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书法刚毅潇洒,水墨丹青妙笔生花。
琴瑟音律宛转优雅,诗词歌赋独步天下。
“赶紧裱起来,又是一首好诗,羡儿书法大进,诗词也随手可作,这首诗虽有些狂妄,奈何你文采太好,压是压不住的。”林应亮一边看林子羡刚才写的瘦金体,一边连连感叹。
“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只是小作,陶冶情操尚可,大父不要当真,孙儿只是随手涂鸦。”林子羡一边洗手一边说道。
林应亮点头赞同,又说起明年太爷九十大寿事宜:“你三叔再过一月就会到家,朝廷封他为承德郎散官回家探亲,龚氏前年生下一男儿,这次正好一并回来,咱们府邸西边正好有一块空地,楚儿全家正好在哪里建造一座府邸。
海州你大姑奶今年身体欠佳,不能来侯官拜寿了,字固你表哥还有苏松府你大姑家表哥,他们再有两月就会到达侯官,安儿今年也大一些了,你三叔这次回来正好教你们读书,咱们林氏族学也要重新开办。”
“三叔与三婶还有一个月就回来了,时间过的这么快,记得三婶去京城的时候还是嘉靖四十五年,现在四年都过去了,大父您怎么不见老呀!水西村风水养人,您样子看着就像四十岁左右,一点都没有将近六十岁的模样。”
林应亮正德六年(1511)生,今年是隆庆三年(1569),按说在大明五十八岁已经算作高寿,不过林应亮样貌与大明现在四十岁男子相差不大。
太爷林春泽成化十六(14八0)年生,明年正好九十岁,朝廷安排三叔林如楚回家探亲,也有为太爷祝寿的意思,自从三叔高中进士以后,朝廷与陛下对整个林府恩宠有加,或许也粘了些祖上是朱熹老师的原因,大明推崇朱熹为圣人,而朱熹青年时期在林府求学过。
林应亮笑骂道:“拍马屁!休要讨我开心,你大母为你寻亲事,你还乱七八糟要求一大堆,字固他们来了以后好好读书,不要整天就出去疯玩。”
“得令!”
“臭小子。”
林子羡紧忙跑出书房,表哥刘字固来了以后就可以光明正大出去浪了,整天出不了侯冠县,憋都要憋死他了。
翌日,天晴气清,林子羡骑马打算前往农庄,中途听说县城郊外发现宋朝古墓,对后世盗墓颇有兴趣的他,没有迟疑,调转马头飞奔到众人所说的地点。
县城怀安地界郊外,正是人们议论发现古墓的地方,当他到达这里时,围观众人已经把这里围的水泄不通。
吐槽一句人真多以后,林子羡往里面挤去,众人看他穿着华丽,不似平常人家,刚要想骂,也纷纷闭口让路。当他挤到最里面的时候,看见大约四、五名农户模样打扮的男子正在用工具挖掘。
最先挖掘出来的是古钱,一个陶罐已经破碎,里面装满了古钱,林子羡走进观看,钱币大约直径25厘米,正面隶书太平兴国,还有一种钱币隶书太平通宝。
有阅读大量古代典章制度书籍,林子羡知道“太平兴国”是北宋君主宋太宗赵匡义的第一个年号,总共计八年,宋太宗一即位,就改年号为“太平兴国”。
太平兴国、太平通宝是宋代第一种年号钱,隶书、篆书钱币都有。
这种钱币存世量居多,价值不大。
周围人越来越多,挖掘中农户锄头碰到很硬的东西,原来是一块大石板,林子羡不用想都知道是什么。
墓志铭。
农户把石板抬到上面,林子羡也凑过去,这才知道墓主人是谁。
墓主人叫吕奉天,字清溪,南唐元宗保大八年出生,闽县农户人家,保大三年南唐灭闽国,福建归属南唐,吕奉天就在国家刚被灭的第五年出生。
南唐中兴元年,南唐向后周称臣,李璟去帝号,称国主,这时吕奉天是后周人。
宋开宝八年,宋兵攻占金陵,李煜奉表出降,江南政权正式灭亡。
吕奉天十八岁时成为大宋人。
此后他用功读书,十九岁时娶张氏为妻,太平兴国五年,吕奉天高中苏易简榜进士,此时他二十九岁。
也是宋朝闽县第一位进士。
高中进士以后,回乡途中染上重病,到达江西时病逝,时年三十岁。
太平兴国六年家人把他安葬在这里。
吕奉天同榜进士好友,家住兴化薛峦为他写下墓志铭,纪念英年早逝的同学。
林子羡不得不感叹,命运有时挺捉弄人的,好不容易二十九岁高中进士,回老家途中病逝了。
随后他生前用过的笔、墨、纸、砚都被挖掘出来,当农户正要打开棺材时,被围观众人劝阻,这才没有让这位英年早逝的进士“白骨喧天!”。
围观中一名头戴儒巾的秀才说道:“吾说!尔等无意中发现进士公的墓葬,发些小财足矣,尔等虽非刨坟掘墓,如若进士公棺椁被打开,吾马上去县衙告官!”
