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海空之旅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章 绝地逢生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主题词

    你所能承载宝物的数量,拥有宝物的期限,取决于你的仁爱和奉献。只有在帮助别人的基本需求得以实现的同时才能达到自我实现的需求。

    ?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会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产生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

    ?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心态。蓬勃向上、坚韧不拨、自信自强、永创一流,才能可持续的发展。

    ?只有不断的给予,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创新成功的本质就是给予被接受。

    ?创新的成功实际上是冒险的代价,只有不畏艰险,牺牲自我,勇于行动,敢为天下先的人,才有占据宝物的资格。

    一转眼,工厂的技术改造已到第七个月了,由于遇上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全国许多地方交通阻断,导致工厂技改急需的一些关键设备未能按时到达,影响了工程的进程。为此,司马明闷闷不乐。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司马明叫周易到海边租了一只游船,想到大海上散散心,同时到天涯大学向沈教授请教一些问题。众所周知,若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就根本没有烦恼可言,所以观大海潮起潮落就是最好的解闷剂。

    司马明和周易办好了租船手续,登船一看,原来此游船正是西洲岛他们开回来的那艘船。他俩边游边玩,直到傍晚,游船才到了天海市滨海码头。

    下了码头,他们在沙滩上休息了一会。

    天海市属典型的滨海旅游城市,常住人口只有十几万人,而游客如云,风景区众多。空气清新,风景秀丽,迷人的椰风、海韵、阳光、沙滩,好一派亚热带海滨风情。沙滩边上星罗棋布的小店挂满了一串串各式各样的贝壳标本,有夜光螺、鹦鹉螺、笔架螺、响螺、红口螺、白面螺、芒果螺、乌龟螺等琳琅满目。小店的柜台上摆满了龙虾、海龟、珊瑚、铁树、海胆、海葵等各种各样的海生动植物标本。近几年来,由于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一些受国家保护的动植物标本数量大大减少。具有当地特色的椰子系列产品却不断增加,椰子全身都是宝,四处可见用椰子壳做的椰妹、椰雕,用椰子皮做的椰垫、椰棕,用椰子肉做的各式各样的椰子糖、椰子粉、椰子片、椰子酱、椰子汁等椰子产品。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手工艺品,如沙滩服、沙滩鞋、太阳帽等,舒适美丽大方,许多游客喜欢买上一套立即穿上,给天海市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司马明和周易来到了大街上。由于城区是沿着海岸线分布的,所以显得窄而长,一条主街道长达十几公里,号称十里长街。各种五颜六色争相怒放的三角梅花装饰着大街两旁,与一棵棵挺拔高崇硕果累累的椰子树高低交错、交相辉映。三角梅花与椰子树好像一对兄妹,把天海市打扮的十分美丽娇艳。沿街摆满了一座座小山似的水果,有龙眼、荔枝、芒果、石榴、香蕉、西瓜、椰子、山竹、菠萝、菠萝蜜等,香飘四季,天海市沉浸在水果的芳香之中。

    天色已渐渐的暗了下来,司马明和周易来到一家宾馆,正准备进去,司马明警觉的回过头来看了一下身后,然后小声对周易说:“注意,有个黄帽子跟踪我们。”周易转身一看,果然有一个头带黄色太阳帽的人不紧不慢的跟在后面,周易记得这个人在游船靠岸时就见过。他俩仍然走进了宾馆,来到服务台同服务员交谈几句后,到大堂的沙发上坐下休息。此时,黄帽子也跟进了宾馆走向服务台。

    过了一会,司马明和周易离开宾馆往前走,黄帽子也一直跟着走,周易问:“怎么办?要不要我去收拾他。”司马明说:“此时此地不宜动手,要想办法将他甩掉。”于是,他俩停下来看风景,由于相距的比较近,黄帽子没办法躲起来,只好慢慢吞吞的往前走。

    司马明对周易说:“干脆住天涯大学,这样安全些,同时也方便向沈教授请教一些问题。”

