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剑仙封神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三花聚顶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维师尚父,时维鹰扬。

    凉彼武王,肆伐大商。”

    外边传来军士们雄壮的歌声,齐国宫中的姜子牙在床之上盘膝而坐,回首往事,感慨不已。

    作为义武奋扬的齐国开国之君,当年指挥着千军万马,在此歌声中推锋必进,伐纣灭商。后来又讨平管蔡叛乱,东征淮夷,建立了赫赫武功。成为帝王之师,裂土分茅,武王更是相赠黄钺白旄,封为诸侯之长。

    周成王也曾特地下过诏书:“东至大海,西至黄河,南至穆陵,北至无棣。五侯九伯,君实征之,以夹辅周室。”做人做到这个份上,也算到了极致。

    作为玉虚宫掌教老师元始天尊的亲传弟子,姜子牙也并没有辱没了师门。

    在以阐教三代弟子为主力的辅助下,姜子牙与各路仙、妖、魔、怪破阵斗法,不曾折了玉虚宫的锐气。

    在那些如诗如歌的岁月,他一路披荆斩棘,完成了老师交待的封神大业。自己代师封神,让三百六十五位正神各归其位,维护了天庭的秩序,保证了玉帝的威严。

    以后的岁月中,姜太公这个名号,在天地人三界,声威大震,成就了众神之尊的美誉。

    自从扫平宇内,回到齐国就任国君以来,他治国有法,便民以时,不几年齐国大治。

    人生至此,庶几无憾。

    “白羽道兄,自我就国以来,多承道兄不弃,助我内修国政,外御蛮夷。今日缘分已尽,你我俱是修道之人,莫像凡夫俗子一般做儿女之态。”姜子牙微笑着对床之前的一位道人说道。

    白羽面有戚色,轻轻的说道:“子牙公,今日一别,从此相见无期,只恨我根薄道浅,没能够早日相从,聆听教诲。”

    姜子牙摇了摇头,目光转到一旁侍立的大弟子武吉,武吉急忙近前几步,子牙缓缓地说道:“武吉,那套剑阵运转的精微之处你都明白了吗?”

    武吉本是聪明伶俐之人,闻言连连点头说道:“恩师,弟子定会把这套剑阵流传下去,认真守护师父的三宝。”

    姜子牙点点头,回想起往事,对武吉说道:“这打神鞭和杏黄旗你是知道的,乃是玉虚宫之至宝,斩仙飞刀则为陆压道兄所赠。我已经早有安排,我走之后,三宝放入太庙封存起来,除非玉虚宫派人来取,其他人不得擅自动用。武吉,你的责任重大,不可让三宝落入他人之手。”

    武吉跪倒领命,磕了个头又黯然问道:“师父,您,您这次真的要抛弃您的臣民和弟子而去吗?”

    在武吉的心中,师父比天神的地位要高得多,他压根就没想过会有和师父分手的那一刻。

    姜子牙点点头,吩咐道:“武吉,我走之后,你不可荒废道业,要勤加修持,以你的悟性,终会成就大道,也不枉你我师徒一场,你且站起身来。”

    武吉站起身形,又低声问道:“师父,要不要知会龙须虎师弟和杨戬哪吒师兄他们一声。”

    姜子牙微笑道:“不必,聚散无常,何必扰了他们的清修,以后或许”说到这儿,姜子牙沉吟不语。

    转眼看到白羽仍旧悲伤不已,姜子牙忍不住叹息一声说道:“心念妄动乃是修道之人的大忌。道兄也不须烦恼,此时暂别,乃是天命,你我自有相见之日。”

    白羽惊喜万分,忙道:“你我还会相见?什么时候?”

    姜子牙无奈的笑道:“万仙阵后,恩师曾对我说,修道之人三千年一大劫,三千年后,我会应劫而生,再修身命,方能称为真仙。只怕到了那时你我对面相逢却不相识。”

    白羽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不会,一定不会,三千年后,我走遍天下也要寻找到你。”

    潮涨潮落,月圆月缺,三千年的时间,作为华夏文明的摇篮,黄河都已经改道多次,对于人类来说岁月是漫长的。但放在这颗星球的历史中,就如白驹过隙。

    帝王将相,在这片大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谁也最阻挡不住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

    ※※※

    姜戎刚出生的时候,也算是天生带有异相的。这年的夏天,天气特别热。

    姜戎呱呱落地,护士们很是惊奇,这孩子长的很有特点。除了浑身体毛特别茂盛之外,头发发育的也具有超现实主义。个性十足的扭成了三股并各自分别旋转,随后倔强的向上抬升而起,发梢直刺天空,艺术感十足。

    一直到母子被推回病房的时候,护士们还在小声的争论这孩子到底是出现了基因突变,还是发生了返祖现象。

    同病房的家属们都闻讯过来围观,众目睽睽之下,姜父虽是满怀初为人父的喜悦,却也有些难为情。一位大爷善意的拍拍他肩头说道:“小伙子,你好福气,这孩子将来不同寻常啊。”

    这句话振奋了姜父的士气,他高兴地说道:“谢谢大爷,还是您有眼光,请问您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大爷心说道:“我哪儿会看得出来,还不是随口安慰你几句,怎么还当真了。”

    但是到了这份上,不得不一边仔细的打量了姜戎几眼,一边斟词酌句的说道:“你仔细看看这孩子的头顶,这么热的桑拿天,他头顶着冰激淋就下来了,以后定是吃喝不愁,大富大贵。”

    一边观察已久的大妈不禁扑哧一笑,说道:“你这眼光可真是独特,要说这孩子有福气倒也行,可是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冰激淋啊。”

    姜父激动的回过身来,问道:“阿姨,那您说说看?”

