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羽笑着告诉姜戎,让他留神沿途的景色,一路上三十三座天宫,七十二重宝殿,座座华贵,雕梁画栋。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看不尽天映明霞,彩羽凌空。
穿过殿堂,又见漫天金光万道,瑞霭千条,天空色彩斑斓,祥缭绕,气象变幻,间或几声鸾鸟鸣叫,一派仙界祥和之气。
天上白玉京,十二楼五城。姜戎尽洗满身疲惫,赞叹不已。自己走过不知多少名山大川,有的秀丽,有的奇峻,还有的广阔苍凉,各种景色各展所长。但像现在这样超凡脱俗,仙气氤氲的境地却还从未领略过。
白羽一边讲解,两人一边逶迤前行。侯门一进深如海,更何况这里是天宫,姜戎左顾右盼,只觉美不胜收,刚刚才过几重关口,却见前面一年轻人匆匆跑来,到得近前上下打量姜戎之后,纳头便拜。
说来奇怪,姜戎看到此人,虽然面孔陌生,自己的心里却似乎也有一丝意识,明显地感觉到分外亲切,连忙伸手相搀,口中说道:“不必多礼,请问您怎么称呼?”
来人惊讶的说道:“师父,您真的失忆了?我是您的弟子,龙须虎啊,只是经历了三千年,我用师父教给我的玄门正宗道术,现在已经修出了肉体,炼成了人形。”
师徒二人三千年后终于重逢,都是唏嘘不已,姜戎虽无姜子牙的记忆,但潜意识里就喜爱龙须虎,所以对他也是十分亲热。
把白羽也和龙须虎介绍之后,三人边走边聊。原来,上次土行孙回到天宫之后,就把情况告诉了龙须虎,龙须虎当时就激动了,自己从小就无亲无故,自从拜师姜子牙后,师父和自己的感情就和亲人一样。
听到师父已经出现在人间,申公豹又开始和师父作对,而师父好像束手无策的样子,龙须虎着急了,马上就想下界去帮助师父。正在做准备工作的时候,接到魔里青的通告,说道师父上来了,龙须虎就急忙收拾好东西,赶来和姜戎会面。
姜戎问龙须虎道:“土行孙在不在,也让他过来叙一叙。”
龙须虎道:“别提了,上次师父召他下凡,上来后来不及休息,就和哪吒一起被派出去降妖了。”
姜戎又问道:“杨戬和黄天化他们呢?”龙须虎遗憾地说道:“师父这次来的不巧,天化师哥巡山去了,杨戬师哥的师父过寿,他到玉泉山给师伯拜寿去了。”
姜戎无语,这些天怎么净都是给师父拜寿的。这不自己这儿刚拜完,杨戬又接上了。
走了一段,姜戎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龙须虎啊,怎么这一路上除了卫兵就没什么人呐?”
龙须虎笑道:“今天是周末了嘛。”
看到姜戎疑惑的表情,龙须虎又道:“这不是要与时俱进吗,现在咱们天宫也过周末了,还是双休,除了几个值班的,都回家休息了。”
停顿了一下,龙须虎又说道:“师父还像以前那样叫我大虎就行了,那样更亲切一些。”
再往里走,导游的角色就很自然的从白羽转移到了龙须虎身上,走了很长时间,龙须虎指着前面一座巨大的宫殿说道:“这里就是凌霄宝殿了。”
姜戎看去,只见大殿高耸,巍峨雄伟,殿前宽大的月台,望柱环绕。月台前仙鹤起舞,丹凤回翔,仙缭绕。
姜戎正在赞叹,却见从殿内走出来两个人,这两人一边走一边聊,旁若无人的径直朝姜戎等人走了过来。
龙须虎远远看到这两人就低声的对姜戎说道:“这两个人,左边的就是费仲,右边瘦点的是尤浑。除了例行朝会的时候,平时要见玉帝,得先让他俩通报,这两个家伙专意哄上瞒下,今日要见玉帝,恐有周折。”姜戎点了点头。
两人渐渐走近,看到龙须虎陪两个陌生人边走边聊,感觉很是诧异。不由多看了几眼,却见中间的年轻人向着自己这边招了招手。
费仲尤浑两人心里老大的不痛快,作为玉帝面前的红人,谁人不知,那个不晓?一个来历不明的生瓜蛋子也敢和自己兄弟这样没上没下。
强忍着怒火到了跟前,龙须虎把姜戎给二人介绍道:“二位星君,来见见我的授业恩师——姜太公!”
