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假设倒说通。”淑宁想了想问杨硕。“上次咱俩聊到一半,你还没跟我说,你那个青铜酒杯是哪来的呢。”
“那是我在小温的遗物中找到的,我分析上面是土尔扈特七张藏宝图之一。她的遗物都是温爸爸给我的。她怎么得到这酒杯,在日记中没有提到。所以我并不知道这酒杯的来历。”
淑宁没说话,只是点点头。“杨硕,三天后你来行么。”
“行。”杨硕同意了“淑宁,咱俩能不能换个地方,这茶楼太静,太压抑,我都不敢大声说话。”
“你想去哪。”
“跟我走吧。”杨硕拉着淑宁走出茶楼。他的自行车停在门口。
“你骑这个来的?”淑宁指着自行车。“又不是没钱,为什么不开车?”
“没钱的时候骑自行车是没办法,现在能买得起车了,就是喜欢骑这个。但只限于跟朋友相处的时候,谈生意不行,还得开个好车冲冲门面。”杨硕无耐笑了笑。“郑大小姐您是出身名门,从小没吃过苦。坐我这车不习惯吧。”杨硕用手指着后座。
“习不习惯得坐坐看。”很自然的,杨硕骑动车子,淑宁坐在后座上。“丫头,多久没这么零距离的欣赏北京城了。”杨硕大声喊,使劲把车子骑的很快。呼呼的风在耳边响着。“自行车还能骑这么快,我都能听到风声。”
“不是车子骑的快,是平时我们坐在汽车里,厚厚的玻璃已经让我们忘记吹风是什么感觉了。”一个胡同口,杨硕将自行车停下来,把淑宁扶下车子后,杨硕将自行车锁在附近的树上。“走吧。”
“去哪?”淑宁问。
“走吧,我不能把你卖了。”杨硕拉起她的手。
“等一下,车子放这行么,城管不管么?”淑宁显然还没适应自行车的频率。
“城管才懒得管这些呢。”杨硕拽着她,穿过胡同,路边有个小烧烤店。两人进屋,杨硕熟悉的对老板娘说“大姐,还是老样子,够我俩吃的就行,另外你家的酒先给我来两杯。”
不一会,烤品上来了。“挺好吃的。”淑宁看了看桌子上的酒,没用杨硕让随和的喝起来。
两人无意间聊天,淑宁拿出周伟童整理的白衣女子留下藏宝图上的图案。“看这就是宝图。”
“宝图,是什么呀?”正巧碰上老板娘上菜。看到这一幕,她自然不会想到这是大家历经危险甚至用生命换来的。以为只是两人在说笑。“杨老板,以前你都是自己来,带朋友来的时候都少,今天带这位姑娘,女朋友呀?”
杨硕没回答,只是笑了笑,淑宁本想解释,但又想就是老板娘的玩笑话,没解释什么,只是根着杨硕一起笑。
“这就是宝图,看着这么眼熟呢。”说话间,老板娘看了眼藏宝图。
“眼熟。不会吧。”杨硕看着老板娘。“你在哪见过这东西。”
“我想想。”老板娘认真的样子,杨硕觉得她不是在和自己开玩笑。“想起来了,在我老家。”
“你老家在哪里?”淑宁看到老板娘认真了,也开始重视她的话,考古很多东西都是在无意间有收获的。
“我老家在津街口。”
“那是哪里,我没听说过。”淑宁边说边看杨硕,杨硕摇摇头,表示他也不知道这个地方。
“是在咱们国家东北,最东的地方,以前北京人叫那里北大荒。”老板娘和气的回答。
“北大荒我知道。”淑宁拉过一个椅子。“大姐,咱坐下聊呗。我在电视上看到过那里,很美,特别是北大荒的落日,我一直都想去看看,但他没有时间,说了一次又一次,就是不带我去。”说完话淑宁用温柔的眼神看了看杨硕。杨硕明白,她是想假装自己女朋友,在聊天中希望能得到些有用的信息。配合她演。老板娘为人爽快。看到淑宁对自己家乡感兴趣。毫无保留的和他们聊起了自己的家乡,那个麦浪苍茫,蓝天映着绿海的收获之地。“我家那是把太阳最先迎入祖国的地方。”
“津街口在三江平原腹地,离同江市很近。有一条著名高速公路是同江到三亚的同三公路,起点就在那附近。”
“是么,那这条高速够长的呀。”淑宁配合老板娘的话题。
“我家乡那边最美的还不是高速公路,普通通乡路,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色,此起彼浮,会有到荷兰了的错觉。”
“荷兰。”杨硕想像那里的样子。“有风车么?”