    他们立即叫了一辆出租车,坐车在市内转了几圈,确定无跟踪后才来到天涯大学。

    司马明觉得经过沈教授几个月来的指导,确实受益非浅。沈教授好像有一种魔力,能打开宝库的大门,使大家能如饥似渴的从宝库中获取需要的财富。又好像交给了大家一把打开困境的金钥匙,对企业摆脱困境起到巨大的作用。想到这里,司马明有一种立即想见到沈教授的感觉,他顾不上休息马上朝课堂走去。

    沈教授正在上课,司马明一直坐在课堂外等到下课后才见到沈教授。司马明还未开口,沈教授微微一笑,说道:“工厂近期技术改造的进展和遇到的问题我已知道了,正要同你们联系,明天安排你们上课,课后我们一起到工厂。”

    晚上,司马明一面通知工厂有关人员到天涯大学上课,一面准备着明天上课要向沈教授请教的问题。一会儿,司马明问周易:“明天你有什么问题要向沈教授请教吗?”周易说:“我觉得上次学习的关于创新能力部分还有一些不明白。比如说,有的人看来似乎创新能力很强,随机应变,新点子很多,一直领导着新潮流,经常在电视、报刊上介绍新思想、新概念。所领导的企业新产品不断的上市,在短短的几年内企业规模从小到大,如日中天,红极一时。但是没过几年破产了,昙花一现。就同海潮一样,起得快退得也快,真可谓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何才能保持可持续的发展,成为百年企业,看来仅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还是不够的。”司马明说:“我看应该从品质、心态、文化底蕴等方面找原因,常言道,做事先做人,要成功的运作一个企业,首先要修养成一个具有成功素质的企业家。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我们还是明天听沈教授怎么说吧。”

    第二天晚上,大家坐在课堂里,沈教授播放一段海岛风情记录片。

    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风景优美的海湾,海面风和日丽,白云像一群绵羊在一望无际的海空上慢慢游荡,不时有几只海燕在大海和蓝天之间自由自在的飞翔,一群箭鱼飞离海面与空中的海燕争食。海边的防波堤下种满了木麻黄树,再往里是大片的热带果园,种植着芒果、腰果、木瓜、香蕉等水果。在山坡上种的是橡胶树,有的已经开始割胶。到处都是绿叶红花,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色。

    突然,屏幕渐渐的暗下来,好像一下子进入了夜晚。满天乌云密布,狂风呼啸而来,巨浪翻滚,一场在海岛常见的台风即将来临。

    屏幕越来越暗。乌云越来越黑、越压越低、越走越快,就像一匹匹黑色的战马听到了战鼓擂响飞快的奔向战场。这就是古诗所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的真实写照。

    只见四周的青山、楼房、树梢都被乌云遮敝,似乎一伸手就能抓往一片乌云。

    地面上狂风呼啸,一阵狂风夹着一阵暴雨开始轮番轰炸,以折树倒房之势横扫海岛。似乎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

    海面上巨浪翻滚,几层楼高的巨浪以铺天盖地之势扑向海岸,随后被礁石击成粉片,喷起满天白沫。

    沙滩上的沙粒被狂风刮起,漫天飞舞,造成了一粒粒的沙弹,将人的皮肤打成沙鱼皮。

    狂风借着雨威,将被暴雨淋湿浸透的树木连根拔起。把断树、落叶、碎石、破瓦、鸡笼、花盆吹得满地乱滚。

    这场面简直就好像是一场海陆空全方位的千军万马大厮杀。

    银幕上的画面又一转,台风过去,满地狼籍。花叶、瓜果落得遍地都是,倒树、断枝将道路堵塞。

    沈教授停止了播放。随后问大家:“刚才观看了台风到来的情景,请大家告诉我,在台风中什么样的树最易折断?”

