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本站地址:
s:/最快更新!!
?“何人说朕命你担任闽州大都督一职了?”
朝中重臣和李泰瞠目结舌,这闽州大都督一职竟然不是由魏王殿下担任,难道真是晋王殿下担任?
不管其他人怎么想,李承乾是高兴的,一高兴的便直言不讳道:“四弟是否过于心急了?”
原本,因为李泰的自作多情,因为朝中大臣们的目光,李世民还觉得自己过于宠爱李泰,有所亏欠李承乾,但听到李承乾这句话,亏欠之心荡然无存。
李世民笑道:“不过,青雀知晓疼爱幼弟,朕心甚慰,遥领雍州牧之职以示奖赏。”
雍州牧便是凉州总管,原本在贞观八年,李泰便应该受封领左武候大将军的同时授予了雍州牧之职的,但因为李宽的关系,李泰的雍州牧没了,雍州牧一直空缺,如今倒是让李世民拿来敲打李承乾了。
这事儿落到别人眼中,李世民是过分的,但在李世民自己的心里,他做的一点都不过分,堂堂太子竟然当着满朝大臣的面讽刺亲弟,丢了皇家的颜面,失了太子的威仪,理当敲打。而且,李承乾作为一国储君,他对李承乾更严格一些,很合理。
“儿臣谢过父皇。”李泰也没想到自己竟然因祸得福,原本还以为自己的自作多情会让李世民责骂一顿,没想到竟然还能遥领雍州牧一职。
李泰脸上的笑容,令李承乾顿时火从心头起,若非众人在场他恨不得一个大耳刮子朝李泰的胖脸上扇过去。
怒火中烧的李承乾当即朝李世民行礼道:“父皇······”
李承乾仅仅只说了两个字,便被李世民给打断了,因为李承乾话中的不满谁都能听得出来,而这天下没人是敢对皇帝不满的。
“住嘴,堂堂一国太子,连这点胸襟亦没有吗?朕此前去台北,听闻臻儿有一言,乃容纳四海,就连稚子都能有如此胸怀,你看看你如今像什么样子?”
李承乾沉默了,一股悲凉之意直冲脑门。
气氛很压抑,除了李泰心中兴奋之外,其他人要不是被李世民的气势所慑,要不就是替李承乾感到有些不值。
不过,皇家之事,不是他们能插嘴的。
房玄龄只好出来打圆场,问道:“陛下,那闽州大都督一职由何人担任?”
“福王。”
大唐数得着的王爷,在场众人知之甚详,可他们从未听说过什么福王。
“陛下,这福王是哪位皇子,微臣为何不知?”
“并非皇子。”李世民顿了顿,又笑道:“亦可说是皇子,不过是华国的皇子,福王乃是宽儿二子。”
“不是夷州王吗?”长孙无忌疑惑道。
李世民没说话,看了眼连福。
连福心领神会道:“长孙司空,陛下在台北时,已下旨敕封夷州王为福王,特许福王殿下开府,迁户部仓部主事王玄策为王府司马。”
众人明白了,陛下这是早有决定,现在询问自己这些人无非是走个过场而已。
(ex){}&/ 可惜,这个疑惑没人能给他解答。
王玄策一行人匆匆赶到闽县,便见闽县城门前站着一群大汉,只见那群大汉敬礼到:“我等奉陛下之名,招待诸位大人。”
“陛下怎知我等今日到达闽县?”一位儒士打扮的中年人疑惑道。
“于詹事,想来你大概是误会了,他们口中的陛下乃楚王殿下,要知道这闽州乃是楚王殿下当年的封地,咱们一行人何时到达闽县,楚王殿下又岂会不知。”一个将军打扮的人给于志宁解开了疑惑。
“你等可是楚王殿下亲兵?”
于志宁习惯性的称呼李宽在大唐的身份,却被大汉中的一人纠正道:“诸位大人乃大唐遣使,请称呼陛下,至于我等,乃陛下身边护卫——护龙卫。”
“放肆,这闽州之地乃大唐治下,楚王殿下亲兵何敢自称护龙卫,岂有此理。”
自古以来,只有皇帝才能自称为龙,而李宽在于志宁的心目之中,依旧是大唐的楚王,根本没资格称龙,身边的亲卫自称护龙卫根本不够资格,是大不敬。
更何况如今这地方还是大唐的治下,并非华国治下,在大唐只有当今陛下才能自称为龙。
眼见着于志宁和护龙卫就要起冲突,刚刚开口解释的将军打着圆场道:“于詹事,此中事宜你有所不知,他们自称护龙卫亦算不得错,这护龙卫乃是当年太上皇亲自定下的称呼,你可别忘了,太上皇如今可是在华国。再者说,楚王殿下如今已贵为一国之君,称龙亦无不可。”
那将军打扮的人撇了撇嘴,显然有些不屑于志宁斤斤计较的态度,转头看向了护龙卫,笑道:“既然华国陛下有吩咐,那便劳烦诸位带路。”
虽不认识开口之人,但从打扮就能看出来是从军之人,大家都是行伍之人,护龙卫众人报之以微笑,撇了于志宁一眼,笑道:“诸位大人,请。”
读书人自当有读书人的气节,于志宁冷哼一声,还是乖乖的跟上的护龙卫的脚步。
“这位大哥,在下王玄策,敢问福王殿下可在闽州?”王玄策拉住了身边的一位护龙卫问道。
“原来是王司马,二皇子如今尚在台北,不过陛下有吩咐,若是王司马不愿去台北,大可在闽县停留几日,二皇子几日之后便到闽县。”
“我等何时动身面见华国陛下?”于志宁插了一句嘴,在华国陛下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明日一早,便动身。”护龙卫不咸不淡的回了一句,那尴尬的气氛,让王玄策都不好意思再开口,只好默默的跟随。
两三日的功夫,转眼便过,等到李宽在台北见到李世民派来的人之时,李宽笑了,感叹道:“自己这个二伯还真大气啊!”
因为他从来人之中见到了一位熟人,牛进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