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告诉小六子他们,当时林先生就是碰上了一位很奇怪的顾客,那人坚称自己做生意一时资金周转不开,家里人又生了重病急等着钱用,这才不得不前来典当自家的传家之宝救急。
而当铺那天当值的朝奉则认为这个顾客拿来的传家宝……您还是原样带回去传家吧。
于是两人就你一言我一语地在柜台前争执起来,这才惊动了在柜上盘点近期当铺经营收益的东家林先生。
林先生循声来到前柜探问究竟,他只见来人一脸焦急,神情不似作伪,又兼前日自己的儿子怪病刚刚痊愈,心想反正那人所求数目也不大,便有心做一回善事,急人之所急,顺便也给家人积累一些福缘。
于是林先生就吩咐朝奉以十五万台币的价格将那人手里的东西收下了。
“哎,搭档,不对吧?我听你之前的讲述,柜上的事情应由朝奉来负责,当铺的东家只管到期查账分红,并不能插手当铺经营方面的事务吧?”
“理应如此,但事无绝对,如果碰上比较特殊的情形,朝奉也不好拂逆东家的意思。只是当品是东家力主收下的,那么万一将来成了死当,东家也不要指望朝奉出来替他背这个黑锅,当铺因此有了亏空,就得东家自己兜起来。所以我才说林先生当时收当完全是为了做善事。”
“说得有理!那么搭档你知不知道都有哪些特殊情形,当铺东家才会力主朝奉收当呢?总不至于全是为了做善事吧?”
“那哪儿能啊。我老姥爷当年在天津一家大当铺里做二柜,小时候我听姥姥讲过,虽然同城的几家当铺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属于生意上的对手,但几家当铺的朝奉之间却没有什么仇怨,平时大家都是关系不错的同行,时常还要凑到一起聚会,互相之间交流经验心得。所以老姥爷就从这些同行嘴里听到许多轶闻,其中就有两件跟东家强迫朝奉收当有关。”
“不……不会吧?自己的手下时常去和竞争对手的手下聚会交流心得?当东家的就不怕这些朝奉吃里扒外么?”
(ex){}&/ 按理说在那个时间段,店里不会来什么顾客,所以等他和师傅对完帐,就可以上板打烊,去后边和伙计们一起吃晚饭。
小学徒听说由于最近铺子里收益不错,东家特意嘱咐后厨准备了几个硬菜,来犒赏铺子里的大小伙计。
作为当铺里的头号技术人员,小学徒和他的师傅自然是排在首位的大功臣,照规矩是要单独给开一桌席面的,看来这下能好生过一番嘴瘾了。
虽然仍旧跟着师傅“噼里啪啦”地打算盘,小学徒的一颗心早就循着从后厨飘来的饭菜香味飞走了。
正当小学徒神游太虚之时,却听见门房值班的伙计喊了一声“客官里面请”,接着门帘一挑,从外间走进来一位身着破旧长袍,怀里紧紧抱着一个缎面锦盒,颇上了一些年岁,但下巴却出奇溜光的老者。
这位客人来的时间着实有点儿晚了,但既然人家进了门,就没有往外哄的道理,所以小学徒站起身走出柜台,从老者手中接过那只盒子。
然而盒子刚一入手,小学徒立刻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因为这只盒子实在太轻了!
方才看那老者十分吃力地抱着它,小学徒还以为盒子起码得有十几斤的分量,眼下用手一接,也就四五斤顶天了。
此外,小学徒与那老人过手货品之时,他的一根手指无意当中扫过老者手掌的外延,只觉一股寒气顺着手臂窜了上来。
但凡敢吃朝奉这碗饭的,都是心性坚定、遇事镇静之人,倘若一副为人轻易的性子,师傅根本不会答应带你入行。
小学徒虽然心下狐疑,仍旧不动声色地转身将锦盒递给自己的师傅查看。
师傅解开锦盒后扫了一眼盒中之物,目光顿时一凝,用手捋着胡子沉吟了一下,就冲着小学徒招手,示意他也看一下盒中的物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