    田广说:“较高的树易折,俗话说‘树大招风’嘛。”

    张明说:“我认为不是。树大是指树冠大,而不是指树高。刚才在画面上看到了椰子树长的很高,断的却很少。我认为树杆细的易折。”

    周易说:“我觉得也不对,银幕画面中的木瓜树、香蕉树的树杆都很粗,却几乎全军覆灭。我认为已挂果的树易折,你们看木瓜、香蕉、芒果、腰果都大量的腰折。”

    姚桃说:“不对,椰子树、酸豆树、石榴树、相思树都挂果为何不易折断。我认为根浅的树易折。”

    司马明说:“我觉得不对,树根浅易被连根拔起,与是否易折关系不大。我觉得空心的树易折断。”

    沈教授说:“大家说的都是现象的一个方面,属于盲人摸象。什么样的树在台风来时易折断应该由树的种类决定,也就是由其本质所决定的。而与树的大小、高低、根的深浅、是否挂果没有直接的联系。”

    话锋一转,沈教授接着说:“同样,一个企业在经济浪潮中能否生存下去而不被吞没,能否可持续的发展成为百年企业,关键取决于企业的内部本质因素,即企业的素质。归根到底一句话,企业能否可持续的发展取决于企业经营者的创新品质。”随后,沈教授鼠标一点,幻灯片的屏幕上出现了四个大字:创新品质

    沈教授说:“所谓创新品质指的是创新主体应具备的品质。在满足不断变化的新需求行动中,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创新品质具体包括了以下四个部分。”

    沈教授鼠标一点,幻灯片的屏幕上一页接一页的出现:

    ?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满足新需求为已任,勤奋努力,热情敬业,质量第一,就会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

    ?与时俱进的心态:永不满足的yu望,积极进取,蓬勃向上,坚忍不拔,超越自我,才有永恒的创新。

    ?无私奉献的精神:只有不断的给予,才能满足不断变化的新需求,只有能满足别人的基本需求,诚信服务,忠诚仁爱,顾客至上,创新才能成功。

    ?冒险的勇气和行动:只有不畏艰险,不怕挫折,勇以胜利。才能有满足新需求的创新行动。

    “下面,我给大家做解释说明。”沈教授说。

    1、要有良好的创新品质,首先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以满足社会的新需求为已任,以满足大众的需求为快乐。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精神,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对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事业勤奋努力,奋斗不止。对工作热情专注,兢兢业业。对人热心忠厚,感情真挚。有强烈的敬业精神,热爱并全心致力于所从事的职业。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只有这样,才能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才会产生百折不挠的创新行动。

    2、要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应具备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心态。

    紧跟时代的发展,永不满足,努力上进,立志有所作为。坚强不屈意志坚定,永不放弃。相信自己,超越自我。专注目标,永创一流。只有具备了积极心态的人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而心态的变化决定了观念的变化,从而给创新产生了机会,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指出“杯子已经半满”和“杯子仍然半空”虽是同一事实,但由“半满”转为“半空”则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新机会。所以随着时代环境的变化,要有新观念、新举措就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心态。与时俱进的心态包括:永不满足努力向上的进取心;相信自己超越自我的信心;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恒心;永不言败争创一流的决心;专注目标一心一意的专心。

    3、要培养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心态就需要无私奉献的精神。

    是什么力量才能使人不断的与时俱进呢?只有一个字,也是唯一的一个字,那就是“爱”,即无私的奉献精神。在企业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对市场和顾客高度重视,对员工充分尊重,对企业忠诚。要有“仁爱”的思想,热心助人。诚实守信,言行一致。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只有这样高度觉悟的人才会产生与时俱进的心态,才能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其中“仁爱”是核心,“给予”是本质,“诚信”、“忠诚”是基础,“服务”是目的,“尊重”、“谦虚”是态度。这几方面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爱”。

    4、冒险的勇气和行动是培养创新品质的前提条件

    如果仅仅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时俱进的心态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而缺乏冒险的勇气和行动,那么一切都是纸上谈兵,永远也不会有创新行动。这就好像要建立一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厦,不论图纸设计的多么精美,功能多么齐全,设施多么完善,用途多么广泛。但若缺乏建设的勇气和行动,任何大厦都不会成为现实。没有冒险的勇气就不会有冒险的行动,没有冒险的行动当然不会有创新的成功。只有那些具备一往无前、勇于创新精神的人;只有那些敢做敢为、敢为天下先的人;只有那些不怕挫折、勇于实干的人。才能有希望达到实现创新成功的光辉顶点。当然,创新的风险是很大的,因为创新是在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创新的成功实际上是冒险的代价,创新的失败也是家常便饭。所以还要有忍耐精神,顶得住失败的挫折,不被困难吓倒。同时,一定要发挥团体的力量,共同合作,集思广益,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既要有敢冒风险的勇气,又要有化解风险的能力,要善于根据不同情况做出适当的应对。这样才能使创新成功的机会增大。

