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切带着一众纨绔热火朝天地干了十天半个月,而孙思邈虽然不参与筹集新医学院的具体工作,但他也没空闲的功夫。
几个月之前,李切以卖茶人之名上书建言,李二陛下命令朝廷立即准备相关事宜,其重中之重,就是李切所说的试验天花种痘一事,到底该委任谁做这个总负责人。
朝廷太医署方面,虽然有很多医术精湛的太医,但这些人要么威望不足,要么不想惹事上身,李二陛下于是无人可用。
后来,还是房玄龄向李世民举荐了一个人,那就是孙思邈。
本来李二陛下还有点犹豫,说实话他对孙思邈也是颇有意见的,因为这位油盐不进的活神仙曾经拒绝过他的好意!
当然,李世民这样的君主,倒不至于就对孙思邈怀恨入骨,主要是他认为,李切那厮把种痘一事说得挺悬乎,但他相信李切不敢拿这种事开一丁点玩笑。
那么,此事虽未经验证,但就算指派另外的负责人选,想来有所过错也完全可以承受这个后果。
所以,李世民碍于面子,孙思邈并不是他心目中最合适的负责人选。
只是奈何房玄龄等人苦口婆心地劝说李二陛下,要以大局为重,言说天花种痘一事关乎江山社稷的千秋万代,哪有不全力以赴的道理?
于是英明的李二陛下就坡下驴,答应试试看,这个人选正是孙思邈。
孙思邈当时正在千里之外的岭南道,接到朝廷八百里快马送来的圣旨,不顾身体老迈,当即随快马返回京师长安,就任太医令一职,并全权负责全国范围内的试验天花种痘一事!
几个月过去了,孙思邈带着一大群太医以及民间名医,足迹遍及大唐天花爆发的地方,如今终于大功告成,以种痘预防天花施虐,确实行之有效!
然而,孙思邈虽然办好了差事,但他却辞不掉太医令一职了。
李二陛下多精明的人,事情既然开了一个好头,那当然是打蛇随棍上,通过大酬其功,顺理成章地把孙思邈死死按在太医令这个官职上,让他负责在整个大唐范围内推广普及种痘一事。
(ex){}&/ 孙思邈闻言大喜,他早就被这事折磨得不成人形了,他很想为黎民百姓做点事,但这种涉及太广的事情,真不是他所擅长的。
毕竟,孙思邈数十年来都是一个人,背着药箱行走各地!
孙思邈:“什么?快说!是谁!”
那太医不敢卖关子,直接道:“是卖茶人!孙老,有道是解铃还须系铃人……”
孙思邈一听,突然狠狠一拍脑袋!
老夫怎么就没想到呢?
天花种痘一事,就是李切那小子首先提出来的啊!而且李切对医道也颇有见解,尤其是新医一道,这小子恐怕真有办法。
就算李切没有办法,这小子应该也能提出一点有用的建议,帮助自己理清此事脉络……
想到这里,孙思邈丢下一句:“你们在这里等我,老夫去去就回!”
说罢,孙思邈兴冲冲地直接出了太医署,骑着马儿一溜烟走了,只留下追出来也只能干瞪眼的一众官吏。
别看孙思邈几十岁的人了,飙起马来仍然很快很猛,没花多少时间就赶到了联合城新医学院。
两个负责守门的校工见到来人是当世活老神仙兼学院院长,连忙屁颠颠的跑了上来,双双伸手,小心翼翼地扶着孙思邈下马。
孙思邈一下马,就问:“李切在哪?”
一个稍微年轻些的校工一指院内,点头哈腰地道:“老神仙,李总正在学院里面,和那些公子哥儿开着会呢!哦,说开的什么总结大会?”
另一个比较老成的校工就道:“不对,李总说的是胜利总结大会!”
他们口中的李总,正是李切这厮,这个称呼是他在联合城的职位名称,和联合商号那边一样。
之所以不叫什么院长山长,还是那个问题,李切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孙思邈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便径直入内。
“老神仙,我们护送您进院!”
两个校工见状,连忙屁颠屁颠地追了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