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切只为活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7章 村口卖鱼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教了十多分钟,小家伙总算学会了下钩,将鱼竿放在支架上,盯着鱼瓢看。

    杨小帆也终于能够自己下钩了,拿着渔竿挂上蚯蚓,闭着眼睛连上螃蟹,开始了自己的钓鱼之旅。

    黄雅梅在陈小雅的细心教导下,已经玩的有模有样了,刚刚还钓上来一条两斤多的鲤鱼,这让她特别开心。

    要说钓鱼的饵料,还是活蚯蚓比较好的,因为它会动,比较吸引鱼的眼光。

    “哥哥,鱼鱼。”

    小家伙拉上来一条小银鱼,却不知道怎么解,只能将目光看向傍边的杨小帆了。

    “哎呦,妹妹真历害,又钓到鱼了,来,哥哥帮你解。”

    杨小帆刚找准一条桂鱼,听见王小静叫他,就笑着帮她解鱼,从新挂上饵。

    “嘻嘻。”

    王小静对着杨小帆甜甜的一笑,小心的将鱼钩推了出去,认真的盯着鱼瓢。

    杨小帆看了看认真的王小静,笑了笑拿着鱼竿甩了出去,闭着眼睛调整角度收线。

    杨光明这边刚刚钓上来一条黑鱼,有一斤多重,感觉跟着来是对的,这么一会功夫就钓到黑鱼了。

    王小静的鱼饵让鱼偷了,但是看见杨小帆没空,她也没出声,就坐在马扎上看着他钓鱼。

    “小静,姐姐帮你吧?”

    陈小雅注意到了小家伙,将手里的渔竿放在支架上,走了过去,给小家伙的鱼钩挂上蚯蚓。

    “谢谢小雅姐姐,嘻嘻。”王小静高兴的对着陈小雅笑着。

    杨小帆一扯渔竿就快速的收线,没多久就将拿抄网将一条桂鱼捞了上来。

    “哇,哥哥钓到大鱼鱼了。”

    王小静看到桂鱼高兴的拍着小手掌,她可不知道什么安静钓鱼,还好这边都是自己人,否则少不了被责怪。

    没多久,陈小雅也钓了一条鲤鱼上来,有两斤多,特别的肥硕。

    “哥哥,饵饵没了。”

    王小静又一次被鱼偷只了鱼饵,就因为慢了一点拉竿。

    “来,哥哥教你怎么弄。”

    杨小帆走到杨光明的傍边拿了一团的鱼饵,教着王小静怎么将饵料捏到鱼钩上。

    这个比较简单,教了三四次她就会了,就自顾自的玩了起来。

    这下杨小帆才松了一口气,总算能够安心钓鱼了,大鱼们颤抖吧!

    王小静钓鱼真是欢乐多多,钓的不是鱼,而是快乐,连解鱼都学会了,不过却是解的很小心,因为杨小帆告诉她这个勾勾刺到会疼疼的。

    尽管钓的都是小鲫鱼和小餐条,但是王小静还是钓的很认真,小孩子就是要在小的时候教会他认真的精神。

    兴趣是慢慢培养和引导的,填鸭式培养并不是没有用,但是有兴趣或许会更好。

    华夏的父母总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总之就是你不比别人差,比别人差你就是没努力。

    结果给孩子报上各种补习班,让孩子除了睡觉,其它时间都在学习上。

    “…”

    杨小帆又钓上来一条草鱼,转头看向小家伙,正好看见她正掘着屁股将一条小餐条捉在手里,慢慢的它扔进鱼护里。

    “哇!小静都学会解鱼了呀,真棒。”

    “嘻嘻,洗手。”王小静举着张有鱼鳞草屑的小手,她靠近不了水边,只能救助了。

    杨小帆在地上的泥沙上扒拉了一个小水坑,尽管有此混浊,但洗手还是没问题的,拉着小静的手,道:“来,在这里洗手手。”

    “嘻嘻。”王小静掘着屁股自己洗。

    在王小静心里,哥哥是无所不能的,是自己最崇拜的对象,就像一些小孩子崇拜自己的父亲一样。

    哗啦!

    黄雅梅这边真拉着一条大草鱼,怕有五六斤重,草鱼吃痛,在水面上翻滚着。

    “哇!妈妈钓到大鱼鱼了。”

    王小静一扔渔竿就站起来向黄雅梅那边去,可是她忘记了自己身上还绑着条绳子,刚走两步就被扯住了。

    还好她还记得杨小帆交代过不准解开绳子的,所以只能嘟着嘴看向哥哥:“哥哥,我要去看妈妈钓的大鱼鱼。”

    杨小帆放下手中的渔竿,将小家伙的安全绳解开抱了起来,往黄雅梅那走去。

    五六斤的草鱼是不可能直接扯上来的,必须要跟它耗点时间,陈小雅在傍边指点黄雅梅怎么溜鱼。。

    “妈妈加油!打败大鱼鱼。”

