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何以为道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 青葱少年,山下人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少年手指对准的石桌上一层薄薄的纸面,画下一个个十字方格子,他看得清楚这其中还有一堆多出来的废纸,其中不乏缺少手抖后,多出来的一丝细线。

    他想起来君主征伐的地域,在这片十字方格子上最边缘的一块低于,因为靠着海边,占据数百个岛屿,这个地方国土辽阔,美食佳肴多不胜数。

    水周国,是一个安详的地界。

    这本《征伐》的书中,写着的是说是褚水国的丰功伟绩,但是仔细看到其中详细的部分,就缺失了一大部分,他只记得其中一句,征伐的本质是为了完成对于祖训的一番教诲。

    他手中自己摸起一个棋子,按在他理想的水周国的地界,而后又拿起一个棋子按在褚水国的地界。这几个黑色棋子并不齐全,恰好有几个被摔坏了一半,按下去的瞬间,看到一个未曾看到的画面。

    在水周国君城中。

    一阵冷风吹过,满脸沧桑的黄袍马褂之人,身旁陪着的唯有一位穿着锦衣,抱着黄枇杷的女子,被国中人称之为“黄衣”,看起来属实是他的左膀右臂。

    城下等待着红车马驾,她身穿红衣,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一番好气色。等待这看到结局的女子上了马车,黄袍马褂之人泪流满面。

    褚水国国君,站在城墙上。

    君主为情缘,看到女子的到来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而后马车后面带着一辆辆白银,他一挥黄袍,让水周国地界上的棋子存在,并没有因此错位,或者消失。

    他闭着的眼睛睁开来,身旁站着这个名叫马远的老人,他拿起一个棋子点在一个他意想不到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两国的交接,“你觉得我下的地方如何?”

    他摇了摇头,“马伯知道的地方,我不知道。”

    收起了那张薄纸,看着马远的身躯垂下。

    这坐坏了腿脚的榆木椅子,花纹美丽,结构粗厚。在寒夜,干燥之季,就是开了差,翘了一锦上添花。马远不满意,一脚就脆掉了一个腿脚。

    腿脚一坏,他脾气就不好了,心里有些郁闷。这是他儿子为他做的,几次带着山上,上次就不带回去,一次缘分,就成了他的“千古恨”。

    他若有所思,翻阅着书卷,顺着自己的心意读道:

    “赏脸的大公子,仗着家里有钱,给了老鸹一笔钱财,说是赎身用。赎的是那焦楼里最红热的女子,名翠玉。

    她身穿红衣,手中缠绕丝带,面若桃花,手指如玉中白质,眼眉细挑,头发盘起……”

    他面色泛了红,有些羞耻。

    而后,养肥的花猫缠着树藤滚来,蜷着腰身,趴在他脚下。

    喵声大作,见他不理会,歪头呼呼大睡起来。

    马远,身穿一身灰衫,脚上的布鞋磨在地上,走了进来,手中持着一把小芭蕉扇,摸着自己小细胡子,颐养天年。

    他开口问道:“来了几日?”

    “五日。”

    “五日了。”马远思索了一番。

    李水山抬起头,合上卷谱

    ,面露苦涩。

    “若不然你回你儿子家。”

    马远摇了摇头,毫不犹豫的说道。

    “玩够了我也就回去了。”

    他无法反驳,有人陪他多说句话也算好事。况且一见这六月天,一声蝉鸣就让他与夏季撞了个满怀,别具匠心的在自然中喂养出一袭翠绿。

    他想让出这本书给他静心,养养神色,开口说道:

    “况且这本书有前朝老鸹,金莲嗅花那情节,听着着实可以,你坐着看吧。”

    马远疑心一动,心里不知想了什么。

    马远拿起书卷瞅了一眼,眼睛直勾勾的往下滑着,说道:“我先看着。”

    李水山让出木椅给他,他一屁股拍下,便撸起自己的小细胡子,点着头,看的是津津有味,说道:“这书有意思,但是缺了点意境。”

    李水山一听,心里黯然生出气愤之意,说道:“意境都有,可是看不出你个人有什么品好。若是看得出其中有几点好奇之色,就可以你细细品。”

    马远面色阴沉,摇了摇头,道:“品不出来。”

    他嘿嘿一笑。

    若真的细细讨论,他定说不过这老人。

    马远抬头看了他一眼,说道:“去太平镇吧,帮我打壶酒来。”

    他给了一块碎银,李水山叹了口气,奔向太平镇中。

    有白色的栀子花香,开在不远处的小院子里,带来扑鼻的清香,这也算一缕好纯净色;蜻蜓低空盘旋,垂柳纹丝不动。这趴在一颗水边的小柳树下的哈巴狗,吐出红色头。

    老人坐在树下乘凉,摇着蒲扇,嘴里埋怨道炎热的夏季,说道:“我活了这么久,第一次见。”

