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河庄守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643章:困扰农民三问题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0643章:困扰农民三问题

    在三个大棚的主人跟金日签订了廉价赔偿协议后,金日集团沸腾了,华冠宇被推到了神坛上,成为了金日集团的功臣,成为了金日集团的有魄力的少主,成为了金日集团众人敬仰的华总。这种情形,甚至比他父亲华钟鼎的地位还要高。因为华钟鼎是依靠个人的威严和权势来掌控着金日集团,而华冠宇是依靠个人的魅力和能力来引领着金日集团。

    金日的人才不管华冠宇的手段自私与否,更不会管华冠宇的措施违法与否,只要能够给自己带来好处,有钱赚,就可以了,这些事情是人家华冠宇自己的事情!因此,华冠宇用自己的方式帮助李宇搞定了蔡商、用热水浇灌的方式搞定了苗木基地、用虚假艾滋病患者赶走了三个大棚农户后,他获得了极大地成功,获得了极大的信心,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持,整个人基本上都是处于自嗨的亢奋状态。

    有了这些支撑后,华冠宇不再掩饰变得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完全不把一般的员工和其他的公司放到眼里,开始了针对郭冲和名仕公司的报复行动。这不仅仅是仇恨的问题,更是关乎面子和权威的问题,他要通过打击郭冲搞定名仕公司来实现从太老爷华半乡到父亲华钟鼎一直念诵着报复万家的家仇遗恨。

    但是,现在的名仕公司早已经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在搞定了古槐街整改提升这样大面积的大型工程后,在拥有了名仕置业建筑公司、名仕规划设计公司和名仕砂石公司后,进入冶南新区开发名仕天地项目,不仅资金雄厚、技术先进、经验丰富,完全是高大手笔的气势,跟君临公司和金日公司基本上不分伯仲,就是与冶天地产相比,也是各有千秋。岂能是华冠宇想搞定就能搞定的?

    更让华冠宇遗憾的是,现在的名仕拥有了郭冲、刘文强和平升这三个亡命死士的悍将,拥有了白相生和丁欣这样的经验丰富指挥超群的管理能手,基本上就是铁板一块,文武双全。而金日公司则恰恰相反,父亲死了,张笑天进去了,张岭还没有出来,而金日原有的干将王庚和平升都叛逃去了名仕公司,自己年轻经验不足,不足以服众,不足以统领集团公司。可以说,整个金日集团到了危急存亡的时刻。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转机,必须一鼓作气,乘势而为,将这个事情做成。以此来重振金日集团的雄风,以此来奠定自己在金日集团的绝对地位,以此让金日集团更上层楼,成为冶州房地产市场的大哥大!

    如何拿下名仕公司,华冠宇犯了愁!毕竟,这个名仕可绝对不是四海洗浴那么简单,更不是苗木基地和大棚农户那样好对付,华冠宇一时难以找到突破口!

    恰在16这一年,国家层面上对于房地产企业定下了房住不炒这个基调,去年年底中央提出了脱贫攻坚的概念,今年开春以后,各级政和企业组织,都开始响应脱贫攻坚的号召,落实上级各项措施。

    这让13年已经回村的白天雷更加繁忙起来!因为当初白天雷回村就是因为白相生搀扶小娜的母亲后被讹诈,让他顿感到了农村人的生存无奈,身为带领河庄村致富奔小康的带路人,他更是体会深刻!因为改革开放前的河庄村,同样是一贫二白的,当时的村民不要说买车买房娶媳妇,就是吃饭穿衣看病这些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才激发了白天雷无穷的斗志,下定决心带领村民走农产品加工的道路,先后办起了豆腐坊粉条坊、竹编社和木器社这些手工作坊,这才让河庄村挣下了第一桶金。奠定了河庄走工业化发家致富的道路。

    后来,河庄经过了扩大生产,机器代替手工,终于建立了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厂,最终实现了九十年代初,率先成为红色亿元村,还曾经得到了明总的视察和鼓励。随后的河庄,按照明总的建议,走上了村企分离的高速发展道路,并在九十年代末到新世纪初,建立了现代公司制度,改变了公司所有制,逐步实现了企业村民所有,公司和村委干部知识化和年轻化,打破了某些人的世传和终制,进一步解放了村属企业的手脚,释放了企业活力!

