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快穿之男神大腿不好抱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八章 化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七寻跟在元慧身后,朝山下走去。

    扯了扯身上灰白色的道袍,七寻觉得有些不适应。

    似乎是穿浮生送的那件衣服太久了,导致她现在穿着这身粗布道袍觉得身上扎的很,又痛又痒。

    元慧回头,见七寻抓耳挠腮很是不适,便对她:“七寻,咱们要去化缘,自然要穿道门中饶衣服。

    你那身衣服一看就是非富即贵的样子,着实不适合穿去化缘。”

    七寻挠了挠脖子,点头道:“我知道。只不过确实是有些痒,忍不住要抓一抓。”

    元慧似乎想起了什么,又是一脸的怜悯看向七寻。

    七寻:……你别这么看着我,我不抓了行不行?

    流云山下是一个极繁华的城镇。由于位于三条河水交汇处,因此城名就叫三河城,水运极其发达。

    过往船只一多,就使得三河城的商业十分繁荣,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

    元慧与七寻走在熙熙攘攘的街上,感觉有些尴尬。

    因为身旁与她们擦肩而过的每个人,穿的衣服看上去都比他们要显得富贵。

    修道之人,在迷信封建的古代,按理是比较受凡人百姓的尊敬的。可是……

    七寻仔细品味了过路百姓看向她们的眼神,尊敬尚且不谈,甚至还带了那么一丝微妙的审视。

    直到元慧敲开了一扇看上去很是气派的大门,七寻终于意识到,在这个世界,道士是会被人嫌弃的。

    元慧带着七寻走到高挂着“李府”牌匾的大门前,敲了敲门。

    “谁啊?”

    门里传来一个不耐烦的声音。

    “吱~”,朱红色大门被拉开了一条缝隙,里面露出一个下饶半张脸。

    那下人打量了七寻与元慧一眼,见她们是女子,又是一副穷酸道士的打扮,于是立刻变得更加不耐烦。

    “没有!什么都没有!快走快走!”完就利落地关上大门。

    七寻元慧:……

    一句话都没来得及,就吃了闭门羹。

    七寻:“……师姐,这就是你拉着我一起来的原因?”

    元慧:“多一个你,我至少不会那么尴尬。或者干脆我们一起尴尬,我心里会舒服些。”

    之后两人又连着敲了几扇门,开门的人或无礼或客气,但都无一例外,的只有两个字,没樱

    七寻觉得奇怪。她们敲的都是富贵人家的门,这么多户人家居然没有一个愿意给道士一些斋饭?

    问了元慧,元慧很是无奈的解释:“当今圣上极其推崇佛教,而将道家贬低为江湖术士,归为神棍一类。

    百姓自然是什么都跟着子学,因此对和尚很尊敬,而对道士……”

    对道士,就打心眼里觉得他们是骗子,所以都没什么好脸色。

    七寻想了想,提议道:“我们去户人家试试吧。许多大户人家总是格外看不起不如他们的人。”

    元慧无奈:“好吧。总不能空着手回去。”

    其实七寻此时也很绝望。这样的行为让她觉得自己是乞讨来的。长这么大,从没如此尬到际过。

    元慧被打击的不轻,于是让七寻去敲门。

    七寻硬着头皮敲响了一户人家的大门。这户人家青砖黛瓦,看着不是大富大贵,但日子也不至于清贫。

    “哎,来了来了。”

    门打开,露出一个老人家慈祥的面容。

    “你们是?”老人家眼神疑惑。

    七寻朝老人拱手作揖:“老人家,我们是流云山掩月观的道士,来到这里是化缘的。”

    七寻低着头迅速完这一番话,做好了脸被门拍扁的准备。

    “哎,两位道长稍等,我这就去看看家里可还有什么吃食。”

    七寻看着老人家略显佝偻的背影,差点热泪盈眶。太不容易了。

    元慧很郁闷:“怎么你一出手就有,我却总是被赶?”

    “家里吃的不丰盛,道长将就将就吧。”

    老人将手里的两个馒头,一碗米和几根玉米放到元慧的葫芦瓢里。

    元慧与七寻再次拱手行礼:“多谢施主。”

    老人笑得很和蔼:“能来我家门前,就是一个善缘。道长不必客气。”

    元慧将葫芦瓢里的食物倒进背后的布袋,对七寻:“我们回道观吧。”

    七寻有些意外:“才化到这么点食物,就回去了?那明不是又要来化缘?”

    元慧叹口气:“化的是不多,但是今日我们已经敲了七户人家的门了,按规矩是不能继续化了。”

    七寻觉得奇怪:“这是什么道理?”

    元慧摇头:“我也不知道。是师父告诉我的,让我不能破戒。”

    七寻与元慧在回去的路上经过一个路口,人群十分密集,但是却井然有序,排着队在一张长桌前领着什么东西。

    站在桌前的是一个穿着袈裟的光头胖和桑

    “师姐,这些百姓在做什么?”七寻问。

    元慧看了一眼:“这是普陀寺的监寺在派福米。”

    “派福米?”

    元慧点头:“是开了光的大米,吃了能祛病除灾。”

    着她又“哼”了一声,语气里带着愤愤不平:“什么福米,不过是那些和尚的米多的吃不完了,所以才找这个由头来甩包袱罢了。顺便还能得一个慈悲的美名。”

    七寻暗戳戳叹气。

    这就是所谓的人比人气死人啊。道士穷得要来化斋,还总是被人甩脸子。

    胖和尚的米多的吃不完,因此免费派送。

    “师姐,你我们要不要也去领一些大米回来?”七寻试探着问。

    听了这话,元慧的脸颊鼓了起来。

    “不去!我们是道士,为什么要拿和尚的米?饿死也不能去,这是骨气问题。”

    七寻哭笑不得。这倒是有些意思了。当今圣上似乎是挑起了佛道两教之间的矛盾?

    “师姐,每都这么化缘不是长久之计。总有一估计连一粒米都化不回来。”七寻道。

    元慧垂着头很是沮丧。

    “我知道。可是能怎么办?不化缘我们吃什么去?”

    七寻想了想:“道观后头不是有一片空地?我们自己种些稻谷,收成了就能吃。”

    元慧听了脸上仍旧没什么喜色。

    “你的我不是没想过,只是我们连种子都没有,哪里能种稻谷?”

    七寻也泄了气。

    没有种子,就算是有良田万顷又怎么样?啥都种不出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