    他们常常会坐在那颗几米宽的老桑树下,乘凉。

    传到李水山耳边的一个说法:当年饥荒,有迁移的大部队,一路吃光树皮。她们还有前几年栽下的桑树,镇里郎中说道,“桑叶能疏散风热,解表清热,养阴生津;桑椹能滋阴养血,补虚润燥;桑根白皮能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所有之物,都有其独特用处。

    正因为桑树救国他们老一辈的命,便称之为桑年,一成不变。

    桑树就用河边的石头堆出围栏,总有一个小孩跑过来,像是跨栏一般,过去后就站在树下盯了一会,调皮的说道:“白的桑葚算是熟了吗?”

    旁边还有穿着长褂子的孩子,缝缝补补的补丁五颜六色。灰色的裤腿露出里面蓝色的布,他抹着嘴上的泥土,回答道:“没有,继续等等。”

    说的旁边那个矮个子小子都馋的流下口水,埋怨这天气说道:“你再说我都忍不住了。”

    有一个瘸腿老汉瞧见了他们身影,缓慢走来,神情激动,指着这帮孩子大骂道:“多说了几次,还不听。送你们去了学堂,没有任何作用。”

    瘸腿老汉吓到了他们,听他们忏悔几句,慌忙离开。

    这几个孩子从对面翻出砖墙,麻溜的跑走。而这长褂子少年抬头就撞上了迎面来的青衫身影,摔在一边

    ,抬起头,瞅着他,说道:“没看见我?”

    “看见了,看见了。”

    青衫身影看李水山平静的面容,吓的跟着两个少年跑了。

    瘸腿老汉走了过来,盯着李水山看了两眼,皱了皱眉头,转身要走。

    李水山拦住了瘸腿老汉,问道:“老伯,打酒地方怎么去?”

    却听到他一生教导的话:“小小年纪,就喝上了酒。”

    “家中大人需要,我也只好自己来。”

    “老伯,请问打酒地方何在?最好是新开一家。”他继续问道。

    他摇摇头,说道:“老字号在镇西,酒街,第二家。别乱走错了地方。”

    李水平停顿了一下,谢了谢老伯。

    其实,这家店他打了好几次,每次都是缺斤少两。

    他在手里一颠就知道分量。

    等到瘸腿老汉走了,他就去了镇东,只是要过了石桥,那里就是马远儿子家住处所在。

    他思索一下。

    就转身走向另一个方向。

    镇东好多馋人口舌的口食,看这天尚早,可以去一趟铸铁的地方,寻找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汉,要几本好看的游记,野史。

    就不晓得这砸铁的黝黑老人从哪里得到这些书籍。

    洋洋呵呵的走入了大街道,挑担的老人,在自己头顶包圆白布,嘴里吆喝着冰糕。旁边的竹棍老头挑着蓑衣叫卖,褶皱的面容,有很是顺滑的羽毛的水鸟,一个抓住老头的肩膀其余在竹棍上站着,闭着眼,丝毫不怕这街道混杂,人眼看着都忍不住多瞧瞧,这老头有两把刷子,靠着水江吃饭,还做蓑衣叫卖,他只走一遍街道,直到有人打断他的步伐,就停下来,问道:“你要是买,我做本的营生都给你。”

    买就把竹竿上的蓑衣一划拉通通放在地上,让他们挑,这水鸟就站在地上,多半聚拢过来的人都是好奇这水鸟。

    老头不屑,放好蓑衣这鸟就飞回竹竿上,继续走。

    “这老头真有意思,”李水山对于这种玩乐的东西不太上心。

    转而,身边两位穿着长衫的青年说道:“草里蹦出一个大黑耗子。”

    旁边一个吃茶青年说道,“什么大黑耗子,有多大?”

    “师傅跟我说,这黑耗子有人头大小,吃的可是血肉,在山洞里还有几个人骨,说是林中的小土皇,成了精,后来悟出一窝小崽子,就在这镇后的山。”

    “你说的是那座山?”

    他指了指头顶不远处的山脉脊椎,指头划着定在一个地方,叹道:“对,差不多就是此处。”

    李水山听了心里有些不安,手里攥着衣袖。

    他心里打着鼓,却不知旁边的两个青年盯着他老久,叫道。

    “少年,你叫什么?”

    这其中青年清清楚楚的说道。

    李水山打了个楞,不知问道什么,就便说:“我什么都不知道。”

    青年笑语道:“名字也不知道?”

    “名字?”他尴尬一笑,说道:“我,我叫李水山。”

    (本章完)

    &/artile>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