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三国翔龙风云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四六章 天下士族出吾辈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〇〇五章天下士族出吾辈

    “不错不错,骏儿这等见解,我等不及啊!子敏兄,看来我等这是老咯,我们家的麒麟如今已是翱翔的飞龙了!来,我等只好继续品酒吧!”蔡邕听完之后,亦是点头称赞。

    “岳父大人,骏儿看您平日里清心寡欲,风轻云淡的,今日却是食欲大开,笑口常开,不知有何喜事啊?是莲儿逗你还是对骏儿之前送去的春秋魏国的古籍孤本还算满意吧?”三人坐下之后,吴骏发现老丈人蔡邕眼开眼笑的,胃口很好的模样,与自己老爹吴硕的严肃之状截然不同,不由心生窦疑。说起莲儿,也就是蔡莲,蔡琰的亲妹子,蔡邕的次女。那是还在庐江的兴平元年六月时,蔡邕与其妻子日夜耕耘,不想还能老蚌怀珠,怀上了一胎,当全家迁往洛阳之后的半年内,蔡母就将蔡莲生了下来,现在已快五岁了,每次和蔡母来到侯府看望蔡琰时,这蔡莲就一直嚷嚷的要找吴骏这个姐夫玩捉迷藏的游戏,想来蔡莲那胖墩墩的脸庞,吴骏就一直发乐。

    “哈哈!骏儿这次可是猜错了,虽然对你送去的魏国古籍孤本甚为满意,对莲儿也天天腻着惯着,不过看到骏儿方才神采飞扬之状,我不由想起了今日在’博学院’中授课的情形,有位来自冀州清河郡的一名崔氏学员来了,就忍不住发笑了。有时间骏儿可与这名姓崔名林的学员交流交流。”蔡邕看到自己的女婿,真是越看越满意,果真是琰儿的良配啊。

    “冀州?清河郡?崔林?”这段时间一直忙着军务,有段时间没去“博学院”讲学了,什么时候冒出了一个清河郡的崔林来了,还是来自袁绍的冀州,这崔林好像没什么印象,回去好好让秘营查查。历史上的蔡邕精音律,通经史,善辞赋,擅书法,平时只对乐谱书法、古籍孤本等感兴趣,想不到对优秀学员也这般上心。

    蔡邕看到吴骏在文韬武略上俱是样样皆通,不过对着天下世家门阀的势力了解不深,有必要为他补上一课了。“骏儿,如今你已是入主中原,戡定司州,岳父相信你亦是听说过我们大汉士族之家吧,趁着天色尚早,今日慢慢告知与你。”看到吴骏聚精会神的听着,满意的继续说道,“正如江东四大家族陆氏、乔氏、顾氏和朱氏一般,这天下各州郡都不同程度的传承着传统士族,势力庞大,声名显赫。三军未动粮草先行,骏儿,你可知我大汉的四大商贾世家吗?”

    “四大商贾世家?”吴骏今日被自己这岳父的惊人语论颠覆了,平日里看起来只是埋头做学问的老头,居然对大汉的经济商贾如此关心,看来自己之前有点低估了三国里的某些牛人大咖了。“孩儿只知道,我大汉目前风头正劲的三大商贾,一为冀州中山的甄家,二为兖州陈留的卫家,三为徐州东海的糜家。至于第四嘛,大家各说纷纭,说法不一,有的说是江东四大家族之首的陆家,有的说是荆州的蔡家、有的说是益州的张家、更有人说是交州的士家,还请岳父大人指点迷津!”吴骏根据秘营反馈回来的情报得知,大汉目前财力最为应该是上述几大家了。

