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钢铁大明之蒸汽时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章 末日帝国——江北军情 1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未来,长江水师面对的是十余万南下的建奴,很有可能会裹挟北地部分明军,这个数量有可能是十万二十万,亦有可能是四五十万。一方面,陆军还要继续扩充,完成既定目标,另一方面,还需要增强长江水师的实力,来保证长江沿线的安全。。

    但是,无论是陆军扩充,还是水师添造新型战船,都需要大批的银两来支撑,因此,需要最合适的战船,才是长江水师的当务之急。

    这种适用于长江水道的内河战船,需要平底的、千吨级别的是最合适的。平底尖头船,将后世飞剪船与内河平底船二者的优点相结合,既保证了吃水浅,又保留了飞剪船的快速机动能力。

    仅有这些还不够,朱桂平还需要在崇明岛驻扎一个军的兵力,这样才能让长江水师的陆地安全高枕无忧。显然,现在最合适的部队是第五军,可是第五军现在又不能动,第六军和第八军还没有形成战斗力,那么,这种情况就比较尴尬了……

    幸好的是,北地的李自成与建奴打的非常激烈,暂时拖住了建奴南下的步伐,也因此暂时还没有注意到朱桂平这个南明小朝廷。但是,此时的北地,已经打成了一锅粥,其惨烈程度,只能用十室九空来形容。

    从崇祯十七年四月(1644年4月)京师被攻陷后,李自成闭门落锁,在城中大肆劫掠,对高官、富商进行大范围抓捕,并进行了严刑拷打,仅仅是国仗周奎家中便搜出金银珠宝近千万两,简直是资敌的典范。

    根据后世的史料记载,李自成攻打山海关失利,从京师撤出的时候,携带了超过八千万两的白银,仅仅是马车就有六百多辆,可见这笔财富是多么的富可敌国。

    再说回李自成,当初得知朱桂平出逃京师后,并没有派兵马追击,他认为,一来大明已经丧失了民心,民心在他这边;二来,仅仅是个太子出逃,不会掀起多大风浪;而且,这个时候李自成还忙着当他的大顺皇帝,没工夫搭理朱桂平这位大明最后的太子。

    于是,这些因素加起来,就让朱桂平顺利逃到了江南,还立稳了脚跟。而李自成在京师忙活了一个月,总算拿到了让人欣喜的财富,也因此,让城中的穷苦百姓们好好的大贺三天,大鱼大肉敞开了造。

    下一步想要拿下山海关,从京师出发的李自成,根本不知道,就在出发前,建奴已经攻陷了山海关,只不过,与后世历史不同的是,这次所谓的山海关失陷,根本就是吴三桂自编自导的一场戏。

    完全就是用来糊弄朱桂平的,虽然他多次对吴三桂的战败有过怀疑,但是当时的北地情报并不完善,不足以支持他的判断。

    当李自成带着十余万大军朝着山海关前进,到达山海关后,虽然还是吴三桂的旗号,完全没有多想的李自成,带领十余万兵马,在一片石地区与吴三桂展开激战,自知不敌的吴三桂早就与建奴暗通款曲,趁着双方激战之时,十余万建奴骑兵绕过一片石地区,突然出现在李自成后背。

    后路遭到截断,腹背受敌,此时的农名军已经与吴三桂混战四天,早已经筋疲力竭,无力抵抗建奴骑兵,因此败下阵来。农民军大败亏输,数万人遭到建奴骑兵的围追堵截被劈砍致死。

    仅带领少数人撤回京师修养的李自成,哪里知道,建奴骑兵仅用了数天时间就到达了京师,

    “陛下,据探子回报,建奴骑兵先锋已经到达通州,距离京师已经不足一天路程。”

    “哼,这群狗鞑子,追的倒是紧!传令下去,收拾行装,即刻撤出京师,既然他们想要,就把这京师让给他们好了!我们回洛阳。”

    “陛下,臣以为不可啊,这京师防御完备,鞑子十几万人要想攻城根本不现实,他们也只是虚张声势而已!”

    刘敏宗,是李自成手下的头号干将,是个非常有头脑的将领,知道如果这个时候放弃京师,他们肯定会遭到鞑子的疯狂追杀。

    “敏宗就不要说了,朕意已决,宋秀才,立刻草拟诏书,张贴安民告示,就说,朕要出城寻猎,让他们不必惊慌。”

    “是,陛下。”

    作为李自成的御用文人,宋秀才甚至李自成为人,他这是要弃城而走。打算带领剩余的人,去往河南避难,所谓的安民告示,也只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

    很快,大顺军队在城中张贴了安民告示,引来普通百姓们的围观,

    “这是怎么回事?出城寻猎?可能就跟前朝的围猎一个意思吧!”

    “可是既然是出城寻猎,为啥要带领大军前往?”

    “也许皇上要全军演武吧?”

    ……

    一时之间,百姓们议论纷纷,毕竟,现在是战乱四起,百姓疲敝,起码京师百姓们还能有口饱饭吃,不想其他的省份那样,被饿死的饥民尸横遍野,大白天的都能看见野狗在路边啃食……

    就在诏令下达的同时,全军即刻收拾行囊,准备南下的军令传遍了闯军军营,

    “刘把总,咱们南下干啥?这京师带着不是好好的么?”

    “别放屁,这是上头的军令,我哪知道干啥?总之,当了大顺的兵,你就得听令!赶紧的收拾行囊,待会就出发了。”

    “啊?待会就出发了?那刘把总,咱们还回来么?要是不回来,我家春桃可咋办啊?要不就带上吧!”

    “行了行了,别墨迹了,这军武之中,是严禁随意携带家眷的,这七斩十五禁的军规中都有明文的,你小子可别犯傻啊!”

    “哪呢刘把总,咱俩可是从黄土地上一起杀出来的,您看我也没别的本事,这些银两您收着,就让我带上春桃吧,她一个人挺苦的,您就行行好吧!”

    “唉,算了,人你就带上吧,咱们‘平字营’虽然人不多,可也养得起一口人,不过,你可别到处瞎嚷嚷啊!要不然,到时候你自己解决去!听到没?”

    “是是是,刘把总您放心,我绝对不跟第三个人再说这个事情!这银两您收好!”

    “算了吧,你还是拿着给你的春桃买点好东西吧!等你回来我再跟你说吧,快去快回,我把军营后门给你留着,去吧!”

    央求了半天,刘把总算是答应了带上春桃,还给口饭吃。董三总算是能松口气了,赶忙朝着柳巷胡同走去,毕竟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