回来了。

    可是新源却非常愿意去哪儿,他就住在光棍马悦山家里,白天和群众去田间劳作,晚上就和村里的老人一起说话聊天。他组织群众修路,种果树,到处去县里跑项目,找同学拉赞助,发展乡镇企业。通过劳务输出,很多年轻力壮的都出去打工了,村庄里非常萧条,没有人住的房屋断壁残垣,一到晚上就像鬼出没的地方,特别恐怖。

    马悦山哥哥出车祸死了,他嫂子也改嫁了,只留下一个八岁的男孩冬子。冬子穿得脏兮兮的,手上皴裂,像开口的娃娃,脸蛋上全是泥巴。他的学习成绩很差,马悦山白天去地里劳动,晚上就去搓麻将,孩子的作业没有人管。自从新源来后,他替马悦山打扫房屋,做饭,给冬子洗衣服,洗澡,冬子一下子变得明朗起来。

    刘亚来到吴书记办公室里,因为新源的事和他争吵起来,刘亚坚持要他把新源调回梨花村,可是吴书记坚持不干。没有办法刘亚就和欧阳健两个去看新源,因为一个月时间没有见他了。

    他们俩一路打听才来到马悦山家里,白坡村的生活条件非常艰苦,这儿十年九旱,连自来水都没有。全村人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

    村民们很早起来就去排队,因为连续降雨,泉水充沛,村民们还是要早早起床赶着驴子去驮水,新源挑着水桶,马悦山赶着骡子,和来往挑水的村民们打招呼。

    他们刚回来不久,刘亚就从屋子里跑出来冲到新源怀里,放声痛哭起来。她抱怨新源薄情寡义,这么长时间竟然不给她打电话,连短信也不回。是不是真把我给忘了?

    新源笑着说:“都是因为太忙了,这不刚挑水回来嘛!”于是他洗完手就去厨房里给两人做早饭,刘亚擦干眼泪,说让我来,你好好歇会吧!

    吃完饭后,新源提议三个人一起来到村主任王麻子家里,他去了地头还没有回来。70多岁的老太太眼睛瞎了,她坐在炕头上做针线。屋子里光线很暗,老太太问他们是干啥的?新源说:“是自己人,来串门的。”

    老太太警惕起来,她歪着头仔细听来人的口音觉得很陌生,就提高嗓音说:“你们是找我儿子的,他不在。乡政府的事太多了,人家的麦地都耕了两遍了,我家的麦苗都重新长出来快上膝盖了,今日才去犁第一遍,他就是个跑腿的,得不到任何好处。不像你们干部,有国家养活,不怕耽搁了庄稼。”新源坐下来说我们也要去地里种庄稼哩,要不然就没有吃的了。老太太渐渐话多了起来。她就说起自己时候家里生活紧,在农业社经常吃不饱,她母亲就偷偷去地里偷粮食,然后拿回家后做饭吃,她的两个妹妹都饿死了,只有两个哥哥还活着。她三十岁死了丈夫,独自把儿女拉扯长大,女儿得乳腺癌死了,她眼睛也哭瞎了。现在社会多好,要啥有啥,能吃饱穿暖,百姓安居乐业,国富民强。她每天晚上都看新闻联播,国家对老百姓政策越来越好,都让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新源喃喃地说:“我们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的,您要相信党和政府。”

    王麻子回来后,刘亚已经做好了午饭,大家吃完饭后,新源和他商量把村里吃水难的问题及时反应上去,给乡亲们拉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王麻子高兴地说:“太好了。如果那样的话岂不更好,我们再也不用去那么远的地方驮水了,他说漫水湾的泉水太硬,吃过的人都是腿脚不好,牙齿发黄,消化不良。多数老人的腿一到50岁就疼得走不动了。”

    新源说:“这事你要去办,如果乡上推三阻四不管,你就直接去水利局,如果水利局不管,我们就去县政府找徐县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