    新世纪后,在市场经济和加入双重政策效应的刺激下,河庄企业迎来了大跨越发展的历史时期。这才有了今天庞大的河庄经济帝国!

    在河庄村不断革新,经济效益越来越好,村镇化发展如火如荼的情况下,河庄村也逐渐成为了经济繁荣、村容整洁、百业兴旺、人民安居、社会福利项目逐步实现,率先成为人人羡慕的小康村!

    可是,河庄周边的村庄,甚至是近在咫尺的杭庄村,以及跟河庄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驿城市准山县兰壑镇甘泉村,依然是过着不温不火的温饱生活,小康日子自然是遥不可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住房、看病和婚姻再次成为压在他们面前的三座大山。

    住房其实是婚姻的附属问题,为啥这么说哩?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它都是掏空全家积蓄透支年轻人未来幸福生活的重要因素!在城市,没有房子基本上就等于没有爱情和婚姻;在农村这个问题就更加严峻,不是说,农村盖不起房子,其实恰恰相反,老一辈的打工者已经为孩子在农村盖好了房子,甚至是小洋楼,根本就不存在房子的问题。那么农村的房子问题谈何说起,这主要还是归因于丈母娘经济!

    由于九十年代开始的城市化浪潮,波及农村后的表现就是,大量乡村姑娘读书和就业进入城市的服务业,这就让她们有了在城市生活的经历和愿望,故而在婚姻选择上,首先愿意考虑哪些城市买房的小伙子!媒人说亲时,丈母娘为了给女儿把关人生幸福,更是把城市有房看成硬指标。

    住房问题,在农村更加严峻!父辈打工者刚刚通过流血流汗辛苦打工挣的钱在农村的宅基地上盖了新房,甚至是楼房,可是,人家女方不在乎,非要在城市买房,哪怕是城郊的二手房也行!问题是,父辈打工者将自己的血汗钱已经放在了农村的住房翻修上,哪里还有钱重新在城市买房?再说了,农村盖房一般十万以内,甚至是五六万就可以拿下,城市一般的都是三五十万,这完全都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问题。

    因此,住房问题以及它背后的婚姻问题才是三大问题的核心!

    那么,婚姻问题为何如此严峻哩?这与独生子女政策和传宗接代的思想密切相关!为了生下一个男孩,导致了人们采用了多种不人道的措施,结果就是男女性别比的逐渐失衡,这种情况,比城市要严重的多!所以,农村的结婚尤其比较严重。

    婚姻问题几乎成了所有问题的根源。高昂的彩礼,高企的房车,刻意制造的浪漫情调,无不是催生昂贵婚姻的助推剂!正如鲁迅所言,爱情是富贵人的游戏,贫穷落魄的人是不配拥有奢华的爱情和美满的婚姻的!

    除此之外,看病也是一个大问题,很多人生了病不敢去医院,看病实在是太难了,小病不需要看,重复医疗过度医疗,加重经济负担。大病看不起,甚至是倾家荡产也不能不能根除,落得个人财两空!但是,在农村,孝道文化的驱使下,如果生了病,没有让老人住进医院,甚至是好的医院,子女会被别人视为不孝,倍遭耻笑。

    除了这三个大问题以外,还有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和留守孩子问题,以及没有了青壮年人的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纷繁复杂,盘根错节,无不让新时代的农民背负着物质和精神的双层压力。他们不得不抛妻弃子背井离乡,选择了能够挣钱的东南沿海一带的城市,依靠出卖血汗来换取比较可观的收入,以此来让孩子的婚姻和教育以及老人的就医和丧葬有所着落。因此,与河庄一路之隔的杭庄,以及深处肖芬山腹地的兰壑镇甘泉村,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是遭受着以上问题的煎熬,过着非常困苦的生活。

    对于这一点,白天雷很清楚,所以,他在看到了小娜母亲讹诈儿子白相生后,立刻就想到了他早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扶贫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