“那倒没有,只是公路两边时有时无的房子,真正纯天然景色。我说不明白。”老板娘一乐,担心自己满脸陶醉的样子会让两位客人见笑。“总之就是很漂亮。”
“那里人很少么?”淑宁听出老板娘话的意思了,她说房子时有时无,那说明人烟稀少。
“嗯,人少,都是耕地,我家那边是一个个的农场,现在种地都是机械化,即使是节假日路上的车都很少,更别提人了,好多地方,一眼望去都是地,整齐的麦浪非常漂亮,就像妹妹你说的,到落日的时候,天上的在翻滚,那种美和北京这种大城市不是一个风格的。”
“让你说的我越来越想去了。”淑宁给老板娘夹了点菜。“你家那离同江市远么,我们要是去,可不可以去你家乡看看呀。”
“当然行了。”老板娘好客的表情。“不过我家那里很小,是个小村子,在三江口开车两小时就到了,只不过人少,也没有通车,交通很不方便。”
“离三江口很近。叫津街口,对不对。”杨硕问老板娘,他想记住这些关键的地名。
“对。” 老板娘点头。
“大姐,那你刚刚说,这地图看着眼熟,你见过这东西呀?”
“是不是这张图我说不好,必竟图案都长的差不多,我是见过一张类似纹路的图,是在我老家那边。我家那边是赫哲族居住的地方,这个民族你们也许没听说过,是中国六小民族之一,人数非常少。但却历史悠久。很久以前,北方还属于外族,各种少数民族居住,赫哲族就是其中之一,因为人数少,经常受女真人,金人的欺负,不过好在,北方地域广阔,赫哲的族人几经展转,最后定居律街口。”
“认识你这么久了,我还不知道你是少数民族呢。”杨硕说。
“我最多算半个赫哲人,我父亲是汉族,我妈是当地的人,很多年人,不都是支援北大荒么。我爸从北京来到东北。在村子里学校教书,跟我妈认识的。后来才有了我。”
“那跟这差不多的地图,你是在你们村子里哪见到的?”淑宁最关心的始终是地图。
“我们村长老家里收藏了很多鱼皮画,因为我们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好多东西都是通过画在鱼皮上才流传下来的。我说跟这个很相似的图,就是我在长老家里看到的。”
“长老?”淑宁不解。“是村长么?”
“也可以说是,村里的事都是他在管,但在我们那里叫长老。赫哲族有个规矩,每一代人里选出一位长老。处理自己族内事务,还有好多传说,民族的仪式,法器什么的,都是在长老口中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从家里出来的早,十多岁我爸就给我送到城里亲戚家上学了,所以村子里的事我知道的也不多。就这些了。”
“村子里开发旅游么?”杨硕问。
“也张罗开发过,但因为我家那交通太不方便了,北方旅游资源本身就很有限,所以来的人并不多。”
“这种地方,景色会很原始,应该去看看。”杨硕接着说。
“景色原始那是真的,我爸妈现在都跟我在北京,我也很多年没回去了,最近一次回去是四年前,在村后面的山和海之间修了个吊桥。”
“有时间,我带你去。”杨硕拍了拍淑宁的肩膀,不知道是无意之举还是有心占她便宜。
这一夜大家聊的很开心,不知不觉中淑宁喝了很多酒。第二天醒来时她是在宾馆里,早就没有了杨硕的影子,床头柜上放着封短信“淑宁,人生很多事就是矛盾,但因为有幸运一词所以我们愿意堵上一堵。后天下午我会早早在周老工作的研究所等你,尽管担心但我会赔着你。”淑宁看完信,简单收拾,给昊正发信息请假就把手机关机了。
三天后周伟童工作的研究所。淑宁刚进屋,昊正就冲上来。“这三天你去哪了,手机也不开,知不知道我多担心你。”
“我只是想放松一下。对不起哟。”淑宁不好意思道歉,其实她是有意躲开昊正的。怕他再来劝自己,不想自己当试验品,虽然决定是自己做出来的,但面对这种有风险的事,淑宁觉得还是很需要勇气,在这种时候,自己能决定已经很难,她不想让昊正再给自己传递负能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