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承包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5章 宫女出宫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世民其实取巧了,在圣旨上并未表述废除李承乾的宗籍,显然没有将李承乾逐出李氏皇族。

    众臣以为李宽乃李氏族长,族谱在李宽手中,对李世民的旨意并没有任何追究;事实上李宽才清楚,自己没有族谱,族谱在李世民手中,不过是否将李承乾逐出李氏皇族,于他而言显得不是那么重要,反正该说的也说了,该为皇族做的也做了。

    下朝后,李世民没多言,只是说了句到甘露殿来,便跟着连福一同走了。

    等到太极殿空无他人,李宽笑呵呵的走到了李承乾身边拱手道:“恭喜了,逍遥伯。”

    逍遥,顾名思义,李世民让儿子做一个逍遥之人,李承乾自然懂,却笑得有些苦涩:“都被你逐出族谱,还值得恭喜。”

    “族谱没在我手里,你在想想陛下下的圣旨,你真以为自己被去其宗籍了?”

    “你是说?”

    “正如你想的那样,开心点吧,逍遥伯。”李宽大笑而走。

    甘露殿。

    李世民来回走动,坐下了又站起来,如此动作循回往复的不知做了多遍,询问连福,那小子来没来的话也不知问了多少遍。

    “陛下,楚王殿下求见。”

    “让那小子滚进来。”

    李宽不紧不慢的走到了李世民的面前,笑道:“不会滚,只会走。”

    “你小子还有心情与朕开玩笑,你可知你今日在朝堂上······”

    李宽打断道:“族谱在您手中,是否将大哥逐出李氏皇族,全看您的意思,我只是表明一个态度而已,况且我就不信您看不出我的意思,您认为皇室子弟不念手足之情这个口子能开?”

    “朕明白,可你小子也得提前给朕说一声,朕也好有个准备。”

    “什么准备,若是有了准备,您还能做到此前那般震惊,朝臣还会相信我真将李承乾逐出李氏了,李承乾还有逍遥伯的爵位?”

    “哎,罢了此事不提了,说说宫女的事吧,昨夜兕子来找朕说什么要创办一个办公室为宫女主持公道,想来也是你小子的意思,你认为有必要?”

    李宽没有正面回答李世民,而是反问道:“二伯,您可曾听过民间百姓流传的一首诗?”

    “什么诗?”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宫门一入深似海,从此父母是路人。”

    原本是侯门和萧郎,李宽自然而然的改称了宫门和父母,毕竟这样一来比较能打动李世民的心,刚刚才经历儿子叛乱的他,显然对父母亲情比对爱情更有感慨。

    “民间何时有这样一首诗流传,朕看是你自己作的吧。”

    “别管是我作的,还是民间百姓流传,您听到这首诗就没有一点感触,宫女入宫就是一生,有些才十来岁便进宫伺候,运气好的能混个终老,运气不好或许进宫没多久就死了。

    或许进宫没多久就死了才算是运气好的,毕竟有许多宫女动辄被打骂那是常事,动辄被发脾气的主子们杖毙的宫女不知其数。

    (ex){}&/  “早年间,您便放掖庭宫的宫女出宫,那三千怨女出掖庭的场面,想必您至今也没忘记吧!

    而且在我看来,以后皇宫都可以遵循宫女年满二十五便放出宫,如此一来,我相信民间会出现不少称赞您宽厚之声,就算没有,儿臣造也给您造出来,哪怕散尽家财。”

    李宽一时没注意,竟然用儿臣来自称,令李世民突然有种老泪纵横的冲动,总算没有坚持自我,叹道:“你让父皇想想,过两日父皇便给你答复。”

    显然这只是一个托词,就在李宽走后不久,李世民又哭又笑的看着连福:“听见没有,那小子终于认朕这个父皇了。”

    “老奴听见了,殿下自称儿臣了,还说就算用尽家财也给您造一个好名声,不过陛下乃一代明君,又岂用殿下给您造势呢!”

    “那小子是有孝心。”

    “是,陛下所言极是。”

    ······

    两日的时间说过就过,李世民没让李宽失望,答应放宫女出宫,而且兕子那专门为宫女们主持公道的办公室也成立了,让兕子高兴了好一段时间。

    秋风萧瑟,落叶横飞,肆无忌惮的在掖庭宫西门前的广场上飞舞,像似在给宫女们庆贺一般。

    落叶之中,连福带着一群小黄门一丝不苟的按照手中名册仔细核对身前的宫女,却发现很多人难以对上,因为当年那些花容月貌的宫女如今已人到中年,严谨的小黄门们认真的检查着宫女们随身携带的物品,生怕有不轨之人暗中夹带皇家之物。

    核实过身份,接受了检查,宫女们被准许离开,可正如李世民所言这第一批放出宫的宫女们却极少有离去的,无一不是带着愁容,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见此情景,连福朝身边的小黄门看了一眼,只听那小黄门高声喊道:“楚王殿下有命,出宫之宫女若无亲眷者,可去楚王府产业做工,若有家眷者,亦可前往,衣食无忧,此乃楚王殿下给予大家的承诺。”

    一时间宫女们嚎啕大哭,跪地磕头谢恩者不计其数。

    宫女们带着泪水三步一回首,看着那三丈红墙,眼泪怎么也停不下来,许是为了她们曾在这里渡过的青春何悲惨遭遇伤感,也许是为了从获新生,前路坦荡而高兴。

    不管是悲伤还是高兴,出宫的宫女无一人不是带着泪水的。

    一批又一批的宫女被放出宫外,走出宫门的宫女或是由家人接走,或是有楚王府产业的管事接走,但最终的结果是不会变的,她们再也不用在皇宫之中过战战兢兢的日子。

    皇城之外。

    朱雀大街上,最近几日与家人抱头痛哭者,与同伴抱头痛哭者比比皆是,亲朋好友重逢的泪水,一家团圆的喜悦,唤儿叫母的呐喊,从未断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