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一日即明日便是双方约定的正式会战日。而今夜,周衷在将领们的协同下布置完作战准备后,难得的有心情跑到大皇子居住的小院闲聊。
“明日就是决战之日了,你可要为大军守好后方。”原定由大皇子率领贵族军组建的护粮军作为留守部队。然而皇帝周衷却在部队完成集结后,临时更改命令,由贵族军作为决战的中路后卫,而原定由中央军团担任后卫的三个军团则改为留守军。
“儿子定会守好城池”大皇子谦卑地低头。
“你可知我为何要额外征集贵族军,又将这总数十几万的军队临时更改作战任务?”
“父亲是怕战场出什么意外吗?”
“这是一方面吧。西决国多年来不断对周边小国蚕食侵略。原本我国与西决国之间并不接壤。但是碍于它们三大国的渊源以及我们国家自己的杂乱事情,一直没有对西决国的行动采取回击措施。此次既然他们找上门,自然要让他们知道教训。同时也应该重新建立一些忠于我们的小国来为我们守卫边境。毕竟与西决国的直接接壤对于我们的国防压力太大了,又不可能一口气灭了它们”周衷叹口气,“不过这只是一个方面。我们的贵族很多年没有大的变动了,你看看这次,不过是悄悄放出战功卓著的会获得封地的流言,就聚集了十几万人。这是在有些老狐狸拼命保留实力的基础上。因此,我下达正式贵族其本人或者嫡长子必须参战的命令也有借战争削弱他们的想法。就算真的立下大功,小贵族就给他们一块在这里的封地让他们为我们守边境。大贵族就以支持其建国的名义强行转换领地位置。我们国内的贵族势力强大这对我们皇族是一个压力啊”
“若是如此,为何不令他们当先锋呢?这样更能削弱贵族实力吧?”
“哼,都是老狐狸,谁会上当。如果不是有确切情报说西决国军力稀少,它们怎么可能带这么多人来?让他们当先锋?怕是会拼命保全实力吧?若是因此造成我军溃败就太蠢了。”周衷冷笑道,先让他们做后备军守在大军后方,待战事进展顺利打入西决国后,令他们去攻打西决国的重要城池,届时无论胜败,我国都占据优势,而这些贵族同样无论胜败都会遭到削弱。尤其那些没有儿子的贵族,一旦战死,领地就可取消。同样,那些为了爵位来参战的儿子很多的贵族家族也可以借机分解它们。而未来的新边境贵族与国内旧贵族彼此也难团结一致吧?”周衷边说边盘算着“我们皇族,准确的说我们父子,要想坐的稳,既要有支持自己的贵族,又要避免它们尾大不掉。等你登上皇位,切记包括萧家在内的贵族们只可利用不可信任。”
“孩儿不敢妄想。皇位永远只有父皇最合适”大皇子不知道父亲的话是真实还是试探,于是选择了谦卑。。
“唉”皇帝叹口气,“我倒是想永远当皇帝,可是人总有老去的那一天。你二弟不在了,你三妹早晚要嫁人。这皇位不给你给谁?你也不用太紧张,为父只望你未来一帆风顺。”周衷感慨万千,看着不知如何回应的儿子有些生气,想想自己过去对儿子的猜忌,又感觉伤感。摆摆手,缓缓离开。
在皇帝离开后,大皇子独自沉思着回到屋子,把刚才周衷的话一字不落的讲给萧木。自己现在最大的政治资本就是萧家,就算过河拆桥也得等当上皇帝再说。
“父皇应该是真心话吧,二弟的死对他打击太大了。”大皇子回想父亲说话的样子,“或许他是真的累了吧”
“可能吧。不过皇子跟我说这些,可是有违父皇的不要信任贵族,比如我萧家的劝告噢”萧木故作高深的调侃,实际上萧家又怎么不知皇族的提防?这次萧家只出钱粮还有武具就是为了塑造萧家人力匮乏的形象。只是,若是能有机会建国似乎更好。
“爱妃说什么呢?我的母亲是萧家远房,我自然也是萧家人”大皇子很是倚重妻子的智慧,“只是没想到父亲竟然有心扶植忠心贵族见建国。应该由斯商国直接统治更符合国家利益吧”
“一般而言,确实如此。可是此地不同,西决国与其他俩大国毕竟有渊源。此次战争我们又是被动应战,准备不足。所以除非我们可以一次性吞下西决国,还能抵御其他俩大国的联合入侵。否则,此战的最佳选择只能是对西决国的惩罚战而非灭国战。既然仅仅是惩罚,西决国早晚会恢复元气。届时俩国接壤麻烦不断,而我们边城依山而建,可以以少守多。若是前出太远,就需要大军长期驻扎。这会严重削弱我们国力。倒不如弄。一些缓冲地带更好。”萧木也觉得由中央直接统治更好,不过她毕竟不是俯瞰全局之人,只能顺着事实反推周衷想法。
“那何必支持建国?给点封地就好了”
“或许是为了在必要的时候抛弃他们吧。”
“或许吧。否则直接让萧家在此建国可能对萧家和国家都更好”
“没办法。萧家虽然有俩钱,可是一向没多少武力。何况萧家领地也不太平 。这好机会可惜了”萧木做出可惜的表情,不过内心在思考,若是萧家真的建国,届时真的会忠于斯商吗?若是不忠,自己该如何?何况这兵争之地,真的太平吗?或许,父亲代表的萧家没有为利参战才是正确选择。
“可惜了”大皇子为萧家错过一个好机会而惋惜。
“没必要可惜。萧家忠于国家和皇族,能留下效力是萧家的福气”
“噢。将来我做皇帝一定好好照顾萧家”
”多谢未来的皇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