其他围观人说道:“是呀!这位进士公后人已无,休要做伤天害理之事。”
农户这才停止动作,把棺椁周围的瓷器与字画拿到地面上,顺手把墓志铭推了下去,又才重新填土,踩平,这位英年早逝的进士这才不被折磨。
几位农户干完活以后拿着墓里陪葬开始兜售。
林子羡看见一粘土淡蓝色瓷器,十分精美,随即走上前去问道:“这瓷碗卖不卖?”
其中一名三十多岁农户像是领头,当他看到林子羡穿着华丽,长相贵气逼人,内心顿时狂喜。此时大明瓷器很多,这墓里瓷器拿回家又无用,本着“宰肥羊”大声答道:“我也不跟你多要,八两银子!”
“八两!”
“我说你这逮人,八两银子可以够一人一年花销了,尔等看这位贵公子穿着华丽,想要坑他钱财不是。”刚才劝阻的秀才这时呵斥领头农户。
领头农户梗着脖子说道:“嘿嘿!公子愿买,吾又愿意卖,又有你这穷秀才何事!”
林子羡后世对瓷器有所研究,他现在不缺银子,但是经常逛古玩市场的他有这方面经验。
林子羡走上前去安抚秀才,又对领头农户说道:“老乡!这碗不值八两银子,我就出二两银子,卖不卖?”
“好!给你!拿银子出来!二两就二两。”农户面带喜色走到林子羡旁边,又手拿着瓷碗,左手伸出手。
“什么!”
“二两银子!”
“就买一个破碗。”
“这位公子难不成封魔了?”
“大户人家也没有这么糟蹋银子的。”
周围围观众人都在笑话林子羡。
这时刚才秀才抓住林子羡的手说道:“公子!不要买这无赖的东西。”
“我说,你这穷秀才为何多管闲事,你要拿出二两银子吾也卖与你,这位公子愿意花钱买,又与你何干?”领头农户恶狠狠瞪着秀才。
林子羡随手掏出四个银豆子出来,非常随意说道:“这是五钱一个的银豆子,如假包换,不信你咬一下试试。”
“公子您,贵气逼人,怎会用假银子。”农户把手里瓷碗递到林子羡面前。
林子羡也把银豆子递到他面前。
一手交钱,一手交瓷碗。
林子羡把瓷碗拿到手中就已经知道不是假的,内心狂喜!后世有这方面经验,慢悠悠的走出人群。
林子羡正要上马的时候,刚才秀才在后面大喊:“小哥!公子!这瓷碗赶紧还给那个无赖,二两银子足够一家人生活一个月,没有这么糟蹋钱的,买来这个破碗有何用处!”
林子羡小心翼翼上马,把瓷碗放入怀中,回头冲秀才微微一笑,慢悠悠的骑马往进士府邸走。
到达进士府邸以后,林子羡小心翼翼的下马,见到后面没有人跟来,这才放心下来。
走进府门以后,这才彻底放心下来,对着瓷碗道:“柴瓷呀!柴瓷,你灵性十足,懂得寻觅知音,可笑世人见得你真容,却不知你为何物。
若日后有更懂你之人,吾定当拱手相送。
可惜!天下之大,又舍我其谁呢!”
雨过天晴,者般颜色做将来。
后周世宗柴荣这句话,也让柴窑异常神秘。
林子羡怀中瓷碗正是柴窑!
欧阳修《归田集》文中写道:柴氏窑色如天,声如磬,世所罕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饰为器。
曹昭《格古要论》文中写道:柴窑出北地,世传柴世宗时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媚,多足粗黄土,近世少见。
前人只见柴窑碎片,完整柴瓷大明还从没有人见过,北宋欧阳修之时就没有完整柴瓷,宋徽宗时期仿制柴窑并不成功,最后汝窑孕育而生。
林子羡小心翼翼拿着瓷碗,阳光照耀在瓷器上变化着颜色,一会淡蓝、一会淡青,这柴窑果真神器!
口径16厘米左右的瓷碗,高八7厘米左右,足底八厘米,通体满釉,呈天青色,莹润纯净,外底5个细小支钉痕。
林子羡用手轻轻一敲,震震悦耳轻盈声回当在耳边,透过阳光看,可以穿透整个瓷碗。
瓷碗保存完好。
这稀世瓷器,又如何来到福建的呢?
林子羡有些想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