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五十年后,鬼方城。
初春黎明时分是宁静的,被海风肆虐一夜的地面干净灰冷,随风飘来淡淡的海雾和微甜的泥土气息一丝丝地沁入心肺。城内屈指可数的一座贵族宅邸里,有一片寸草不生的后院,后院中间,有一土圭,一根锃亮的铜针,静静的在石板上的子丑寅卯之间漫步。
“昨日午时的圭影,四尺六寸,原本该是四尺一寸的。”年届古稀之年的和叔权低声对和季枢说。两人正在后院,低头观测土圭上景尺的刻度。
“嗯,大师兄,昨天我见到角宿的南门明……”已成为族长的和季枢,眉间隐有淡淡的额印。
“远人来宾?莫非……”和叔权记得候簿里的天文记录,忧心重重。
“希望不是,羲氏信人(信,带言之人,信人,即负责传话的人)来报,发现狄山有人使用短戈,能够令太阳滞留天地间,延后一柱香的时辰,方落入西方。”和季枢盯着后院角落的缇室,联想到前几天,未到春分的节气时辰,缇室内位于东方的律管,提前飞出葭灰,不知是否与此事有关?
“唉!当年蜗牛角上的触斗蛮争,竟令我族遭遇浩劫一场……”和叔权想起师傅,眼眶有些泛红,强忍住哽咽,清了清嗓,继续说道:“羲氏与我们分隔较远,不比以前在昆仑,大家随时能够聚集商讨,不知回天之戈一事,他们是否会去一探究竟?”
“不管他们去不去,我们须派人去那儿查一查,才能安心。”和季枢说着,示意和叔权与他一同前住厅堂:“我已命人通知阿媛,她此时应该已经到了。”
和氏阿媛,是和季枢的弟子,年方十六,自幼习武、学六弢,不仅艺高人胆大,而且擅谋略运筹,颇得族中耆老们看重。
“阿媛,来了。”和季枢二人步入厅堂之时,见一发绾乌云眉如初月,粉光凝腮的少女,肢体轻盈却无女子之态,隐有几分少年侠义之风。
“见过师傅、师伯。”阿媛利落地上前见礼。
“坐。”和季枢与和叔权落座后,示意阿媛不必循礼站立阶下:“阿媛当知,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如今狄山出现了回天之戈,我和你师伯商讨后,决定派你去查探究竟。”
“弟子何时出发为宜?”阿媛言语之间,隐有跃跃欲试地激动。
“哈哈哈,”和叔权见阿媛这急不可待,却又强行压抑的神态,爽朗地大笑:“阿媛啊,你虽外出游历了几次,能够决是辨非,但是,你能识人否?”
“弟子两年前,初次游历之时,时刻谨记师傅的教诲,有七尺之躯的人,未必无禽兽之心;有非人之状的禽兽,虽有兽面,未必无仁义之心。”阿媛恭恭敬敬地端然垂目而答,令二人欣慰地点头赞许。
“此次去探查,那回天之戈能够带回来,最好,”和季枢顿了顿:“但不必强求。探知它回天之源由,是最重要的。”
“是。”阿媛明白师傅担心她的安危,毕竟逆天之异物,总是会引来诸侯甚至王族的抢夺。
“我会指派几名得力的扈从,跟随于你。事不宜迟,明天卯时出发吧。”和季枢吩咐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