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承包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61章 改族谱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贞观十七年,华国的宣武三年,作为皇帝的李宽在台北码头登上了楼船,迎来了他生平第一次的御驾亲征,亦是一生之中的最后一次御驾亲征。

    就在李宽带着华国大军离去后不久,长安的使臣来了华国,而且正使和副使还不是一般人,正使乃大唐宰相房玄龄,副使乃户部侍郎李景仁。

    房玄龄作为大唐宰相,身上的担子比起李世民亦轻松不了多少,说是日理万机其实也不错,只不过他不是帝王而已;而李景仁如今贵为户部侍郎,大唐关于钱庄的运行和赋税的统计和制定都离不开他,他对大唐来说,亦是至关重要的。

    可李世民偏偏把房玄龄和李景仁都派来了台北,足以见李世民对房玄龄和李景仁此行的重视。

    当然华国对房玄龄等人亦挺重视的,只不过其中不包括李宽罢了。

    因为李世民从未想到李宽会亲自带兵出征,所以房玄龄他们作为使臣来华国的事,他并未事先告知华国官员,华国官员亦是在房玄龄等人到达闽州之后才知晓大唐派了使臣前来。

    在房玄龄到达台北码头之时,留守台北的马周、刘仁轨、杜荷等人早已等在了码头之上,态度异常恭敬。

    尽管他们如今的身份其实比起房玄龄在大唐的身份相差无几,但是在面对房玄龄这样的老臣时,他们亦难以做到平等以待。

    其实这种心理很好理解,就如同学生对待自己老师一样,哪怕自己已经成为了老师,而且职位比当年教授自己的老师高,那种特殊的心理依旧存在。

    虽说房玄龄并非他们老师,可房玄龄当年为李世民出谋划策之时,他们都是些穿开裆裤的小子,甚至有些人还尚未出生,以房玄龄的本事,他们视作师长合情合理。

    “侄儿见过房叔父。”杜荷和思舞同时行礼道。

    房家与杜家当年乃是世交,杜荷和思舞如此礼遇房玄龄没毛病,可是李景仁心中却有些不是滋味,不过想到自己快要成亲了,还是李世民赐婚,李景仁不等房玄龄答话,就开口笑道:“小叶,听说你家有闺女,要不咱们两家定个亲事?”

    对待李景仁,杜荷就没那么客气,打趣道:“还是等你有了妻子再说吧,亲事还早着呢!”

    见李景仁打算继续开口,房玄龄只好打断道:“这些家常等到咱们见过楚王殿下再商议不迟。”

    一句楚王殿下,让笑呵呵的马周、刘仁轨等人脸色一变。

    诚然,他们对房玄龄敬重不假,可房玄龄名义上是大唐的使臣,既然是使臣就该有使臣的觉悟,理当称呼李宽为华国陛下,并未楚王殿下。

    发现马周等人脸色有些不好看,杜荷提醒道:“房叔父,您乃大唐使臣,理当称呼陛下为华国陛下,并非楚王殿下。”

    杜荷的提醒让房玄龄愣了愣,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叹了口气道:“倒是我失言了。”

    见此,刘仁轨才笑道:“房相不必如此,不过房相若是打算求见陛下,恐怕难以见到了。前不久,陛下带着太子殿下与二皇子率领大军出征了,如今恐怕还在海上,尚不知归期。”

    (ex){}&/  没人打断,却是房玄龄自己没有说完,毕竟要求李渊当着他的面修改族谱这种事,不是他敢妄言的,一切还得看李渊的意思。

    从未听说过李宽还是李氏皇室族长的马周等人心中一惊,杜荷甚至惊讶到失言道:“太武皇,二哥是族长?”

    李渊点点头,没在意马周和杜荷等人的震惊,看着万贵妃道:“爱妃以为如何?”

    对于李世民的旨意,李渊是高兴的,但万贵妃却高兴不起来,不过李世民到底没将事情做绝,将李臻过继给了李智云为孙,万贵妃只好顺势而为了,毕竟李渊都赞同,她作为一个妇道人家,又如何反对?

    更别说,这还是大唐皇帝李世民下的圣旨,李宽如今尚未在台北。

    万贵妃无奈点头,李渊却话锋一转道:“要不这件事还是等那小子回台北后,再做商议,毕竟那小子乃是族长,按理说朕这个做祖父在关系到族中之事时,也得听那小子的。”

    李渊的话纯粹是安慰之言,万贵妃自然明白,毕竟都是老夫老妻了,李渊最真实的想法,又岂能瞒过万贵妃。

    感动之余,万贵妃摇了摇头道:“不必了,若是宽儿回来,恐怕又得闹出不小的矛盾,如今他与陛下难得缓和一些,就这样吧!”

    万贵妃的想法是不错的,若是将此事做成定局,就算等到李宽回台北之后,充其量也只是发发脾气罢了,至少也不至于当着房玄龄等人的面抗旨不尊,毕竟说到底,李宽依旧还是大唐的王爷。

    万贵妃的答案让李渊愣了下,随即却笑了。

    “李福,去书房,将宽儿放置在书房中的族谱拿来。”

    改族谱自古以来就是一件大事,李渊这般随意的吩咐,看样子就知道李渊并不会举行各种仪式了。

    一时间,大厅之中的众人惊讶的合不拢嘴,这可是修改族谱啊,这是当成儿戏了?

    放在从前,李渊大抵亦会如房玄龄等人所想,行各种祭祀仪式,若条件允许,李渊甚至会召集皇室所有成员召开族会。

    如今,李渊都七十多了,所谓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再加上在李宽身边多年,多少受到了李宽影响,李渊对所谓的规矩已经不像从前那般看重了。

    福伯匆匆去书房,将房中的族谱带到了大厅,李渊当着众人的面,将李智云下方的李宽、苏媚儿和李哲的名字划去,这一划让房玄龄等人安心了,却让万贵妃叹了口气离开了。

    瞧了眼万贵妃的背影,原本笑呵呵的李渊也叹了口气,然后才将李宽、苏媚儿和李哲的名字,写到了李世民下方。

    至此,李宽算是真成了李世民的亲子,名正言顺,就是这名正言顺的太过于儿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