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唐人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 一干二净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此时的滁州知州乃是辛弃几出任,听林大人说过,此人简赋舒征,收容流亡,修整街市,发展生产,组织民众训练军事,为抗御庆兵做准备。

    听闻他的事迹,唐仁也有心想与此人结交一番,不过此时的辛弃几已有六十多岁,能不能有缘见到,现在也说不准。

    入了关口,便似进了淮南地界,这里两岸高山奇峻,丛林尽美,郁郁葱葱的树木长势茂盛,阴影间几只猿猴蹿去,咕咕声入人耳。

    “这滁州向来以风景奇秀著称,没想到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唐仁欣赏着峡山两岸的景色,啧啧称赞道。

    本以为春隐乡的景色已是瑰丽,却发现临近的滁州也是一绝。

    持鞭的马夫也缓下了步子,慢悠悠摇头晃脑的吟道“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呵呵,这是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此地是一处宝地,只是时间仓促,也停留不得太久。”唐仁叹了一声,便拉了帘子,听着车子的轮声在山谷间回荡。

    几个时辰后,也过了午时,肚子有些饥饿,唐仁拿出干粮,和马夫分食了一些才继续前进。

    前方零星的出现了人影,等靠近一看,是一些逃荒而来的百姓,都是一些妇孺孩童,见到有马车过来,纷纷避让,个个面黄肌瘦,眼巴巴的看着马车从他们的身旁路过,却没有停下来索要点食物充饥。

    “大叔,靠边停一停,我给他们些干粮,看着怪可怜的。”唐仁不忍的说道。自己带的干粮不少,再加上茹雪还备了一大包的点心,已经够吃了,何况没了自己的银两也能沿途买上一些。

    谁知马夫听后急忙道“公子,莫不要这个时候心软,这些饥民也是看人行事,你若是不理,他们也就走一步算一步,去了发官粮的地方再吃,你若是理了,他们便会一哄而上,乞求你接济,你救得了一个人,但你救不了几百人,上千人呀,这些只是些妇孺,等遇到了那些成群的男人,可就麻烦了。”

    马夫说的也有些道理,相信过不久春隐乡也会出现一些灾民,不过官府的赈灾粮食目前还算充裕,应该能救济一些。

    不过这些小孩子已经皮包骨头,自己又怎么会坐视不理,唐仁掀开了帘子,还是决定给他们点充饥的粮食。

    “大叔,你停一下,给他们些我们就走。”

    马夫执拗不过唐仁,叹了口气,收起了马鞭,靠近路边停了下来。

    见这辆马车不再走动,不少行路蹒跚的饥民纷纷侧目,直到唐仁提着一个干粮袋伸出手时,不少人开始有些骚动,饥肠辘辘的肚子发出咕嘟咕嘟的声音。

    “来,把这些给大家分了。”唐仁指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孩童招呼道。

    那孩童有些不相信,瞪大了眼睛,脏兮兮的手抹了把脸,咽了口唾沫一步步的走了过来,接过唐仁手里的干粮,拿起一块狼吞虎咽的塞进了嘴里。

    “我也要,我也要,”不少孩童看到后争前恐后的跑了过来,不一会儿,那满满的一袋干粮便被吃的连渣都不剩。

    看来真是饿坏了,几个没抢到的甚至大打出手,连滚带爬的去抢夺不到巴掌大的一个馒头。

    “公子,我们还是快走吧,不然越聚越多了,都知道你这有粮食,谁都不愿意去赶路了。”马夫一脸苦闷,说走唐仁不听,这下倒好,想走也难了。

    人越来越多的靠近了马车这边,一脸渴求的伸出手希望唐仁能再给点粮食,刚才慢了没抢到,一看到别人有吃的,立马都有些不乐意。

    “行行好吧,公子。”

    “大爷,可怜可怜我们吧”

    面对车下张牙舞爪挥舞的手和干瘦的脑袋,唐仁一阵冷汗,“滁州的官粮没有赈发吗?辛大人怎么会继续让你们流浪四处?”

    一个稍有些年纪的老头无奈的叹气,说道“官粮所剩无多,本来辛大人说足够我们吃了,结果前几天一开粮仓,才发现里面的粮食居然算是枯草树沫,追查下来,原来有人私贩了官粮,滁州城早已人满为患,不想饿死,我们只能出来啊。”

    原来是这样,唐仁也是无奈,想了想,将茹雪给自己做的点心留了两块,其余的全部扔了下去。

    “我也就剩这些,不要挡道了。我还要赶路呢乡亲们。”唐仁扫视着众人说道。

    见又给了粮食,饥民们脸上说不出的高兴,他们也不是胡来的人,既然人家都把粮食给了,就不要拦着他们了。

    “谢谢老爷”

    “好人有好命呐。”

    “都别挡着了。快让老爷赶路。”

    百姓们纷纷让开了道,马夫也不啰嗦,急急忙忙的吆喝起加快了行程。

    总算摆脱了他们,如果像百姓们所说的,现在滁州城里也是乱做了一团,居然有人私贩官粮,这可是要诛九族的重罪,辛大人一生爱民如子,没想到这时候也是有心无力。

    本以为此去的路上会有很多的趣事,现在唐仁才发现,他看到的,是整个南唐的满目疮痍和支离破碎的冰山一角。百姓们早已民不聊生,民盛则国盛,民强则国强,多少历代的君王一昧的追求霸权,却从未考虑过,正是有了千千万万的子民,才匡扶起了自己的地位。

    民生问题才是国家的根本。对于百姓来说,只要每家每户安居乐业,有口饭吃,有块地种,他们都心满意足了,但数落古往今来的帝王。这种简单的需求,做到的寥寥无几人。

    越往滁州的路上走见到的饥民越多,他们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块,躲在阴凉的地方苦熬着时辰,体力好的拖家带口的寻找着出路,见到有马车过来,不少人都感到很是惊讶。

    这滁州很多人唯恐出不去,居然还有人往城内走,大量的难民从北而下,很多城市都不愿意接纳他们,因为庞大的难民对于任何地方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包袱,但没想到滁州城的辛大人确是心肠软,收留了几乎所有的饥民,只是令他也没想到的是,所有粮仓里的粮食居然颗粒无剩,被人掉了包。

    此时他也是焦头烂额,温饱问题没有解决,时间长了这么多难民也是一个隐患,动乱往往发生在百姓感到生活无望的时候,考虑再三,他已经下令禁止任何难民进城了。

    按照脚程,傍晚时分应该能抵达滁州城。唐仁腹中饥饿,索性将剩下的点心也吃了个一干二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