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〇〇四章天龙翔首靖平安
会议散会之后,吴骏在亲卫的护送之下回到侯府。此时已将近亥时(晚上1点)。“卫侯府”与“征西将军”府分别位于洛阳的东西两地,“卫侯府”位于东面,美其名曰“紫气东来”;“征西将军”位于西面,其意为征平西向;中间夹有“司隶校尉府”,寓意为居中统筹,四平八稳。就具体意义而言,“卫侯府”作为吴骏一家人的私人住所;“征西将军”作为军队办公所在地,军政人员多在此地办公与召开会议;而“司隶校尉府”更多是政事处理的机构。
不多时,吴骏一行十一人便回到“卫侯府”。侯府前一对威武昂扬的石狮雄伟庄严,狮视耽耽,肃穆庄严,左右两侧分别是一头走式的雄狮和卧式的雌狮。狮子已经成为汉末世人的一种信仰与图腾,被视为辟邪驱恶的吉祥物,并与龙凤攀附在一起,成为威镇八方、唯我独尊的王权与胜利的化身,石狮既作为侯府的守卫之神,更显示了其主人高贵的身份。
左边走式的雄狮脚边踩一只绣球,象征威力,雄风穿谷;右边卧式的雌狮脚下抚一只幼狮,寓意子孙昌盛,更有有腾跃之势。石狮的头部相当硕大,脑门宽阔隆起,天庭饱满,下颌裂开,地阁方圆。毛发呈卷曲纽状,自然地附着颈项部,更显得威而不怒,猛而不残。走势的雄狮口含圆珠,耳呈叶状,两边超过卷毛高度,毛发卷曲很有规律,布满了耳、颈部。狮子头部的鬈毛雕刻有十个鬈毛疙瘩,显示着其府邸为四品公侯等府。狮子底座花纹的雕刻左面刻的是“文房四宝”,象征“文采风流”;右面刻有牡丹和松柏,象征“富贵长春”;背面雕刻“八卦太极图”,象征“镇妖驱邪”。
侯府的大灯笼照耀的门口十分亮堂。侯府门前的两个大灯笼映射着氤氲的光辉,府前的两个卫兵则是身穿一身赤色轻铠,注目这缓缓的向府邸奔驰而来后迅速飞身下马的主人。
下马之后,吴骏将马匹交予卫兵之后,轻车熟路的进入府内,內苑位于“卫侯府”的后院,平时吴骏会安排三百名“亲卫营”的精英分三班轮流值守侯府的四周,侯府方圆一里之内树木房屋皆被麾下军士夷为平地,就是为了确保侯府的安全,同时在附近安排隐藏着不知数量的暗哨;“亲卫营”为“护龙团”辖下,其中精锐之士均从麾下各大军团与“秘营”中从千挑万选出来的精英,实为精英中的精英,在军中服役大多为吴骏在洛阳与庐江征辟军士,皆随吴骏南征北讨多年,大部都参加过洛阳保卫战、徐州之战、北海之战与征讨李傕、郭汜余孽,可谓百战之士。如果外放到各军团去,若论统兵实力与忠勇之能,随随便便都可以胜任校尉之职,且“护龙团”主将为威北将军陈到陈叔至,吴骏任命“秘营”首领吴龙一兼任“亲卫营”首任统领,龙一将整座侯府的外围安全做得滴水不漏。
侯府大门与大厅之间一一条铺着大理石的五级踏道直上大厅,踏道两侧和明阶前的石栏,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石狮、花卉、走兽图案,装饰古朴典雅。大厅后有廊道与后厅、内苑相连,两侧百年丹桂、鱼池与后殿室内书画相映,宁静幽雅,大厅前两根浮雕云龙石柱,工艺精湛。
內苑位于侯府的后侧,平时非亲近之人无权进入,內苑内更有侯府四夫人赵雨亲自训练的三千女兵挑选出来的一百精英,号称“娘子军”。这娘子军经常嚷着各位将领的亲卫营将士在营中陪练,实力实不亚于一般军士,兼之內苑为禁地中的禁地,目前吴骏身份显赫,几位夫人更是身怀六甲,守卫不可谓不森严。
內苑目前暂时仅居住着吴硕夫妇一家人与吴骏的七位娇妻等人。自从获悉胞弟吴子兰发来的血诏之后,身为大汉末世忠臣的吴硕每日都忧心忡忡,不断询问最新讯息;自从由庐江转到洛阳,吴硕为了能让吴骏及其麾下众将更好的发挥能力便不再担任具体职务,只是在顾雍主持的“博学院”中教书育人,目前所授的《史学》、《法典》深受学子推崇,同时主持天龙军的律法刑文。“博学院”前身为吴骏在庐江设立的“博学馆”,教员多为饱读诗书的大儒与士子,其中不乏蔡邕等大咖,加上吴骏、荀彧、顾雍等人都会客串教员角色。
吴骏此番回来,一来是探望父亲吴硕,同时将与文武众将商讨之后的结果向其父做个汇报;二来与众位娇妻话别的。没想到刚回到大厅,便看到老爹吴硕与老丈人蔡邕联袂在侯府正厅等候多时。
“孩儿见过父亲,见过岳父大人!”吴骏忙于练兵与政事,吴硕忙于教授学子,两人已有数日不曾相见,吴骏向二老施以正式的礼节,“让父亲与岳父久候,实在不孝!夜色已晚,不知二老有何吩咐?”
