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唐承包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1章 李世民回京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才本站地址:

    s:/最快更新!!

    ?刚刚开年,空气中依旧充满着寒意,迎面而来的清风让人不由缩脖子,但离去的陈县令还没走到闽县县衙便已是满头大汗,就在在此前刚出酒楼的那一瞬间,他整个人都醒悟了。

    如今,大唐是只有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争锋不假,可是这是在闽州、在岭南,楚王是离去了,可冯家还在岭南,冯家和楚王府结亲在岭南可不是什么秘密,楚王府一旦真插手了闽州之事,就连当今陛下也得给冯家和楚王府几分面子,太子等人在冯家和楚王府的面前还不够看。

    至少,在这岭南之地,太子等人联合起来也不够看。

    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有一个族叔在宫里做事的陈县令明显比其他人知道的更多,楚王虽不会回长安,但在陛下那里的宠爱一点没少,所以他想到了一个可能,楚王府这些年一直没动他们,任由长安城中的勋贵们在闽州胡作非为,极有可能是楚王出征海外了,无暇他顾。

    如今,楚王回来了,陛下又去了一趟台北,若说这不是为了给楚王立威,他不信。

    陈县令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走了这个没有县令愿意进的闽县县衙,看见黄子墨正皱着眉头翻看账本,陈县令更加认定了自己想法。

    要知道,每年的账目在年前就得准备好,这都过了上元节了,还看账本,不是给即将到闽州的楚王禀报还能是什么?

    “陈县令,找本官所谓何事?”黄子墨头都没抬,随意问了一句。

    “黄县令,听闻楚王殿下即将回闽州,此事您可知晓?”

    试探的问话,让黄子墨放下了手中账本看向了陈县令,显然他也被陈县令的话给惊住了。

    这惊容在陈县令眼中无疑是你如何知晓的意味,朝黄子墨拱了拱手,感谢道:“黄县令今日的恩情,下官铭记之心,下官告辞,告辞。”

    匆匆而来,匆匆而走,让黄子墨一头雾水,但陈县令急促的脚步,也让他明白了一件事,楚王殿下要回闽州了?

    然而,他们都想的太多了。

    现在的李宽很忙,忙着赶路,根本没有任何心思计较闽州的事务,早就答应了儿子带着儿子去看看台南百姓之间融合的情况,他可没忘记。

    所以李世民前脚离去,李宽便带着儿子和护卫去了台南,毕竟他也就现在有时间带着儿子去台南了,一旦李世民派遣的官员到台北,他又得开始忙着建设军校的事情了。

    “父皇,我们为何不乘船到台南呢,这山路也太难走了。”骑在马上的李哲抱怨道。

    从台北出发,他们一路上打马前行,崎岖的山路颠簸难行,他的小屁股可是遭殃了,在马鞍上摸的生疼。

    “知道什么叫做实地考察吗?若是乘船怎可见到这一路上的情况,这点苦都吃不了,不配做父皇的儿子。”李臻很有哥哥的派头,不等李宽开口解释便已教训开了。

    “二公子,您可不知道,俺们当年随家主到台南时,连这样的山路都没有,全靠咱们用手中的刀剑开路,那时候根本骑不了马,只能靠步行。”胡庆回忆起了当年随李宽一起前往台北台南考察之时的情况,笑道:“也就是最近几年,来往的人多了,才有这样的山路。”

    (ex){}&/  平阳公主说不下去了,论起立国之功,李宽其实不比李世民差多少,李世民平定了十八路诸侯不假,但李宽亦带着几万大军带回了几十万的俘虏,在蛮荒之地建立起了国家,两者之间难以比较出谁优谁劣。

    “只不过什么?”李世民反问了一句,然后自问自答道:“只不过那小子仅仅凭借当年的四五万楚王军便扫平了吕宋一国,凭借四五大军战胜了暹罗十万大军,这就是朕恐怕也难以做到啊!”

    “陛下、夫人,你们都忘记一点,宽儿当年出征之时的年纪,四年前宽儿才年满十七啊,十七岁的年纪便敢带着大军出征海外,单单这份雄心,微臣便佩服不已。”

    柴绍一语惊醒梦中人,他们只想到了李宽如今已成年,可从未想到李宽当年出征海外之时才十七岁,此等魄力和雄心,值得大唐任何人仰视。

    仿佛觉得柴绍的话不足以显示李宽如今在自己心目中的地位,连福感慨道:“老奴如今还记得当年殿下去闽州之时的盛况,那一年楚王殿下才十二吧,仅仅几年的时间,闽州便可比关中,这天下可比肩殿下之才者恐怕不足一掌之数啊!”

    连福的话,令平阳公主有些羞赫,令李世民陷入了回忆之中。

    回长安的这十几日,李世民全都在回忆李宽当年在大唐时做出的功绩了。

    以前,他也没忘记李宽的功劳,只不过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平心静气的回忆过,这时候,李世民才真正的认识到他这个儿子到底是怎样的怪物。

    灞桥码头,工人们早已被清空,一群群威风凛凛的士卒守在码头,一辆辆华贵的马车停在不远处,身着官服的勋贵们不是面带忧色就是面带怒容,三五成堆的聚在在码头前谈论着,为首的李承乾和李泰不时插上两句嘴,抬头望一眼灞河河面。

    一匹快马在夕阳的照耀下朝着码头飞奔而来,马上的士卒高喊:“陛下回长安了,还有半个时辰便到。”

    此话如同一颗定心丸,守候在码头上的人群不由的露出了安定的神色。

    半个时辰之后,楼船靠近了灞桥码头。

    早就听说过,闽州的楼船庞大,但亲眼见识到了才知道楼船是何等震人心魄,这哪是庞大就能形容的,分明是水上霸主嘛,他们敢发誓没有任何船只能与楼船抗衡。

    李世民刚一下船,作为百官之首的太子李承乾便已躬身行礼道:“父皇,吐蕃已聚集二十万大军,进犯凉州。”

    话音一落,与楚王府有大仇的高士廉便行礼道:“陛下,凉州百姓遭此横祸,皆乃安平公主与夷州率性而为,不治罪不足以平民愤啊!”

    李世民只看了眼高士廉,感叹道:“朕记得贞观五年,宽儿亦是在此离开大唐的吧,如今已有十年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