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飞花自在入梦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七章证据确凿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刑部大牢里,尚书薛朝易遣散了狱卒,孤身一人站在褚北宸的牢房前,垂眸盯着角落的黑影。

    “褚大人,你可还有别的事情要交代?”

    褚北宸并未答话,甚至连坐姿都没换一下,依旧面朝墙壁而坐,许久之后,一道嘶哑的声音从他喉咙里挤出来。

    “尚书大人莫不是开玩笑,该说的我都说了,还能有藏私不成?且说我现在这境遇,可担不起一声大人。”

    薛朝易抬手掸了两下袖子,视线上移看向了透过窗口而来的微光,微眯了眯眼睛。

    “这可不一定,褚大人玩了一招畏罪自杀不算,紧跟着在提审前夜突然招供,本官实在担心的紧。”

    “尚书大人说笑了,蝼蚁尚有偷生本能,我临死前求个救命之法也在情理之中,不是么?”

    “你这也叫救命之法?”

    嗤笑一声,薛朝易背转过身子,冷眼瞧向走廊尽头。这里是关押重犯的地方,除非大赦,很少有人能活着出去。

    而牢里的这位,显然是个胆子大的,以身犯险入了此处,竟然只是为了把文锡侯府拖进脏水。

    “褚大人心思缜密,难道就不怕横着被抬出去么?”

    “尚书大人这是得了什么消息,倒让我很是疑惑,如今在下身陷囹圄,能有什么本领搅弄风。”

    褚北宸不愿意说,薛朝易也懒得和他磨叽,反正该了解的证据都已经手里,不怕拿不住他。

    气愤之下,干脆挥袖而去,这谈话也就不了了之。

    陆谨在到了县衙后,并没有看到清王。守门的衙役汇报说,天刚亮的时候,县太爷就跟京城来的高大人出发去了河堤,现在正是忙着上工的时候。

    事关皇帝发下的赈给银,陆谨不敢怠慢,只好指挥衙役领路,将装着银子的十几架封箱给抬到府库里放好。

    如此,方才彻底安下心来,颠簸几日,可算有个歇脚地方能让他顺当喝上口茶水。

    此次皇上派他过来,就是为了确保在银子上不出纰漏。

    今年这场洪水来势迅猛,不止安州境内,就连临近的青州也稍有波及。皇上虽然处理及时,却难保下面的人照做。

    收成的时节见不到粮食,尽管赋税被压了下去,可没饭吃的困境已经把一些人逼到绝境。为了活命,只能以命相搏,落草为寇。

    陆谨对此很是同情,可他不是什么大官,一个小小的户部郎中,能做得了什么事。

    眼下,他顶着皇上的圣旨出来,若是一不小心丢了手里银子,吃亏的反而是侯府。他没那个胆子做善人,就只能对胆大滋事的山匪下狠手。

    这还是他第一次杀人。

    枪刃下的红缨吸饱了血,干涸的血迹凝结在上面,纠成黑乎乎的一团,不用凑近就能闻到一股腥臭味道。

    陆谨顾不上恶心,连忙拍马督促着兵士们快速向前赶路。如果离开得够快就能避免屠杀的话,他希望自己不再被迫举枪。

    父母爷爷从小教他军人当保家卫国,却没告诉他如何对大齐子民下手。这一路而来,他见识到很多,也更让他坚定,要做个为民请命的好官。

    但只靠他自己是不够的,官场上的事,从来不是一腔热血就能换来结果。他还需要机会,而这个让他施展拳脚的契机,说不定就在眼前。

    所幸清王并没有让他等待太久,晌午将至,这人就一身灰扑扑地出现在自己面前了,怕是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

    不得不说,这和陆谨印象中,高雅端正的清王殿下实在相差太远,一时间他呆坐不已,竟忘了起身宣读圣旨。

    “没想到是你过来,老侯爷近来身体可好?”

    “自从见到王妃,祖父精神了不少,微臣心中很是感念。王妃温柔和顺,家母很是欢喜,把她当做女儿一样疼。”

    拱手行了一礼,说完这些后,终于回过神的陆谨将圣旨双手奉上,“圣上旨意,托微臣交于殿下,请殿下接旨。”

    俯首跪地领了旨意,高雍抖开圣旨一瞧,无非是临走前,皇兄承诺给自己的东西。甚至还在原先说好的数额上,又添了几笔,倒让他有些意外。

    宫里那位从来不是个傻子,这一点,高雍还是明确的。

    先皇看人的眼光一向刁钻,选中的皇后确实了不起。就比如他的母后皇太后,即便再不放心自己,也不会短了国家生计。

    在她的心里,还是大齐江山更胜一筹,她比谁都要在乎皇太后的后世名声,也更想跟他的母亲争一口气。

    这些高雍都了解,也是他最想看到的局势。

    没有什么比先方救急,后院着火,还让人头疼的事。如今想要的东西都握在手里,他也算是毫无后顾之忧,终于能放手大干一场。

    可能在别人看来,他有些异想天开,但从接手这项工程起,高雍就已经在心里暗自决定。要把泾河水患彻底断绝,要亲手造出第二个“都江堰”。

    他要名垂青史,他要后世每每提起泾河,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大齐清王。

    所以,当不当皇帝又有什么关系呢?他能做太多皇帝做不了的事,然后成为一代贤王,独树一帜。

    “陆二公子什么时候回去?”

    “微臣想在这里多待几日,回去,也好向圣上复命。”

    “既然如此,一会儿用过饭后,就随本王一起去河堤看看吧。”

    高雍主动做出邀请,陆谨哪有拒绝的道理,当即朝他俯身拜礼以示感谢。高雍也只是浅浅一笑,将圣旨揣在袖子里,抬脚迈出了门外。

    前人言:“食不言寝不语”,餐时种种自不必细说,待出了县衙,时间也才刚刚到了未时。

    高雍依然穿着那身灰蓬蓬的衣服,唯一有所改善的,也只是用膳前,让下人打水净了面。

    清王样貌生得好看,京城里人尽皆知,若是让那些姑娘见了他这般样子,怕是仅剩的那几颗芳心,也要碎成了渣。

    莫名的,陆谨有点同情她们。

    去泾河的路上,高雍特意将工程进展详细说给陆谨听,从他刚到泾县时如何实地考察,再到开工后种种,甚至为了能让他听懂,还特意挑了些浅显词汇补充说明。

    陆谨听得认真,再加上来之前也有查阅过书籍,故而在梳理过程中,偶有提出见解。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意外地有些相谈甚欢。

    之后在见到林县令时,陆谨又把此行皇上的意思,向他转达了一遍。从未得见天颜的林扬难免有些激动,他一介芝麻小官,竟有机会聆听圣训,实乃皇恩浩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下一章 目录 上一章