    沈教授最后总结道:“我们已经学习了创新品质,大家知道要有良好的创新品质,首先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感,要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应具备与时俱进、积极进取的心态,要具备这样的心态,那只能是无私奉献的精神,而如果没有勇气和行动,创新品质也是不完整的,创新也是不能成功的。创新品质的培养对创新的成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一点大家在以后的实践活动中会逐渐体会到。”

    几天后,沈教授来到工厂,与司马明一起组织人员对全厂进行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作好记录,提出改进的办法。对员工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工作责任心不强,马虎应付,不遵守操作规程和要求的行为进行了严肃的批评,对理解不清、领会不深而未能达到要求的人员进行了重新培训。培养员工对企业忠诚,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好品质,对故意弄虚作假,企图蒙混过关的人进行辞退处理。同时以书面的形式下达了整改意见,规定了完成每项工作的时间和责任人。沈教授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以满腔的热忱、耐心细致的工作和高度的责任感,鼓励着全厂职工勤奋努力的工作。

    可是,就在沈教授刚刚离开工厂不到一个星期,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差点导致了整个工厂的毁灭。事情是这样的:由于连降大暴雨,引发山洪暴发。上游的几个水库蓄水已满,超过了最高警戒线,十分危险。为了防止水库崩塌,水淹下游的城市,政府决定开闸泄洪。一时水势汹涌而下,工厂周围顿时成为一片泽国。交通全部阻断,生活区已浸在水里,有一些房屋倒塌。好在生产区地势较高,洪水未能淹及,但已成为水中孤岛。由于职工和家属及时撤到了生产区,所以无人员的伤亡。

    屋漏偏遭连夜雨,此时又刮起了强台风,风雨交加,工厂刚完成基建的新厂房由于未来得及安装门窗,雨水大量涌入,地板浸泡在水中,已无法按进度进行地面的施工。连续一个月大雨滂沱,大水不退。司马明着急万分,冒着暴风骤雨带领大家抗洪救灾,由于连日风吹雨淋,司马明感冒发烧,卧床不起。而此时又接到设备供应商发来加急电报,称他们那里也发生洪水,工厂被大水淹没,无法按时交货。司马明真是内外交困,力不从心。

    沈教授一直关注工厂技术改造工作的进展,当知道工厂被洪水围困的消息后,十分着急,洪水刚刚退下,沈教授就立即赶到工厂。先到病床前看望刚刚退烧的司马明,然后与司马明一起召开全体职工大会,鼓励大家不要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要有不怕困难、战胜困境、永不言败的决心。要有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毅力,相信自己,除了你能打败自己外,任何力量都不可能打败你。鼓足干劲,树立信心,战胜困难。沈教授与司马明一起带头捐款,帮助生活困难的职工度过难关,并将工厂的产品捐给当地政府救济周围受水淹的群众。表现了高尚的“爱心”,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赞扬。

    随后与施工单位联系,迅速的安装好了门窗,清理了下水道,对浸泡在水中的地板排干水后用火焰枪烘干,以便能按期完成地面的施工。在工厂的各项工作安排妥当后,沈教授与司马明一起赶往设备供应厂家,共同协商,采取部分零件外厂代加工然后组装的办法,加快了设备制造的进度。

    十几天后,当三台八吨重的搪瓷反应釜终于运达工厂时,工人们群策群力,借助吊车和升降塔,在空中搭出一条钢管通道。系上粗绳连拉带撬,终于将反应釜完好无缺的搬上二楼安装到位。工人们的这种不畏艰苦、不怕牺牲、以主人翁的精神为企业服务的行动,使司马明深受感动。

    工厂的技术改造工作恢复了正常,一切都按计划顺利的进行。

    &/div>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