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后的一天中午,造房子的工地上出了一件事,工人苏水根踩到钉子,痛苦地捂着脚。陆卫丰因为就在临近的工位,第一时间赶了过去,把他抱到空旷的地方。
段荣发看到了,很快赶了过来,手里拿了一瓶白酒,他洗干净手又用白酒消毒,把苏水根脚上的脏血挤了出来,然后用干净的手帕简单包扎。
段荣发对苏水根说:“水根,你这个情况得送去医院。”随后段荣发招呼了就近两个人:“快把他抬到自行车后座,送到附近的医院!”
看到几个工友把伤员抬上自行车后座。陆卫丰自告奋勇地说:“班长,让我骑车吧,我骑自行车速度快!”段荣发没有迟疑,直接默许了,同时拉住陆卫丰的手说:“这个拿着!”往他手里塞了三百,陆卫丰把钱塞进裤袋,叮嘱了后座的苏水根:“苏哥,抓紧我的衣服。”
陆卫丰以最快的速度骑车,在郊县的土路上飞驰着,将伤员第一时间送到附近的医院。到了门口他下了车,把伤员扛起来,车往旁边一推,径直往里面走。一个护士看到了风风火火的陆卫丰,问道:“伤员怎么了?是什么情况?”
“他的脚踩到钉子了。”
“我这就去喊医生过来。”那小护士三步并两步小跑起来,不一会带着医生过来,医生看了一下就立刻说:“马上把他扶到病床上,这个要及时清理消毒。”
陆卫丰以极快地速度走到最近的空床旁,轻轻地把苏哥放到病床上。医生开始忙碌起来,护士提醒陆卫丰:“快去补办入院手续。”
陆卫丰把苏哥交给医生之后,心里七上八下的石头总算落地了,到了入院手续窗口,补办了入院手续,交了三百押金。
当赵涛得知情况后,对段荣发说:“这里交给你,我去镇上打电话通知钱老板。”当时赵涛也只有bb机,没有大哥大,主要原因是太贵了,不舍得买。
段荣发也是心情焦虑六神无主,对工人们说:“大家先停一下,下午别干了,苏水根受伤,先停工半天。大伙把现场整理一下,不然等老板过来看到了,都要挨批评的。”
钱金达到了工地已经是傍晚,钱金达这次见了段荣发也没有劈头盖脸的责备,第一句话是:“受伤的工人怎么样了?”段荣发如实汇报:“刚出了事,我就让陆卫丰送伤员到医院了,现在应该在医院接受治疗了。”
钱金达最想了解伤员情况,直接对两人说:“快上车,一起去医院看看。”三人风风火火地到了医院,看到陆卫丰坐在医院走廊里的长条凳上,段荣发轻声地叫了一声:“小丰!”
陆卫丰看到赵会计、工头、钱老板都来了,连忙站起身来。四人汇合之后,钱老板问:“小伙子,那个工人怎样了?”陆卫丰把听到的情况复述一遍:“苏哥现在睡着了,医生把伤口手术处理好了,目前还得住院观察三天,看看是不是有其他比如发炎情况。”
钱金达紧接着问:“医生说过没有,他的脚什么时候好?”陆卫丰丝毫不隐瞒:“老板,我问过医生,医生说最快也要半个月恢复,慢的话一个多月都有可能,要看个人体质。”
钱金达心情稍微放松了一些说:“好的,我知道了,今天辛苦你了,小伙子。”他从西装口袋拿出了一个信封递给陆卫丰:“这个拿着!”
陆卫丰摆摆手:“老板,这个我不能要,我这是举手之劳而已。”
钱金达有点生气地说:“你想什么呢?这是医药费,万一出院了,费用不够的话及时交上。”陆卫丰窘迫地接过信封,段荣发和赵涛则微微一笑,气氛轻松了下来。
段荣发拍了拍陆卫丰的肩膀,关心地说:“小丰,你吃饭了吗?”陆卫丰回答:“我吃过了,外面路边摊吃了一份炒面。”
段荣发细心地安排:“工地上的话你先不用干了,留在这里守着伤员,工钱照算,白天三十,晚上四十,明天下午我安排别人过来替换你。”
陆卫丰十分感激:“谢谢班长,我会看好这里的。”钱老板看着环境温度有些冷的走廊,对赵涛说:“你快去把我后备箱里的旧的呢大衣拿来,让小伙子穿上,天有点冷,已经伤了一个了,别又冻伤一个。”
陆卫丰从赵涛手里接过呢大衣,激动地说:“谢谢钱老板。”钱老板点了点头,说:“小伙子,我们回去了,这里交给你了!”
陆卫丰感动地回答:“我会守好苏哥的,钱老板再见!班长再见!赵哥再见!”
回到工地,进入了会计的大房间,钱金达坐下来对赵涛说:“你去把虞天福喊过来!”虞天福到了会计的房间,看到其他骨干人员都在,喊了一声“钱老板您来了”,就安静地等待钱老板的吩咐。
钱老板示意虞天福坐下来,八仙桌四人各坐一面,钱金达开门见山地说:“你们三个说说吧,这样的事情以后如何避免?”
段荣发见其他两人也没言语,率先开口:“钱老板,这个事情我有责任,我向你检讨,施工现场没有及时派人清理。”
钱金达不紧不慢地说:“出了事最后负责任的人,肯定是我,别人问起来也是说我钱金达的工地出了事。现在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你们说说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吧?”
钱金达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每次放工前都派人先检查一遍现场,能及时清理的及时清理,不能及时清理的用绳子或木板围起来,有个安全距离。”
赵涛深思熟虑了一会,说:“我看工人们都是穿胶鞋工作,胶鞋鞋底不结实,时间长了容易变薄,踩到尖锐的东西容易受伤。我以前看到厂里的工人穿的土黄色、黑鞋跟的劳保鞋,比较结实,价格也不贵,你看能不能采购一批?”
钱金达脑袋里盘算着数字,问:“工地上现在有多少人?”赵涛核算着:“三个工地大概一百人不到。”
钱金达慷慨地说:“该买的还是买吧,千万不能出大事,更不能让工人有生命危险,出了大事要是停工整顿,那可就难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