{}/ “这会是何人书信呢?”接过递过来的书信,吴骏与蔡邕的心中不免心生疑问,两人分别浏览之后,才知是郭绥、王凌及叔父吴子兰的书信。吴硕向二人解释道,王凌王彦云,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东汉司徒王允之侄。几年前叔父王允主持刺杀董卓,后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为董卓报仇,李傕、郭汜在长安血洗了王允全家。在书信中,王凌向叔父吴硕言道,当年司徒府惨遭屠戮时,他和哥哥王晨年幼不引外人注意,他二人翻城墙逃跑,逃归太原祁县老家。如今并州战乱不止,二人入从军,又不知应该投军何处,想征询叔父吴硕的意见。这封信辗转多时,才转到吴硕的手中。郭绥的书信则是直接寄往江南庐江给吴硕的,后被转寄到洛阳侯府。郭绥如今在胞兄郭蕴麾下任一名文吏,负责雁门郡的军功考核的,相当功曹助理。郭绥的书信只是日常问候,当时鲜卑人并未南下。最后一封是叔父吴子兰的书信,虽然他没有与吴硕长期住在一起,但兄弟间的书信不曾中断过。吴子兰言道,如今鲜卑军队逼近雁门,形势危急,吴子兰是想恳求大哥吴硕能利用自己原来在朝中的影响,号召各方势力兵发雁门,救援护驾。
“骏儿啊,如今蛮夷犯我边境,中原大地更是狼烟四起,此次北上,可谓危险重重,既要击退鲜卑,又要救回陛下,不可谓不心谨慎啊!不过你与麾下众将既已决定出兵北上,救人如救火,那就大胆的去闯出一片天地,拼出一块属于你们年轻人的世界!”吴硕同时又从衣袖口袋中拿出三封书信,估计是给这三人的回复,“这是分别给郭绥、王凌与你叔叔的回信,你帮忙安排探马送出去吧!好男儿就该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既然郭王两家世代交好,渊源颇深,雁门大战将起,我给王凌的建议是,既然他想从军,就让去雁门郭蕴的麾下,要是他愿意来到你军中,就随他的意愿吧!至于郭蕴与郭绥,骏儿你此次前往雁门,可与之交往,从旁相互策应。至于你兰叔,你可尽快先派人与之联系上,为父担心陛下的安危。”
吴骏接过老爹的三封信件,“父亲但请宽心,孩儿知晓怎么做的。此次北上,孩儿同时联系了兖州的曹孟德、冀州的袁本初等人,倡议共同出兵,与并州温侯吕布联手共同抗击鲜卑,一同解救陛下回中原。”
“如此甚好,为父与你母亲及你那几个媳妇在家静候你凯旋归来的佳讯!”吴硕看着自己的宝贝儿子已茁壮成长,已由昔日的神童成长为一方诸侯,心中甚慰。“哦,对了骏儿,我们主力兵马自庐江迁至洛阳,目前兵马来源甚广,有江南兵、宛城兵、洛阳兵、长安兵,是该进行整编的时候了,正所谓名不正而言不顺,应统一号令。”其实,吴硕并未得知,吴骏目前的兵马中还有安定华雄率领的西凉兵,不过,作为文官的吴硕有此眼光,不可谓不令人称赞啊。
“父亲所言甚是,前些日子,孩儿曾与子龙、奉孝、元皓及文若等人已有初步商议,我等欲将目前的所有兵马重新整编,军队统称为’天龙军’,寓意为’天降神兵,龙定天下’之意,不知父亲与岳父意下如何?”吴硕虽然热衷于律法,但作为战国初期军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法大家吴起的后裔,又岂能对军事一窍不通呢?同时,两世为人、且受过高等军事训练与实战的吴骏同样早早发现与意识到了军队整编的重要性。
吴硕听后却无太大的异议,反而是身侧的蔡邕昂首问起,“骏儿,你这’天龙军’称谓不错,可为何不直接命名为’翔龙军’呢,一来内含骏儿的名字,二来亦翱翔腾飞之意。”
“回岳父大人的话,当初我等讨论之时,曾有人有此提议,却被孩儿否决了。原因有三;其一,孩儿认为,天龙乃天上飞龙,寓意我等已经在蓬勃发展壮大,天上的总不会比地上的差吧,呵呵;其二,孩儿认为,孩儿麾下的这边兵马并未孩儿的私兵,应该是天下人的兵马,这样才有可能在今后中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早日平定中原,恢复我大汉的大好河山;其三,目前为止,孩儿实际上已经牢牢将麾下兵马掌握住了,既然这只军队的头已是翔龙,又何必再苛求军队的称谓再为翔龙呢,有翔龙引导着天龙,岂非更妙?在茫茫大地之间,人类的力量还是非常渺的,人力岂可胜天意?故而我等采纳的是’天龙军’!”吴骏看到丈人蔡邕问起,将心中的想法逐一道出,此时的吴骏,思维更多的还是忠君报国,发展壮大,其余的暂不做多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