    王小静被杨小帆抱着也不忘帮妈妈呐喊助威。

    五六分钟后,大草鱼被半溜半拖的拉到了岸边,被陈小雅拿抄网网了上岸。

    这么大的草鱼其实肉质是比较柴的,但还是有人喜欢这种肉质的鱼。

    大草鱼被放进鱼护后,大家又回到了自己的钓位,继续钓鱼。

    直到六点,几人才收拾东西准备回家,杨光明的收获不错,除了原本的两条鲤鱼,过来这边又钓了两条黑鱼,一条桂鱼,一条胖头鱼,一条草鱼,可谓是满载而归。

    杨小帆钓了三条桂鱼,四条黑鱼,三条鲤鱼,两条胖头鱼,两条草鱼。

    陈小雅钓了两条桂鱼,一条鲤鱼,一条叉尾鱼,两条草鱼。

    黄雅梅钓了两条鲤鱼,三条草鱼,一条胖头鱼。

    王小静也钓了一斤多的小鱼,有小鲫鱼,小银鱼,小餐条,小肉串,五花八门的都有。

    还好鱼护够长,四十多斤鱼装了满满当当大半鱼护,杨小帆和杨光明抬着回到停车的地方。

    黄雅梅和王小静坐着杨光明的面包车到路口。

    “嫂子,这车多少钱啊?”

    杨光明不知道杨小帆给黄雅梅买车了呢,看见这台“别摸我”也是双眼冒光,他也是特喜欢车的人。

    “七十万,你说这不是钱多了烧吗?”

    黄雅梅倒不是炫耀,她是真的怪杨小帆,这么贵的车开着总是小心翼翼的。

    “小帆这不是孝敬你吗?我要是有钱我也想买一台呢!这车开着才爽。”

    两人聊了几句才各自开车往家里赶去,杨小帆驾着三轮车就跟在后边慢悠悠的。

    三顿车在村口停了下来,杨小帆下车去买烟和盐,黄雅梅刚刚打了电话过来,让帮买点盐回去。

    店内杨晓里看见杨小帆,问道:“小帆,是不是去钓鱼了啊?”

    “对啊!给我拿包芙蓉王。”

    杨小帆倒是不太惊讶他是怎么知道的,小商店号称村里情报站可不是浪得虚名的。

    杨晓里给杨小帆拿了烟,好奇的道:“钓了什么鱼啊?”

    杨小帆又拿了两包盐,用手机扫码付了钱,道:“怎么?你想买吗?”

    “有桂鱼吗?”杨晓里还真有些意动了。

    “有啊!你要几条?”

    “我出去看看先。”说着杨晓里就从柜台里面走了出来。

    出了门拿手机照着往车斗里看了看:“钓了这么多的吗?桂鱼多少钱一斤?”

    “卖给别人八0一斤,你要的话75一斤,要哪一条?”

    现在杨小帆倒不像以前那么斤斤计较了,有钱了,心态就不一样了。

    “这么贵啊!还是给我来条草鱼吧!”

    最小的一条都有一斤七八,一百五十左右一条,杨晓里又不太舍得了。

    “行。”杨小帆也知道村里很难消费的起桂鱼这种东西,叫陈小雅在车座下的暗格里拿来袋子,抓了一条三斤左右的草鱼。

    村里人收入不高,没几个人舍得花一百多吃一条鱼,要知道干建筑的也才三四百一天,还不是天天有工开的,一个月能有个七八千收入就算不错的了。

    杨小帆拿着鱼进了商店过秤,店里面有一把秤花生瓜子的秤。

    29斤,收八块一斤,收二十三块,还不如他买的芙蓉王。

    收了钱从店里走出,却见十多个人正围着自己的三轮车,拿手机照着车斗。

    走了出去,对站在一傍的陈小雅问道:“他们在干什么?”

    这些人杨小帆倒是认识,就是村里干建筑的那一群人,应该是刚下班回来。

    “他们说买鱼。”

    原来,杨小帆拿着草鱼刚进店里,这群人刚好经过,看见车斗里的鱼就想买条做菜。

    “是小帆啊!这鱼卖吗?”有人看见杨小帆就询问了起来。

    “没秤,卖不了。”杨小帆倒是想卖,可是没秤,他又不想去借。

    “用我的秤吧!”杨晓里倒是主动将秤送了出来。

    想买鱼又没钱的杨建文悄悄问道:“能赊账吗?”

    这人是村里出了名的懒汉,四十多岁了还是条光棍,干活一个月休息三个月。

    杨小帆摇了摇头,道:“不能,有钱就买。”

    傍边的杨浩泽却是道:“没钱买什么鱼,回家吃青菜去。小帆,给我秤条胖头鱼,最大那条。

    “好哩,”

    杨小帆给他秤了条胖头鱼,四斤二,按十五块一斤收钱,收63元。

    你一条,我一条,有些人买一条,有些人买两条的,一会功夫就剩五条桂鱼和一条黑鱼了,连一斤七两杂鱼都被买走了。

    黑鱼还好,三十块左右一条还能消费的起,桂鱼是实在卖不动。

    “嘻嘻,一共45八块。”所有人离开后,陈小雅已经将收入计算出来了,她没想到在村口就能将鱼卖了个七七八八的。

    杨小帆拿起电子秤,道:“有零钱吗?给我三块钱。”

    “有。”陈小雅摸索出三张一块的给了他。

    杨小帆拿着三块钱捧着电子秤进了店,将秤还给杨晓里,道:“谢谢!这三块当租金。”

    放下三块钱,不等拒绝,杨小帆转身就走,直接上了车就往家里赶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