    大妈看了姜父一眼,有些犹豫的说道:“依我看这头发的形状倒像是,是那个三坨那啥。”话没说完,被旁边的人拉了一把,她讪讪的闭上了嘴。

    话虽没说完,但姜父已经明白了她的意思,登时就不愿再搭理她了,转过身顺手拿起水杯来喝了一口。

    大爷得意地瞥了大妈一眼,继续说道:“胎毛长的这么壮,说明他的生命力强大,天赋异禀。俗话说得好,好男一身膘,好女一身毛。”

    姜父一口水差点喷了出来:“大爷,反了,说反了。”

    大爷不好意思的说道:“意思到了就行,这节骨眼上,较那么一两个字的真儿有意义吗?对了,这孩子有名字了吗?”

    姜父想了想回答道:“既然您说了,胎毛代表他的生命力,那就先叫毛毛吧。”

    大爷一挑大拇哥:“好名字,又上口又接地气,这孩子以后一定顺顺利利。”

    也不知道这位大爷是不是半仙之体,随后的日子里,姜戎果然一帆风顺,随着慢慢长大,娘胎里带来的浓密的胎毛也渐渐的消失了。

    一晃到了十三岁那年,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周末,姜戎和几个同学约好到公园去玩。刚刚走到公园的侧门口,只听一人说道:“喂,小朋友留步,你长的骨骼清奇,气宇不凡,我决定送你一卦。”

    姜戎停步回头,发现在公园的铁栅栏边,有一人坐在马扎上正在和自己打招呼。

    姜戎到底是少年心性,好奇心强,听到这句话走了过去,上下打量此人。

    这人白袜麻履,身穿对襟蓝褂,看上去气质飘逸,仙气十足,美中不足的是,他的眼睛似乎盲了,身边靠着一根盲杖,脸上带着一付墨镜。

    姜戎蹲在这人面前,把手在他眼前摆了一摆,见这人不为所动,好奇地问道:“你眼睛真的看不见?怎么会知道我的长相?”

    此人面无异色的说道:“我修炼多年,现在已是半仙之体,用不着眼睛来感知世界了。”

    姜戎更是惊诧:“那你现在用什么,鼻子吗?”

    此人叹了口气说道:“小朋友,改改你的思维方式,你长大以后再这样说话容易挨打。”

    随后又严肃的指了指自己的胸膛,一字一顿的说道:“心,我是用这颗光明的心来观察世界,这样才能了解这个世界的真谛。”

    “那好吧,虽然我还是不懂你说的什么意思。你就说准备送我什么卦?我倒是很想听听。”姜戎疑惑的问道。

    此人缓缓地说道:“你从小天赋异禀,降生之时胎毛护体,头上现出三花聚顶之势。”

    姜戎想到自己的乳名和出生照片,不禁大为吃惊,他盯着此人仔细打量,暗道:“这世界上真有神仙不成?”

    心念刚动,却听此人又说道:“不用怀疑,你也一样是神仙转世。”

    姜戎差点跳了起来,兴致大增,又继续问道:“那你再说说看,我是哪个神仙转世?”

    此人微笑着伸出手说道:“真想知道的话,拿十块钱来,我再给你算算。”

    姜戎蒙了:“你不是说不要钱,白送我一卦吗?”

    此人笑道:“刚才已经送过了,从现在开始咱们计费。再说了,我为你泄漏了天机,要被天打雷劈的,你总得 付给我点钱让我去买个避雷针吧。”

    姜戎被他一席话勾起了兴致,伸手拿出一张钞票,又抬头看了看天空,今天天气分外晴朗,哪有要打雷的样子?

    他想了想,又把钱放了回去说道:“没十块了,五块钱行不行?”

    此人不满的说道:“刚刚那张不就是十块的吗,像你这样的心地善良的阳光少年,怎么能忍心欺骗一个盲人。”

    话都说到这份儿上了,姜戎无奈,只得把钱递给他。眼睛却盯着此人左看右看,他怎么也不能明白,一个瞎子凭什么比自己观察的还要清楚。

    把姜戎的钱揣到口袋里,此人问道:“你看过封神榜吗?”得到了姜戎点头肯定之后,此人继续说道:“你就是那里边的男一号,姜子牙,是众神之首。”

    姜戎嗤之以鼻:“这怎么可能,姜子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编瞎话你都不用心啊。”

    此人笑道:“你迟早会想起来自己的身份。”

    姜戎道:“那我这辈子还要再封一遍神吗?”

    此人道:“封神倒不一定,但神仙又马上要面临杀劫,你的出生就是率领诸神来经历这次劫难的。”

    姜戎半信半疑的说道:“你说的是真是假啊?”

    此人有些不悦地说道:“我的卦童叟无欺,我骗你这半大孩子干嘛。”

    姜戎心有不甘地说道:“我那十块钱就这样没了?”

    此人笑着又伸出手来,说道:“要不咱们再来十块钱的。”

    姜戎吃了一惊,连忙捂住口袋,转身匆匆离去。

    等到姜戎走远,此人激动不已,摘下墨镜,两眼炯炯有神的看着姜戎的背影,自言自语道:“再等十年,十年之后,咱们再会见面,希望你能想起来你究竟是谁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