有道是“太公在此,诸神回避”,这是三界都公认的事情。两人大吃了一惊,上下打量姜戎多时,费仲首先反映过来,谄笑道:“原来是姜丞相大驾光临,恕小神道行浅薄,一时眼拙没能认得出来,失礼失礼。”说罢,深施一礼。
听到费仲开口,尤浑也急忙打恭作揖道:“小神失礼,丞相勿怪。”
姜戎道:“两位星君不必多礼,我今有要事,要见一见玉帝,相烦两位代为转达。”
费仲一拍胸脯说道:“没问题,包在我两兄弟身上,丞相先请在此稍候,我等去去就来。”
说罢,二人再施一礼,转身往大殿方向走去。
白羽叹道:“缮其辞者必嗜其利,这两人巧言令色,口蜜腹剑,事情多半不成。”
却说费、尤二人,一边往里走一边低声商量,尤浑问道:“大哥,咱们还真给他通报不成?”
费仲道:“通报还是要的,免得以后给你我兄弟留下麻烦。”
尤浑道:“我看他们这次上来,就是为了那件事情,让他见到玉皇陛下,多半就会抖落出来,咱们可是收了人家的重礼。”
费仲道:“我还不知道这其中的利害?咱们通报归通报,劝劝陛下不理他们也就是了。”
尤浑道:“听说他已经没了打神鞭,咱还怕他干什么?”
费仲道:“现在咱们当然不必怕他,但在众神之中他的威信极高,你也不想惹众怒吧?再说了,他背后的阐教势力太大,咱们还是谨慎些好。”
尤浑道:“以后咱们多劝劝陛下,想办法在天宫削弱阐教的影响才是。”
费仲点点头,二人穿过大殿,门口通报后走入宫。玉皇大帝见到二人去而复返,诧异的问道:“二位爱卿,刚刚才辞去,怎么这么快又返回来了,有什么事吗?”
费仲奏道:“陛下,凌霄宝殿门口有姜子牙求见。”
玉帝喜道:“姜子牙来了?那朕可要见见,不是他的话,朕的手下哪有现在你们这些人才。”
费仲急道:“陛下不可轻易见他。”
玉帝疑惑道:“这却是什么原因?”
尤浑道:“陛下您忘了,前些天小臣和您说的下界民间的传言?”
当年姜子牙冰冻岐山,费仲尤浑二人正在鲁雄的大营做监军,被姜子牙施法术冻在了岐山之上。
这两人虽然后来也封了神,但是封的这两个星象的名字就像在两个人脑门贴上了标签一样,两人一辈子顶着勾绞星和卷舌星的招牌,在天宫也是人人避之不及。
这名字不是故意恶心人吗,二人深恨子牙。自从在天宫得宠后,他俩在玉帝面前没少说姜子牙的坏话。
就像刚刚提到的民间传言,都说姜子牙封神时留有私心,想把玉皇的位子留给了自己来坐,所以迟迟不封。
最后他身边一名叫张友仁的书僮问他,凌霄宝殿那张椅子是谁的,姜子牙不好明言,只好敷衍道:“自有人坐,有人坐。”
结果书僮给听成了‘友仁坐’,一高兴就没客气,这一屁股坐上去,就成了玉皇大帝。
任何人都知道,这只是民间的一个笑话,封神这件事情本来就是应玉帝要求而三教执行的,哪里还会封什么玉皇大帝。
当费尤二人把这件事说给玉帝的时候,玉帝心胸倒是广阔,只把它当成了一个笑话,公众人物嘛,免不了被大家议论,太当真了反而显得自己小气。
今天尤浑又提起此事,玉帝说道:“那只是民间的传言,大家一笑罢了,虽不庄重,却也无伤大雅。”
费仲说道:“陛下胸怀宽广,如浩瀚宇宙,能容万物,小臣佩服。但陛下可否想过,这个传言究竟从谁口中最先开始传出来的?”
玉帝一愣,说道:“你的意思是姜子牙自己说的?”
费仲道:“小臣虽不敢断定,但姜子牙自己或阐教的那些人洗脱不了嫌疑。”
玉帝问道:“这样对他们能有什么好处?”
尤浑道:“无非是抬高自己,贬低陛下,在民间博得一个好名声,借机发展壮大阐教的影响,现在在天宫的众神都已经把这件事当成了笑话。”
见玉帝沉思不语,费仲又道:“听说当年陛下的原意是要玉虚门下十二金仙称臣,但三教阳奉阴违,找了我们这些人来替代他们的精英,虽然我等也因此有幸侍奉陛下,但这件事情终究是他们欺骗了您。”
尤浑看看玉帝的脸色,小心翼翼的说道:“陛下身边的众神大多是姜子牙所封,中间还有他不少的门生故旧,据小臣所知,龙须虎已经办理了停薪留职的手续,要下凡间去找姜子牙。现在姜子牙有品无职,影响力都这么大,您再接见他,帮他壮大声威,后果可不堪设想。”
费仲说道:“陛下身处高位,不能太平易近人,对下边要保持神秘感,下边的人才能真心敬畏,如果随随便便就召见无职无位之人,容易让下边滋生轻慢之心。”
两人像说相声一样,口齿伶俐,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个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