    “恩。骏儿所知的冀州甄家、陈留卫家与徐州糜家,确实为我大汉日下显赫、财力雄厚的前三大商贾世家;骏儿,你很幸运的是,目前甄家与糜家业已投在了你的麾下,陈留卫家投在了兖州曹操的麾下。其他的各有各的依附势力,江东陆家听说已归顺于你表弟霸王孙策;荆州蔡家是荆州刘表的大舅子,自然是依附于刘荆州;益州张家家主张肃在蜀z文臣占有相当影响力,目前依附于益州王刘璋刘季玉;而交州士家确是独立于任何势力之外,山高路远,洛阳鞭长莫及,士家俨然交州的土皇帝。所以,世人根据他们在全国各地的势力分布,把后面所述的江东陆家、荆州蔡家、益州张家、交州士家并列为大汉第四大商贾世家。”蔡邕侃侃而谈,完全有着他文学素养般的历史底蕴,各大世家如数家珍的向吴骏道来,说完后仅是淡淡的抿了一口温茶。

    {}/  “至于弘农杨氏,孩儿所知,杨彪先祖杨喜曾任骑都尉,汉高祖时因功封赤泉侯。其后人杨震、杨秉、杨赐皆官居太尉,且以忠直而闻名。当代族长为官居太尉杨彪,其少年时受家学熏陶,初举孝廉,并被州里举为茂才。后被征拜为议郎,迁侍中、京兆尹,任侍中、五官中郎将、颖川、南阳太守,经三次升迁后任永乐少府、太仆和卫尉。其后历任三公,在董卓打算迁都时据理力争。献帝东迁时杨彪尽节护主,亦算得上一位我大汉忠臣。杨氏家族更是人才涌现,杨彪之子杨修虽是仅有二十岁,但为人好学,有俊才,谦恭才博,为杨氏家族新一代的新星。”因为弘农位于司隶州境内,杨彪更是历史上的名人,现在皇帝身边倚为肱骨,对杨家的资讯自有秘营的谍报传来,对杨家的信息可算得上精准全面。

    “不错,看来骏儿对杨氏了解颇深。若论起这影响力,能与弘农杨氏并称于世的,且为四世三公的,当属汝南袁氏家族。汝南袁氏为我东汉著名世族,祖籍在汝南郡(今河南商水西南),其祖上袁安官至司空、司徒,安子袁敞及袁京皆为司空,京子袁汤为司空、太尉,汤子袁逢亦至司空,前些年被董贼杀害的太傅袁隗便是袁逢之弟;袁氏四世中居三公之位者多至五人,故号称四世三公”。老爹吴硕休息了片刻,接过了此话题,滔滔不绝的为儿子讲解,可谓诲人不倦。“而当今群雄争霸,冀州袁绍,便为袁逢之庶长子,其麾下文武众将不少,现盘踞河北;寿春袁术为袁逢之嫡子,为袁绍之弟,身边的袁氏族人袁胤、袁焕更是智能之辈。”吴硕之前在京师洛阳任职,与袁氏家族的不少人士有过交流与接触,与袁隗同为同僚。

    “最后,天下士族的杰出代表颍川陈氏家族了。陈氏为颍川望族,族内著名人物首推已故太丘长陈寔,陈寔德冠当时,成为远近宗师的名士之首,荀爽、贾彪、李膺、韩融、王烈、管宁、华歆、邴原等都曾向他问学。陈寔共有六个儿子,其中陈纪、陈谌最有贤名。陈纪曾任我大汉大鸿胪,世人将其父子三人并称为’三君’。”看来今晚夜色已深,吴硕对颍川陈氏只做了简略的讲解,但足以让吴骏对天下士族的格局有了更深层次的掌握。“好了,骏儿,如今夜色已深,早点回去歇着吧,你那一推媳妇还在等着你回去呢。届时,大军出发时,我们再给你壮行吧!我与您岳父大人也该歇息了!”

    “孩儿多谢父亲与岳父大人!孩儿定不服二老的殷殷期望,孩儿先行告退,您二老早点歇息吧!”吴骏一经老爹的提醒,一看,确是夜色已深,是该回房的时候了。望着吴骏日益强壮的背影,吴硕与蔡邕对视一番,满意的点头微笑着,这匹骏马终于长大了,终究要驰骋在我大汉的广阔天地之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