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三国翔龙风云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〇九一章 千里驰援战徐州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0二章千里驰援徐州

    话说在19年10月张辽等人已在宛城站稳脚跟,吴骏正在会议室与众位部将商议准备到宛城上任的诸多事宜之时,忽然手下人来报,今日前后相隔不到半个时辰,吴府便先后来了两名不速之客,自报家门是徐州来的别驾从事与从北海太守派来得使者。吴骏、郭嘉、荀彧等人赶紧出迎,原来其中一人便是在去年十月份来到庐江喝吴骏大婚喜酒的徐州别驾从事糜竺。而更加引起吴骏注意的还是那名年轻武将,只见他身长七尺七寸,腰带弓矢,手持铁枪,一身灰蓝色的服饰上似乎还隐约带着几滴鲜血,吴骏看着这名与自己年纪相仿的武将,心中一直在嘀咕着:“没想到北海孔融的麾下竟还有如此人物!”

    在吴骏等人把两位宾客请入客厅后,二人分别见过了吴骏。对于糜竺,吴骏还不算陌生,但那年轻武将不亢不卑不亢的自我介绍使吴骏更为惊讶:“东莱太史慈见过卫侯!”“莫非就是威名远扬的东莱英雄太史子义?骏对子义可是久仰大名啊,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幸会!”吴骏一听,原来他就是自己心目中仰慕已久的三国英雄东莱太史慈,吴骏掩饰不住自己难以抑制的心情,上前把太史慈的双手紧紧握住,赶紧命人给糜竺与太史慈敬上好茶。

    “慈本是草莽之人,不曾料想卫侯竟也认得,慈对卫侯也是心存仰慕,对卫侯的各种英雄事迹也是耳熟能详,没想到卫侯竟如此年轻!”太史慈对卫侯的热情不禁感到有些意外,同时也充满了感动,“在来庐江之前,太守孔大人曾对人说庐江卫侯乃当世英雄,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前几日黄巾贼党管亥等人率领群寇数万余人,围困北海。慈本次前来奉太守孔大人之命前来搬救兵的,事情紧急,危在旦夕,久闻卫侯仁义无双,还望卫侯出兵相助。这是孔大人给卫侯的书信!”太史慈把孔融写给吴骏的求助信交给了他,同时把事情的原委告知了众人。原来,北海境内的黄巾余党在管亥的带领之下,聚众围困北海,要求索要粮食万石,太史慈感于孔融对北海民众的恩义而毛遂自荐,杀出重围向卫侯搬救兵来的。

    “子义少安毋躁!黄巾余孽如此猖獗,胆大妄为,我等一定会出兵相助,只是贼党人数众多,我们还等从长计议。我们现在先听听子仲前来的目的后,再全盘合计,如何?”吴骏听太史慈道出事情原委后,在示意他稍待片刻,同时向自己右下手的糜竺询问起来。“一切愿听从卫侯之意,我在赶往庐江,路经徐州之时,发现徐州城外也是大军遍野,杀声阵阵,估计徐州也正遭兵火之灾。”原来在太史慈来到吴府之时就已经发现糜竺早已在大厅等候吴骏地接见,加上他自己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料想徐州之事应该也十分紧急。

    {}/  “只是,恐怕要麻烦子义了。俗话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我虽然现在有两万兵马,但是你们大概也知道,曹操麾下猛将众多,而我的三弟文远以及几位将军目前正在宛城,我现在需要多几名像子义一样文武全才的将才替我领兵,才能在战斗中多一份胜算。我打算在明日让子义替我带领两千‘飞龙团’的弟兄们,不知子义意下如何?”吴骏看到太史慈戏剧般的来到自己的面前,怎么会傻乎乎的这样便宜他呢?怎么也要先让他感受一下自己军队的氛围,以自己军队独特的文化初步吸引他,以便能更大程度的招揽他为自己效力。

    “承蒙卫侯抬举,只是我乃从未领兵之人,只怕误了卫侯大事。”太史慈对于吴骏地这个提议有些意外与欣喜。因为他听闻,这“飞龙团”是吴骏军中的精锐部队之一,而团长更是正在“虎牢关大战”中“三英战吕布”吴骏的义弟赵云赵子龙。吴骏能让自己一个素未谋面的草民一下子就带领两千名士兵征战沙场,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啊,所以太史慈不免有些感动,同时又担心自己不够出色而影响了救援大事。“子义不必自谦,我相信你一定能行!”吴骏作为一个后世之人,当然对太史慈的能力绝对是充分的信任,而他的箭术更是一绝,是可依与吕布、黄忠、赵云的箭术相媲美的。“多谢卫侯抬爱,我一定尽力而为,绝不损了卫侯的威名!”太史慈也深知,如此良机可是千年难寻的,吴骏如此信任,自己却之不恭,唯有尽力而为,做到最好了。

    翌日,吴骏命荀彧、顾雍为军师,周泰为主将与蒋钦率领五千“破浪团”镇守庐江。在辞别了娇妻与父母之后,吴骏以郭嘉为军师,以赵云、太史慈为先锋,起兵两万余人,其中包括赵云的五千“飞龙团”(其中两千人有太史慈带领)、高顺的五千“陷阵营”、典韦的三千“黑龙营”、黄忠三千“狂龙营”,加上吴骏与陈到带领的五千“护龙团”,浩浩荡荡,千里驰援徐州而来。

    谢谢各位书友对我龙成羽丰的大力支持!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写作动力!请大家多多支持!我的邮箱是ufuhg00八16,《新三国翔龙风云录》的qq群号是14八710八。有什么问题,请联系我,敬请关注下一章《狭路逢勇者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